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黎
摘 要:蒲公英是一種藥食兼用的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是一種天然抗生素。該文根據我國現有蒲公英的推廣利用狀況,運用態勢分析對蒲公英產業進行了初探。
關鍵詞:蒲公英;態勢分析法;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 TS10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22-0029-02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是一種食用兼藥用的多年生菊科蒲公英屬草本植物,別名為婆婆丁、華花郎、蒲公草,多生長在700~2200m海拔的路邊、草地、田間,其適應性強,我國有極為豐富的野生和栽培蒲公英種質資源,幾乎遍布全國各地[1-2]。蒲公英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B)和礦物質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常見有機野生時令蔬菜之一;含有β-谷甾醇、葉黃素、果糖、甾醇、葡萄糖、菊糖、山金車二醇、葉酸、葉黃素、葉綠醌、毛莨黃素、β-香樹脂醇葉綠醌、膽堿等多種活性化學物質,具有消炎利尿、解毒清熱、殺菌抗癌、消化健胃等功效,在部分臨床上可以代替抗菌素,因此其在中藥界中享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的“八大金剛之一”的美譽。可見,開發推廣和高效合理利用好蒲公英種質資源,能帶來極高的經濟價值[3-6]。
態勢分析法是產業發展中的優劣勢、機遇和挑戰研究的一種常用戰略策略制定經典手段,可以有效抓住資源發展的機遇,規避風險和劣勢,做到規模標準化、產業鏈穩定化和經濟效益最佳化。態勢分析方法目前已廣泛應用在旅游業、農業、工業、醫學等領域中[7-9]。為此,本文應用態勢分析方法對蒲公英產業的優劣勢、發展機遇和推廣利用挑戰方面進行了分析,以期找出更有利于蒲公英產業鏈穩定標準系統化的策略方案,進一步高效合理利用蒲公英種質資源。
1 資源優勢分析
1.1 種質資源及營養價值 蒲公英是一種無公害綠色蔬菜植物,在我國西南(貴州、四川、云南)、西北(陜西、青海、甘肅)、華東地區(浙江、山東、福建北部)、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華中地區(包括湖北、河南)、華北地區(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廣泛分布。蒲公英含有胡蘿卜素、葡萄糖、菊糖、多種維生素及66種微量元素等豐富的營養成分,其中5種為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含鈣鐵量可達到刺梨和山楂的3~4倍以上,是一種無公害有機的高維營養價值蔬菜之一。目前,蒲公英制作的茶、酒、飲料、保健品在國內外都受到熱捧。
1.2 活性成分及醫藥價值 目前從蒲公英中分離到50余種化學成分,主要包含色素類(毛莨黃素、菊黃質、百合黃素、新黃素、葉黃素等;蒲公英醇、香樹脂醇、羽扇豆醇等)、三萜類(烷甾醇、谷甾醇、異巖藻甾醇等)、倍半萜內酯類(γ-丁內酯葡萄糖苷、內酯-β-D-吡喃葡萄苷倍半萜內酯類等)、植物甾醇類(谷甾醇、異巖藻甾醇、烷甾醇等)、黃酮類(木犀草素、榭皮素、香葉木素)、酚酸類(香豆酸、咖啡酸、原兒茶酸等7種)、香豆素類(菊苣素、七葉靈、七葉素)、脂肪酸類(油酸、十六酸、硬脂酸)、揮發油等,在廣譜抗菌、抗癌抗腫瘤、消炎利尿、清熱解毒等方面發揮功效。
2 發展機遇
蒲公英春夏秋3季隨時播種(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種植),無污染,無病蟲害,適應性強,年均可以收獲4~5茬,產量高于1.5kg/hm2,帶來經濟收入可達到13.5萬元/hm2以上。蒲公英不僅僅是作為市場上常見的時令蔬菜,也可以制作成蒲公英茶、蒲公英酒、蒲公英根粉、蒲公英咖啡等多種產品,最為重要的是蒲公英的藥用價值。作為常見中藥材組成成分之一的蒲公英,其市場需求大,再加上近幾年來國家對于蒲公英產研推進行扶持,給蒲公英產業鏈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和機會。而且蒲公英種植基地可以與蘋果樹、玫瑰花、櫻桃樹等進行套種,形成一種新型的特色種植基地,既能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又能帶來可觀的收益。
3 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蒲公英雖有極強的抗病蟲害和抗旱能力,但對于水分和肥料的保持有極高的要求,如果水分控制不當就會導致蒲公英的根部腐爛,如果施肥不當就會失去很多藥用成分,降低功效。另外,蒲公英的采收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采摘遇到雨季就會導致品質降低,從而直接影響到蒲公英的質量,造成經濟損失。隨著醫藥企業對藥材的品質標準的不斷提升,對于野生蒲公英而言,在某些活性成分含量上優于栽培品種,這也是導致大面積種植蒲公英滯后的原因。蒲公英既是時令蔬菜、也可以作為觀賞植物和藥用植物,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
今后要加大對蒲公英藥用化學成分的研究,為醫藥化工、保健品行業開拓市場,滿足需求,鼓勵科研團隊、醫藥行業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蒲公英進行科學化種植、精心篩選、現代化加工、并高效市場推廣,實現產供銷的科學化、系統化。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331.
[2]蔣喜巧,苗明三.蒲公英現代研究特點及分析[J].中醫學報,2015,30(7):1024-1026.
[3]王亞茹,李雅萌,楊娜.蒲公英屬植物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特產研究,2017,39(4):67-75.
[4]王秋亞.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應用研究進展[J].江蘇農業科學.2016,44(8):21-24.
[5]李海波,王鐵成,李凱.不同生態環境系統下野生蒲公英化學成分的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7:121.
[6]馬曉玲,張雪瓊,李心愿.蒲公英乙酸乙酯部位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7,37(21):2139-2141.
[7]劉建,王瑾,畢如田.SWOT分析法在土地綜合整治中的應用[J].湖北農業科學,2018,57(9):33-36.
[8]丁星妤,楊孟,普志坤.SWOT分析在云南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應用[J].中國礦業.2015,4(24): 26-30.
[9]魏建美,吳羅發,徐光耀,等.江西省綠色農業SWOT分析[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1):110-112.
[10]莫童.廣西中草藥資源開發利用的SWOT分析及對策[D].南寧:廣西大學,2008.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