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俊伢 康亞
摘 要:計算機的應用已經滲透到方方面面,為了使計算機更加適應現今社會的各項需求,提高計算機的綜合性能,本文重點闡述了采用模塊化技術、MXM技術、熱插拔技術、SLI技術、外置顯卡PCI-Express轉接技術、3DS MAX技術,設計一款模塊化筆記本,使得筆記本變得更加便攜、易操作,實現用戶隨意給電腦更換零件,使電腦的升級和維護由復雜變簡單。
關鍵詞:模塊化;SLI;PCI-Express;3DS MAX
中圖分類號:TP309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Given that computers have been used widely,in order to adapt computers to the increasing needs of today's society and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computers,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designs a modular notebook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ies such as modularization,MXM,Hot plug-in,SLI,external display card PCI-Express transfer and 3DS MAX,making the notebook more portable and easier to use.This design allows users to change the parts of the notebook at will,simplifying computer upgrading and maintenance.
Keywords:modularization;Scalable Link Interface;PCI-Express;3DS MAX
1 引言(Introduction)
科技每天都在進步,PC機發展更是迅速,DIY電腦可以花最少的錢,得到最新的PC配置。由于傳統的筆記本最主要的CPU、顯卡都是焊在主板上的,所以筆記本電腦只能更換內存或者硬盤[1]。而且現在一個頂級配置的筆記本電腦價錢昂貴,所以設計一款模塊化筆記本,讓電腦有升級空間,可能只需換CPU和顯卡,無需太多資金買筆記本。
2 設計技術及參數(Design technology and parameters)
2.1 設計技術
基于自定義PCI-E接口技術設計的模塊化筆記本,主要采用模塊化技術、MXM技術、熱插拔技術、SLI技術、外置顯卡、PCI-Express轉接技術和3DS MAX技術。
其中在模塊化筆記本中,主板、CPU、顯卡、硬盤、內存等構件都設計成易于拆卸的獨立工作模塊,使用模塊化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配置:處理器、內存、存儲、顯示等基礎的數碼產品組成部分;而MXM技術通過標準的PCI Express接口實現與筆記本電腦主板的連接,熱插拔技術即帶電插拔;SLI技術通過一種特殊的接口連接方式,在一塊支持雙PCI Express X 16的主板上,使用兩塊同型號的PCIE顯卡;PCI Express轉接技術采用點對點串行連接,在模塊化筆記本中通過PCB板和線纜實現PCI-E X1與PCI-EX16接口的轉換,實現筆記本的模塊化。最后運用3DS MAX技術,將模型效果圖運用軟件進行設計[2]。
2.2 產品參數
設計產品各個模塊的配置主要如下方面:主板模塊芯片組采用Intel HM87、內置6芯鋰電池、100V—240V 230W內置自適應交流電源適配器,以及802.11b/g/n無線網卡和1000Mbps以太網卡[3]。顯卡模塊為NVIDIA獨立顯卡,NVIDIA GeForce GTX的芯片。硬盤模塊采用2.5英寸。內存模塊為DDR3/DDR3L型號,支持主頻1600MHz[4]。CPU模塊為英特爾酷睿4代系列。顯示模塊為14寸/15.6寸/17.3寸/18.4寸的屏幕和1920*1080的分辨率。O/I接口模塊的數據接口為2×USB3.0。
3 設計過程(The design process)
3.1 設計思想
首先,先構思整體設計模型,了解筆記本電腦各個零件的功能,以及對各零件可實現的可能性進行分析,設計出各個零件的組成,然后將各個零件組合起來,結合實際情況精確計算各部件的大小及在筆記本中的位置,運用3D MAX軟件構造模型,經過VRAY渲染器出現整體效果圖。
3.2 設計功能
設計主要包括主板模塊、顯卡模塊、CPU模塊、硬盤模塊、內存模塊、顯示模塊、O/I接口模塊等。其功能結構圖如圖1所示。具體功能如下:
(1)主板模塊
主板模塊是整個模塊化筆記本的主體,其上面集成了芯片組,有不同芯片組的主板。芯片組越高,所支持的CPU、顯卡就越高。同時主板上還集成了無線網卡、有線網卡、聲卡。主板上有CPU插槽、顯卡插槽、內存插槽、硬盤插槽、顯示接口、O/I接口插槽、鍵盤觸摸板接口。另外,主板模塊里內置了4芯鋰電池、電源接口、開關機重啟按鍵。為了體現模塊化,主板模塊和筆記本外殼是一體的,它上面有各種模塊的接口。
(2)顯卡模塊
顯卡模塊中可以放入MXM接口的顯卡,通過自己的需求來更換顯卡,只有主板芯片組支持就可以。支持雙獨立顯卡的顯卡模塊,可以通過雙顯卡模塊輕松組建。
(3)CPU模塊
根據CPU針腳的不同有不同的CPU模塊。比如酷睿四代CPU是一種模塊,酷睿五帶CPU又是另一種模塊;同樣INTEL于AMD的CPU模塊也不一樣。
(4)硬盤模塊
硬盤模塊里面有兩種接口,一種是普通的SATA3.0接口,一種是MSATA接口,分別裝HDD和SSD,可以裝一個,也可以兩個都裝。
(5)內存模塊
內存模塊中的接口是普通的SO-DIMM接口,方便用戶自己更換內存,兼容DDR3和DDR3L。
(6)顯示模塊
屏幕尺寸有四種,分別是14寸、15.6寸、17.3寸、18.4寸。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屏幕。
(7)O/I接口模塊
此模塊一個筆記本須裝兩個,模塊上有許多豐富的擴展接口。比如常用的RJ45、VGA、HDMI、USB2.0/3.0、音頻接口等。可以根據需要定制每一個接口的數量、位置等。
3.3 設計步驟
模型設計主要分為主體設計、模塊設計和渲染設置、細節調整。
第一步:進行模塊化筆記本的主體外形設計,具體如下:
筆記本的主體采用了長方體做機身模型,運用工具調整裝置形狀,然后利用編輯多邊形工具做出主機和屏幕部分,再把桌面壁紙貼到屏幕上,主機上的接口部分運用長方體做模型,通過編輯多邊形工具修改模型,最后利用網格平滑設計裝置部分棱角。
第二步:進行模塊化筆記本的各個模塊的設置,具體如下:
(1)各個模塊的基本模型運用長方體設計,并用編輯多邊形將其大致形狀勾勒出弧度,然后利用網格平滑將其變得圓滑,模塊上的接口部分也是如此,通過編輯多邊形工具修改為最終模型,并且模塊接口與主機接口可以連接在一起。
(2)O/I模塊運用長方體作為基本模型,先運用編輯多邊形勾勒出形狀,再通過布爾命令和編輯多邊形做出各個接口。最后,利用網格平滑將其圓滑。
(3)按鈕部分模型采用長方體和切角圓柱體設計,通過編輯多邊形調整形狀,最后使用網格平滑工具使其符合用戶使用。
(4)采用擠出修改器完成鍵盤和觸控板設計,通過導入的鍵盤具體圖片先由二維曲線繪制出鍵的大小和位置,然后由擠出命令完成,最后再加以調整按鍵和觸控板位置。
第三步:進行模塊化筆記本的材質選擇及后期渲染,具體如下:
(1)屏幕外殼部分采用黑色鋼琴烤漆的材質,用戶在觸摸上有質感。
(2)主機部分采用銀色聚碳酸酯材質,按鍵方便使用。
(3)鍵盤材質是用磨砂塑料,在使用時上更加舒適,不會沾染太多汗漬,有利于長時間使用,各個按鍵使用方便。
(4)最后調整模型的造型,添加光澤,進行整體渲染,使其各項功能部件清晰直觀。
3.4 設計效果
設計的筆記本電腦將CPU、硬盤、顯卡、內存分別各自放在盒子中,所有零件通過電腦底端的磁鐵接口和側方的金屬接口連接,如需換零件時只需按住鍵盤上方的按鈕,就可以將鍵盤拿起來,輕松換取所需零件。軟件操作界面如圖2所示、最終設計圖如圖3所示、模塊分解圖如圖4所示。
4 設計原理(Design principle)
把筆記本各個部件分成許多模塊,比如CPU模塊,顯卡模塊。這些模塊可以隨意插到主模塊上(主模塊相當于臺式機主板)[5]。主模塊上還可以插顯示模塊,可以隨便改變筆記本屏幕大小。還可以插機械鍵盤。設計借鑒了微星的筆記本外置顯卡技術,每一類模塊都采用相同的插槽,方便更新或維修[6]。
5 自定義PCI-E接口技術在模塊化筆記本中的應用 (Application of custom pci-e interface technology in modular notebook)
筆記本的整個機身由多個模塊化組件構成,機身內每個區域對應一個計算機組件,通過自定義的PCI-Express接口進行連接硬件,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來添加、減少、替換一些組件,如自主將CPU通過PCI—E接口拆下,替換新的CPU[7]。
6 結論(Conclusion)
總之,該模塊化筆記本的設計運用了模塊化、MXM、熱插拔、SLI、外置顯卡等技術,使得筆記本變得更加便攜、易操作,同時也解決了通用性的問題,多個模塊帶來的功能和體驗可以帶來1+1>2的效果[8]。除此以外,隨著模塊數量不斷增多,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使用需求選擇機型,豐富而自由就是它的特色。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尹家凡.基于PC的開放式數控系統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機械電子工程系,2003,2:88-90.
[2] 紀雪洪.PC行業的模塊化與整合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2004,10:91-96.
[3] 劉佳,張國梁,沈鋼綱.筆記本電腦嵌入式控制器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和設計,2010,31(16):3576-3579.
[4] 曾朝陽.模塊化熱圖再現技術研究[J].激光與紅外,2010,1:67-70.
[5] 張琳琳.PCI-E設備模塊設計及其WDF驅動開發[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2,1:194-197.
[6] 劉娟.PCI-E接口驅動軟件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2,8:53-55.
[7] 凌華科技.最新ETX嵌入式模塊計算機ETX-AT[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09,5:85.
[8] 凌華科技.探討嵌入式模塊化電腦的未來[J].電子產品世界,2013,9:76.
作者簡介:
閆俊伢(1976-),女,碩士,教授.研究領域:軟件工程,人工智能.
康 亞(1998-),女,本科生.研究領域: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