賀明鳳+榮琪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實施,優化教學考核方式,提升教學考核質量,對于促進我國高校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N”是以學生期末成績為基礎,加入學心得、任務教學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本文結合我校情況,針對當前應用型本科“2+N”的考核方式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教學改革;教學考核;“2+N”;多元化
在高校教學工作中,課程考核是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教學質量評價方式。隨著我國高校傳統的教學方式發生改變,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已經顯現出了一定的不適應性。教學質量的考核方式是否適宜不僅對高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具有重要影響,同時對于高校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也意義重大。基于此,我院結合當前高校教學模式,深入研究,提出了“2+N”教學考核方式。該教學考核方式的提出,為我國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學考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式,對于全面提升高校的教學水平與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2+N”教學考核模式的內涵
在“2+N”教學模式中,2指的是期末考試與課程學習心得,其中七班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40%,課程學習心得占10%;N則表示其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如任務化的實際項目成果、校內外相關知識技能競賽成績、創新創業成果等教學內容項目化、教學項目任務化、教學資源社會化的教學考核,也可是課堂討論、情景再現、階段性單元測試等教學評價過程化、情景化教學考核[1]。通過這種多樣化的教學考核方式,能夠更加全面對當前的教學內容進行評價,進而提升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學水平。
二、“2+N”教學模式的實施及效果
(一)“2+N”教學模式的實施
為了更好的促進“2+N”教學考核模式的實施,我校分別從學校、教師與學生三個層面出發,健全管理體系與制度,并在我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由教務處,各院系和教研室共同構建了教學考核的三級監督制度。為“2+N”教學考核模式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校還制定了“2+N”教學考核制度的具體辦法,比如當考核次數n≧3時,其分數可占總成績的50%以上,而且每一項管理內容都進行詳細的記錄。對于N的具體內容或分數分配,可由任課教師結合實際情況靈活分配。為了切實提升“2+N”教學考核的效果,我校在每學期的教學考核周內對“2+N”教學考核進行重點檢查,如對于課程N內容安排、實施效果是否合理,過程記錄是否全面、評分標準是否全面等,檢查小組會針對每一項目進行打分,并將最后結果上報至教務部門。同時,每一學期開學之前,我校要求各院系的教研室要提前制定“2+N”教學考核方案,并上報至院系教務處,教研室主任審核通過后再上報至校總教務處。通過層層把關,有效保障了“2+N”教學考核方案的實施質量。
(二)“2+N”教學考核模式的實施效果
通過實施“2+N”教學考核模式,我校的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2+N”教學考核模式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避免了傳統考核模式中的“期末突擊”現象,顯著改善了傳統教學理念下的過分強調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缺陷,從而促使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態度更積極、主動性更強,提升學習效果[2]。而且,通過實施“2+N”教學考核模式后,教師的教學設計更具針對性,不再像以往以往機械呆板,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更受學生的喜愛。學生的缺勤率也顯著下降。課堂上,學生的聽課更加認真,課下,去圖書館與實驗室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強勁。
而且近幾年來,隨著“2+N”教學考核模式的實施,我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的畢業簽約率也越來越高。通過實施“2+N”教學考核模式,對于我校構建獨具特色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示范基地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三、完善“2+N”教學考核模式實施的策略分析
(一)進一步完善學校體系制度建設
“2+N”教學考核模式的實施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并不是僅僅涉及到教學模式改革,而是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對此,要提升“2+N”教學考核模式的實施效果,就必須要進一步完善學校的體系制度建設。一方面可構建針對性的考核激勵制度,對平常教學工作量較大的教師形成有效激勵,將“2+N”教學考核模式與教師的切身利益聯系起來。另一方面,則可加強“網上評教”體系的建設,為教學工作的評價提供多樣化的途徑,從而能夠對教學質量進行更加真實的評價[3]。
(二)加強教師的責任心培養
教師的責任心是教學效果的關鍵影響因素,也是“2+N”教學考核模式中重要考察因素。要促進“2+N”模式的實施,就必須要加強對教師責任意識的培養。在“2+N”教學考核模式中,N所指代的內容不像是簡單的考試測驗,N的內容應包括該內容的具體實施、評分標準制定等,每一項內容的選擇對于考核結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4]。而這些內容的最終選擇需要每一個教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完成。所以,必需要加強教師的責任心培養,提升“2+N”教學考核模式制定的合理性,進而提升對高校教學質量的評價。
(三)提高學生對于教學考核模式的認識
在“2+N”教學考核模式中,學生是考核評價的主體,其對教學考核模式的認識深度決定了其重視程度,而這勢必又對“2+N”教學考核模式的最終評價效果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對此,在應用型本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提高其對“2+N”教學考核模式的認識。我校對此開設了專門的“2+N”教學考核評價課程[5],通過該理論課程學習,學生對于教學考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發揮自身的監督作用,并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完成了期末教學考核的“網上評教”工作,對于提升我校的教學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結語
應用型本科院校擔負著為社會培養應用型管理人才的重任。對此,各高校管理人員必須要重視“2+N”教學考核模式的應用研究工作,通過完善教學體系制度建設,促進“2+N”教學考核模式的實施,推動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轉型改革的快速列車上平穩前進,提升高校教學質量,推動應用型本科院校向著更高目標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愛麗.轉變教學模式促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于“慕課學習+翻轉課堂”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16,37(10):106-112.
[2]曹丹平,印興耀.加拿大BOPPPS教學模式及其對高等教育改革的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02):196-200+249.
[3]林書兵,張倩葦.我國信息化教學模式的20年研究述評:借鑒、變革與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2015.
[4]萬偉.三十年來教學模式研究的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J].中國教育學刊,2015,(01):60-67.
[5]李慈章.高職課程形成性考核動態管理模式的研究與構建[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03):269-270.
作者簡介:
賀明鳳,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數學。
榮琪,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技術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