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 秦文 王瑞珍 王嫣嫣
摘 要:該文分析了里下河地區采取大棚自然增溫促長早春荷藕和連茬生產夏秋荷藕的可行性,總結了一年雙茬種植荷藕高效配套栽培技術,以期為規模化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荷藕;大棚栽培;一年雙茬
中圖分類號 S645.1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22-0043-02
里下河地區寶應縣年種植荷藕達1.7萬hm2左右,主要分布于縣內東蕩西湖及城市近郊,已打造成熟的荷藕產業鏈,擁有縣級以上荷藕產業化龍頭企業110家,“寶應荷藕”位列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荷藕產業鏈年產值近30億元,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特色農業加工基地”,荷藕已成為寶應縣農業傳統特色產業及農業現代化優勢產業。本地蓮藕種植多為露地栽培,1年1季單茬種植,4月下旬布種,9月下旬至次年3月收獲,有近5個月市場脫檔期,單位面積產量、效益受到空間及市場制約。為提高年單位面積荷藕產量及獲得較高效益,寶應縣荷藕研究所于2014—2018年在魯垛鎮三新村利用鋼架大棚早春促長荷藕,并科學設計銜接茬口季節,實現1年產出雙茬荷藕,早春一般產出荷藕9000~11250kg/hm2,價格6.0~7.0元/kg;連茬產出荷藕1.5萬~1.8萬kg/hm2,常年單價2.5~3.0元/kg;年產出效益可達12萬~15萬元/hm2,實現1年雙茬荷藕高效栽培。
1 早春棚式栽培荷藕的可行性
1.1 春夏交叉季節荷藕具有較高市場價位 鮮藕作為蔬菜品種在本地及大中城市擁有相對固定的消費群體,但一般5~8月上市量極小,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筆者統計2013—2017年寶應縣荷藕統貨批發價格(見表1),2013—2016年荷藕價格總體呈走高趨勢,藕農收益頗豐。2016年秋季始進入低迷行情,收益空間有限。但縱觀5年價格趨勢,每年6~8月價格都是本年度中最高,這也切合這一時期鮮藕斷檔期物稀為貴的市場。因此,生產上有必要通過改進技術措施,進行反季節栽培,達到春夏交叉季節上市鮮藕,以爭取更大收益。
1.2 早春栽培荷藕具有豐富的品種儲備 藕蓮生產區域很廣,北到黃河沿線,南到海南均有種植,優質品種也不斷涌現。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研究培育的鄂蓮系列品種滿足各地不同季節栽培,寶應縣積極引進鄂蓮系列及上海等地飄花藕種源進行試驗示范,為早春棚式栽培荷藕奠定了品種基礎。
1.3 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早春栽培荷藕的基礎條件 其一,現代設施蔬菜發展迅速,但連作障礙又是設施蔬菜亟需研究解決的課題之一。目前比較一致的結論是,水旱輪作是緩解設施蔬菜連作障礙的有效技術途徑,園藝設施與水生蔬菜高效結合無疑是緩解連作障礙的最佳技術模式;其二,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國家和地方對設施園藝業發展給予傾斜支持政策,也為鋼架棚式早春栽培荷藕規模示范栽培提供了資金支持;其三,藕蓮文化衍生的需要。荷藕正在向藕、蓮、花衍生文化發展,延長荷花群體花期、增加蓮蓬果實產量、充實鮮藕四季市場供應成為發展方向,而鋼架棚式早春栽培則滿足了社會藕蓮發展的需求。
2 大棚荷藕1年雙茬復種模式高效配套栽培技術
2.1 產地選擇 選擇稻麥茬口,土壤免少耕6年以上,耕作層15~18cm,有機質含量18~20g/kg,pH6.5~7.0。田塊平整、水源充足、排灌便利,具有保持5~20cm水層條件。
2.2 土壤耕翻凍融 前作讓茬后設計預留棚間1.0~1.5m空地土壤(棚間溝),12月中旬土壤持水50%~60%時選擇晴天用雙驅耕翻機耕翻,深度25~30cm,秋冬季低溫凍融曬垡,隔月多功能旋耕機旋翻兼顧平整1次,以團徑大于4cm土塊占耕作層重量不超過10%為宜。
2.3 棚室建造 1月下旬至2月初在預留未耕空地插管,架設以薄壁熱鍍鋅鋼管為骨架、塑料薄膜為覆蓋材料的拱圓型裝配式單體大棚。單管長度5.2~5.3m,外徑22~25mm,厚度1.2mm,插入土中凈50~60cm。單棚寬度6m,拱管間距0.75~0.80m,長度100~120m,棚內凈高2.0~2.2m,棚頂中間直拉桿連接固定。覆蓋材料以多功能長壽無滴膜為宜,棚膜寬度8.5~8.8m,厚度0.08mm,邊設裙膜高度1.2~1.5m,厚度0.04mm,覆水地膜厚度0.015~0.02mm、寬度6m。穩固建設棚頭設施。
2.4 春藕栽培
2.4.1 溫度調控 布種前20~25d覆膜封閉大棚提高土溫,下種后貼土面平鋪地膜。立葉出現前1~2d撤除地膜,立葉齊全后葉面空間溫度通過開關邊棚膜控制在28~32℃,最高不超過35℃。5月氣溫穩定后,棚膜少關多開,外界最低氣溫達20℃以上時可揭去棚膜降低物損。
2.4.2 品種選擇 春藕以菜藕上市,宜選擇座藕節位低早熟品種,如鄂蓮8號。該品種生長勢較強,藕段短筒狀,節間均勻,藕肉厚實,皮色白,煨湯、炒食、涼拌皆宜,春夏交叉季節上市接受度高。種藕頂芽、葉芽完整,整枝2節左右。
2.4.3 布種要求 2月下旬至3月初,土壤5㎝深度地溫15~17℃,達到蓮藕萌芽最低土溫要求定植,行距1.5m、穴距1m。每hm2布6000~6750穴芽藕,用種量6000~6750kg,各行種植點要交錯排列,種藕頂芽要左右相對,分別朝向對面行的株間,大棚邊行種藕頂芽朝向棚內。
2.4.4 肥料運籌 施足基肥,穩施立葉肥,重施座藕肥,新茬每hm2施腐熟菜籽餅或棉籽餅3000~3750kg,冬前耕翻入土。隔月每hm2施45%(N15-P15-K15)紅三角牌硫酸鉀復合肥750kg,旋翻入土。首次追肥一般于田間出現少數立葉時追施發棵肥,每hm2追施46%尿素225kg。田間長滿立葉基本封行、部分植株出現高大后棟葉時,重施座藕肥,每hm2追施尿素375~450kg、60%硫酸鉀225~300kg。
2.4.5 水分管理 閉棚后上水,土壤持水飽和以利熟化。隔3~4d灌水保持2~3cm淺水層以利增溫,布種淺水增至5cm覆蓋地膜,立葉逐漸長高至完全封行,逐步加深水層至5~8cm。田間出現少數后棟葉時,恢復3~5cm的淺水層,促進結藕。
2.4.6 病蟲防控 早春棚式栽培荷藕操作不當易造成高溫高濕環境,誘發斑枯病、炭疽病,可每隔7~10d彌霧70%甲基托布津、25%苯咪甲環唑、18%病環唑防治。常見蚜蟲為害,可彌霧20%吡蟲啉、5%阿維菌素等噴治。
2.4.7 采藕 5月底至6月初采收,優選熟練人工淘藕,選擇大藕上市,主藕節完整,子藕配套,孫藕無損,芽頭齊全。田間同步預留較小徑藕做種藕,6月上旬采收結束。
2.5 二茬藕栽培
2.5.1 留種栽培 利用前茬預留在田較小徑藕做種藕,一般6000穴/hm2左右,留種量6000~7500kg/hm2。
2.5.2 肥料運籌 增施基肥,平衡立葉肥,巧施座藕肥,基肥每hm2施用45%(N15-P15-K15)紅三角牌硫酸鉀復合肥750kg,立葉前期追施45%(N15-P15-K15)紅三角牌硫酸鉀復合肥225~300kg,立葉中期追施尿素(46%N)300kg,座藕膨大期追施尿素375kg。
2.5.3 水層管理 前茬采后正值本地高溫,應適當增加水深,水層控制在6~10cm;7月下旬至8月中旬保持水層15~20cm,8月下旬新藕膨大期水層降至10~15cm,采收前保持3~5cm淺水。
2.5.4 采收 霜降后至來年3月均可采收二茬藕。
參考文獻
[1]趙有為.水生蔬菜栽培技術問答[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1-48.
[2]孔慶東 .中國水生蔬菜品種資源[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3-58.
[3]柯衛東,劉義滿,黃新芳.水生蔬菜安全生產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1-22.
[4]王付彬,姬長瑞,馬井玉.濟寧地區蓮藕新品種引種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17(18):97-98.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