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波,夏會香
(1.東明縣長興集鄉農業技術推廣站;2.東明縣農業局,山東菏澤274500)
糧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因此,糧食的種植與生產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小麥作為華中地區的主要糧食品種,其種植情況直接關系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小麥的產量對于我國的社會穩定以及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有著潛在的影響。種好小麥是豐產的關鍵,作為中原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種植面積廣,學習和普及小麥種植技術尤為重要。因此,要不斷提高小麥的種植技術,以更好的保障當地居民的糧食需求。
在我國農作物專家的不懈努力之下,培育出很多優良的小麥品種,但是這些小麥品種又具有不同特點,簡單說就是每一個品種適應不同的生產地區。這就需要在小麥種植過程中,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選取優質的品種。對于選取的方法,首先應考慮適合當地生產的小麥品種,在同等生長條件下,適應當地的小麥品種具有抗逆性強、防病害能力高、年產量高等特點。小麥種子要選取麥苗挺拔、麥穗飽滿的品種,選擇合適的、優良的小麥品種可以實現小麥優質、高產、高效的目的。
用于種植的小麥與普通的小麥是有區別的,所以在種植之前,需要對小麥進行處理。應該將小麥種子與藥物混在一起攪拌,這樣可以避免小麥種子受到病蟲的侵害,將需要的藥劑與小麥種子按照適當的比例進行攪拌,晾干之后就可以播種了。
小麥的種植是有季節性的,一年四季并不是每一段時間都可以種植,所以在小麥種植之前,要合理修整小麥的種植地。簡單來說,就是上一次種植的殘余物,比如上一次種植物的根系殘留在土壤里,那么就需要清理干凈,但是絕對不能焚燒秸稈,因為焚燒秸稈不僅破壞了土地的平衡性,同時也污染了大氣環境。現在的農作物殘留物處理倡導的是秸稈還田,以增強土地肥力。對于種植地的修整,要精心的整理土地,使地面平整。如果是很多年都沒有修整過的土地,就需要對土地進行深翻,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播種的質量,同時也可以增加土地里的氧氣含量。
小麥非常依賴氮肥的支持,通過施加適量的氮肥,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麥的產量,需要根據小麥種植的實際需求與相關環境的實際情況,靈活施用氮肥,才可以更有效地保護小麥在生長過程中不受侵害,從而保證麥穗可以在良好的環境下成長得更好,從而提高小麥的產量。施加充足的氮肥,不僅可以滿足小麥在各個生長周期中對養分的需求,而且還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結構,從而提高土壤肥力。
由于小麥幼穗分化的時間比較短,并且穗粒數也比較多,所以與其他同類大小的農作物來說,小麥的產量還是非常可觀的。由于小麥一般不會成穗,所以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可以通過增加每畝的播種量來增加小麥的穗數,這是提高小麥產量的重要方法。
根據小麥的生長過程,可將其分為幾個階段。在小麥生長比較弱的時候,應該適當的增加一些肥料,以更好的保證小麥生長。比如,拔節前結合灌水追加施肥、麥穗期需要追肥,可以實現全面的追肥。
抑制小麥生長的主要因素就是病蟲害,所以避免小麥病蟲害可以提高小麥的產量。但是在避免病蟲害的同時,應該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盡可能少的使用化學農藥。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有效的認識種植小麥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小麥種植者已經充分的認識到了小麥種植技術的重要性,同時農業相關部門也積極為小麥種植提供技術支持,以此來提高小麥產量。小麥的種植者應該積極地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有關部門也應該給予大力支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必定會提高小麥的產量,使得小麥種植者可以獲得更多收益,同時對于本地的經濟發展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梁譽.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創新性探索[J].農技服務,2017,34(17):21.
[2]王冠宇,陳忠寶.探究水稻種植技術的創新嘗試[J].農民致富之友,2016(22):199.
[3]高志剛.淺談小麥的種植技術的創新[J].生物技術世界,2012,1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