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
(長春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吉林長春 130000)
園林景觀設計的目的在于創造宜人的生活環境、自然環境。園林景觀設計首先要在一定的范圍內,通過工程技術以及園林技術手段,改造地形、布置園路、種植植物以及營造建筑等來完成整個景觀設計。通過園林景觀設計,讓這個地域范圍具有美學欣賞價值,還具備一定的日常使用功能,同時要保證這個區域范圍的可持續發展。不同時期的園林景觀設計,能夠體現出當時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以及價值取向,所以園林景觀設計不僅有內涵,也體現了人文氣息與審美觀念。園林景觀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認識到當前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積極研究解決路徑。
我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域環境和人文環境,優秀的園林景觀設計一定要有地域特色,以獨特的地域風格為依托,設計出特有的風格。但是現實的很多園林景觀設計作品都缺少地域特色和創新,導致很多園林作品千篇一律,或者盲目的模仿西方園林景觀作品,并沒有體現出我國的地域特色。
園林景觀設計,無論是為了創造宜人的景觀,還是滿足人們生活游憩的需要,生活游憩也是以人為主體,改善生態環境也是為了給人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空間,所以以人為本是基本原則。但是很多園林景觀設計卻沒有從以人為本的基本準則出發,忽略了設計的功能性,更多的去追求景觀效果和風格,作品施工完成后就會出現實用性不高的效果,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這類作品無論綠化效果、景觀效果多好,都不是成功的作品。比如,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在設計草坪時,如果沒有留出科學合理的行人通道,人們就會踩踏草坪,在草坪上穿行到目的地。如果廣場上不栽植遮蔭喬木或者不設計其他的遮蔭物品,就會導致高溫季節人們在廣場上無處庇蔭。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如果只關心景觀效果,而不考慮使用功能性,就會導致景觀的實用性降低,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
園林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然而一些園林景觀設計在搭配景觀樹種時,往往會出現配置不合理的情況,最終在竣工后的幾年出現問題,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例如大面積種植同一種植物,不但顯得沒有層次感,而且一旦病蟲害發生,就會造成大面積的損失。在搭配園林植物立體結構時,沒有考慮到植物對光照、通風等小環境的需求,導致植物不能健康生長,影響園林景觀的實際效果。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區范圍內,當地人們通過長期積累,最終所形成的特有文化,是物質與精神的共同成果,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地域文化一定有差異,設計師必須充分了解當地的文化,將地域文化與園林景觀設計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的創新,融入新思路。只有充分了解當地地域文化,才能設計創造出最適合當地的園林景觀設計作品。借鑒好作品的優點,再結合當地的地域文化,融入創新,樂于鉆研,才能設計出更加優秀的作品,以體現當前地域的審美潮流和生活思維方式。
優秀的園林作品一定要有清晰的設計風格,同時必須體現以人為本,園林景觀要滿足人們的生活及精神需求。園林景觀設計要以人為本,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統一,才能將人與自然有效的結合在一起,為人類營造和諧、美好、舒適的空間。在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考慮不同人群不同分區,以老人和小孩為例。在設計過程中孩子比較好動,喜歡玩耍,就要合理設置娛樂區,而老人喜靜喜慢,就要適當設置休息區,而老人休息區要能兼顧到孩子娛樂區,以方便老人照看孩子,也能增加老人與兒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要想充分發揮園林景觀功效,必須對植物進行合理搭配。植物的合理搭配必須以了解植物特性為前提,因為植物本身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在合理搭配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發揮園林景觀功效。在選擇植物時,盡量選擇本土樹種,避免外來樹種對當地氣候不適應而生長不好或者死亡的現象發生。如要引進外來樹種,則需嚴格把握檢疫關,避免引進帶有病蟲害的樹種。在進行植物配置設計時,應盡量豐富植物的種類,增加植物的多樣性,使園林景觀呈現對比與襯托、動態與靜態之勢,充分發揮園林景觀的作用。
園林景觀設計要想取得突破,必須解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因素,在設計的過程中注重引入地域文化,大膽創新;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合理進行種植設計等。希望園林景觀設計可以更好的為社會服務,為人類造福。
[1]顏冬冬.新形勢下園林工程建設的現狀及應用前景[J].工程技術研究,2016,(07).
[2]陳滿.論我國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方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