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琴 李陽真 姜麗
【摘要】目的 探究對于尿毒癥血液凈化患者采用人性化的護理方式對患者心理情緒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至我院就診的尿毒癥血液凈化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就診的順序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給予一般的護理,觀察組則強化人性化護理,比較分析組間患者的心理情緒障礙程度。結果 干預前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分別為(21.5±4.4)分、(22.3±5.0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68),干預后的評分分別為(9.4±1.5)分、(7.0±1.1)分,其中觀察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突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1);抑郁評分結果干預前組間分別為(12.8±3.2)、(11.9±4.1),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77),干預后分別為(3.8±0.7)、(4.7±0.9),觀察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7);診療滿意度評價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評分分數為(95.64±3.12)分、(81.96±4.4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5)。
結論 采用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方式能夠顯著改善尿毒癥血液凈化患者的心理焦慮和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的診療滿意程度,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病情的改善。
【關鍵詞】尿毒癥;血液凈化;護理;療效;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3..02
尿毒癥是慢性腎臟病變終末期的患病狀態,患者的腎臟功能幾乎完全喪失,無法將體內產生的有毒性代謝產物及時排除,一方面患者遭受包括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等多器官系統病變產生的臨床不適的折磨,另一方面需要定期進行血液凈化治療以清除體內的毒素[1]。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為腎臟的移植手術,但通常缺乏腎源,手術費用昂貴及術后存在器官排異反映等,因此對于尿毒癥患者通常存在較為突出的心理障礙,以消極抑郁及焦慮的心態為主,本文中旨在分為對于尿毒癥血液凈化的患者采用人性化的護理方式對患者心理情緒的相關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至我院就診的尿毒癥血液凈化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的一般情況良好,每周進行3次規律性血液凈化治療,無合并其他系統器官的嚴重病變,對存在視聽功能障礙及精神異常無法配合的患者予以排除。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齡(65.3±4.2)歲,致病因素中慢性腎炎14例,糖尿病腎病12例,自身免疫系統疾患8例,其他6例。根據患者就診的時間段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診療和護理,觀察組則在相同的基礎上強化人性化的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措施
患者入院后首先進行病情的評估和相關檢查的完善,對照組患者根據診療常規給予相應的治療和護理,其他無特殊干預方式。觀察組患者則在相同的基礎上強化對患者的任性化護理,具體體現在:(1)提升護理質量 遵循“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自患者入院時保持對患者的關切和照料,以平易近人的態度及通俗易懂的語言方式向其介紹治療過程及可能出現的問題,與此同時對患者的家屬進行指導,獲得其信任和幫助;(2)注重飲食起居護理 保持病房的整潔安靜,空氣通常且光線柔和,通過提供海報或影響資料的方式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每日檢查患者血液透析處皮膚的情況,預防感染及炎癥反應,對于年齡較大臥床時間較久的患者注意每日輔助翻身及下肢的按摩推拿,預防皮膚的壓瘡及深靜脈血栓的形成;(3)心理疏導 是個性化護理中最為重要的環節,通過與患者頻繁的溝通中了解患者的性格特點及存在的心理障礙,通過轉移及暗示等方式使其內心的消極、焦慮等情緒得以舒緩,仔細聆聽患者的陳述,使其獲得尊重和鼓勵,同時聯合家屬共同營造適合患者康復的就診環境等。
1.3 療效判定標準
通過漢密爾頓焦慮及抑郁量表對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情緒狀態進行量化評價,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存在的心理情緒障礙的程度越嚴重;同時在研究結束時對患者的診療滿意度進行客觀評價,采用百分制,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滿意度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時間段內無患者死亡,無與診療直接相關的不良反應事件發生,干預前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分別為(21.5±4.4)分、(22.3±5.0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68),干預后的評分分別為(9.4±1.5)分、(7.0±1.1)分,其中觀察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突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1);抑郁評分結果干預前組間分別為(12.8±3.2)、(11.9±4.1),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77),干預后分別為(3.8±0.7)、(4.7±0.9),觀察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7);診療滿意度評價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評分分數為(95.64±3.12)分、(81.96±4.4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5)。
3 討 論
尿毒癥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緒障礙,長期遭受病痛的折磨和反復治療帶來的經濟壓力使多數患者存在消極抑郁甚至絕望的心理,多數患者選擇封閉自我,不愿給家庭再添加負擔,但往往存在的這種消極情緒會逐漸加重,影響到治療和康復[2]。從家屬的角度,通常難以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難以輔助期及時地進行排解,因此需要護理上的干預和指導。
本文中觀察組患者給予人性化的護理干預,結果顯示患者的整體配合程度顯著提高,并且有利于和諧家庭以及醫患間的關系,營造更加適合患者診療的環境,因此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綜上所述,采用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方式能夠顯著改善尿毒癥血液凈化患者的心理焦慮和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的診療滿意程度 。
參考文獻
[1] 李書群,趙燕平,李 園,等.心理護理干預對維持性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44(3):553-555.
[2] 張海祖.不同血液凈化護理模式對尿毒癥患者凈化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560-56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