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術秘,劉 軍,李開俊
(1.農安縣龍王農業站,吉林長春130200;2.吉林農業科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00)
玉米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在全國各地均有種植,玉米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在多數土壤條件下都能生長,但是要達到高產的生產目標,還是要選擇地勢平坦、土質疏松的砂壤土為宜,地塊要有便利的灌溉條件及完善的排水設施,一般粘重土質及低洼積水的地塊不宜種植玉米。地塊選好后,在春季或秋季要進行整地作業,通常要進行翻耕,深度一般在25厘米左右,然后進行耙耢,使田塊的土壤達到疏松平整的程度,無大的土塊即可,田塊的土壤肥力適當施入底肥和復合肥,增強土壤的肥力,滿足玉米生長的營養所需,促進其高產與穩產。
在選種上,許多種植者往往存在誤區,沒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條件,單純以價格來判斷種子的好壞。其實,不同的品種具有不同的生物特性,在選種時要綜合考慮種子的這些因素,如高產、耐密程度、抗病性等,更主要的方面是要適種,就是適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及種植習慣等,以價格論種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增加生產成本。品種確定后在購種上要選購純度、凈度及芽率都達到標準的種子,這樣能保證出苗率,達到苗齊苗壯的生產目標。在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處理,首選是曬種,把種子攤在陽光下暴曬,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種子表面附著的細菌進行滅殺,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同時也能起到激活種子活性的作用,促進發芽。然后,進行包衣處理,利用藥劑拌種,在種子表面形成藥膜,防止地下害蟲的侵害和苗期病害的發生。
玉米高產對于株行距的要求比較嚴格,既不能過稀也不能過密,再結合田塊的土壤肥力情況及品種的耐密程度合理確定播種量,要進行精細播種,在充分利用田塊土地優勢的同時要兼顧品種的高產潛力。現在多采用機械進行播種,在種量投放、株行距及行齊距等以及深淺度方面做到有效控制,為高產的目標做好準備。播種時間的掌握要看地溫及土壤墑情來綜合確定,一般當土壤耕層5厘米深溫度能穩定通過10℃以上時,土壤含水量在20%以上時便可適時播種,吉林省平原地區一般每年的4月末及5月中旬是最佳的玉米播種期,山區則要相對推遲一周左右。播種深度要視土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粘重土質、低洼地塊要適當淺播,相對疏松的土質及崗地可以適當的深播,地塊相對平整,土壤濕度不太大的情況下播種深度在3厘米左右,播后要進行適度的鎮壓,疏松土質,土壤水分低的地塊要適當重壓,反之較粘土質及土壤水分大的地塊要進行輕壓。
玉米是植株高大的作物,對水肥的需求量都較大,要結合不同的生長期進行合理的澆水,補足水分,滿足玉米的生長需求。在苗期、穗期及粒期,一定要密切關注玉米的生長情況,及時掌握土壤的墑情,在這幾個時期一旦發現水分不足,要及時進行灌溉,補足水分,保證植株的生長需要,促進壯苗、促進幼穗分化、提高結實率,達到增長的目標。
玉米的肥料供應是整個生長期都要進行的,但要側重幾個方面,一是底肥,通常是在整地階段便要施入,以有機肥為主,補以含氮的復合肥;二是口肥,在播種時施入的,與種子要有一定的距離,避免肥濃度過高導致燒種燒苗的情況發生。種肥上下距離5厘米左右。三是攻穗肥,基本在玉米開始出現大喇叭口時便要進行施用,確保玉米結穗,對于提高玉米產量有很重要的作用。四是攻粒肥,一般在玉米灌漿前施用,對于提高玉米的千粒重,促進干物質積累有很好的效果,可明顯提高產量。
玉米中耕的作用主要是起到松土的作用,避免土壤板結,提高土壤的保墑能力,同時也能破壞地下害蟲的生存環境,起到防蟲害的效果。除草能有效避免雜草生長過快,避免陽光、水分、養分方面的爭奪,利用透光和通風,促進幼苗的生長。中耕多采用犁進行趟溝上土的方式達到破土覆土的目的,除草采用噴施除草劑的方式進行,但在作業時,要求除草劑要根據雜草的主要類型進行合理選用。另外要注意用法與用量,需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操作規程進行噴施,切忌隨意使用,因為除草劑使用不當,不但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會增加成本,還會產生環境污染。
玉米的植株高大,莖葉中含水量較高,寬大的葉展開會對田塊產生一定的覆蓋,一旦遇到雨天,田間的濕度會明顯增大,導致病蟲害的發生,而且玉米的莖稈中含有一定的糖分,易發生害蟲。所以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防治病蟲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據不完全統計,玉米的病蟲害種類達上百種之多,常見的也有幾十種,如果不加以防治,很可能對玉米的生長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玉米的品質及產量降低,甚至有絕收的可能。在玉米的生長階段,一定要密切關注玉米的生長情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防治,根據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采取生物、物理、農業、化學的方式,進行綜合防控,盡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把病蟲害的發生控制在萌芽階段,避免大面積暴發而造成重大的損失。
[1]周少芳,楊劉斌.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5,(07).
[2]趙治軍,張磊.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村科技,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