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蓉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江蘇 常州 213147)
近年來,受高校擴招、普高熱、企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出現了“三難”現象,即招生難、教學難、學生就業難,而教學難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實施分層教學雖不是進行教學改革的新話題,但現今,在高職院校實施分層教學確實具有新的意義。所謂分層教學就是依據學生的個人需求及特征,結合學生個人以外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流、分層的一種教學策略。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班級分層,即依據學生基礎、個人愿望和愛好,設置不同的培養目標;二是教學分層,即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
1.1 分層教學符合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是公認的優秀傳統教學原則之一,貫穿于我國古代教育史。孔子說,教育學生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孟子則強調教學方法的變化,他說:“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宋朝張載認為“教人至難,必盡人之材,乃不誤人”,“若教人不盡材,不顧安,不由誠,皆是施之也”。可見,以學生發展存在差異為前提進行教學的思想,是我國古代教育一貫崇尚的,也是我們必須遵循的。
1.2 分層教學符合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每個人的發展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對青少年來說,其發展雖然經歷共同發展階段,但發展的速度及發展的領域則是千差萬別。分層教學根據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區別對待,故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3 分層教學便于教師組織教學。如今難教學的直接原因是部分學生聽不進,聽不懂,直接后果是教學計劃難以完成,教學效率低。按“層次需求理論”,班級學生存在事實上的層次性,每層次學生對教師教學有不同的要求,由于同一層次學生學習基礎懸殊較小,對教師教學要求也趨于一致,因此,實施分層教學有利于教師分層輔導,“吃不飽”和“吃不了”的問題便能得到解決。
1.4 社會經濟實際需求的多樣化也要求教育發展應是多元化、多層次的。社會經濟要求的人才結構呈“金字塔”形,大量的技能操作人才處于“金字塔”的最低層,由底層向上依次為技術型、工程型及高層管理人才。從高職院校學生自身發展狀況來看,有的善于邏輯思維,有的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操作動手,能力特長各不相同。因而,社會經濟實際需求、教育多元化及學生能力特長應是有機統一。實施分層教育則是實現有機統一的“推進劑”。中等職業教育一方面要培養生產一線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及部分技術型人才外,另一方面,也擔負起為高等職業教育輸送技術型、工程型及更高層次人才的任務。
1.5 實施分層教學與學分制是統一的。學分制教育的特點是用必修課、限選課和任選課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對難度較大的課程實行分層要求、分類考核,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加強與其它教育和社會培養之間的溝通與銜接。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教師能按不同程度要求組織教學,以便于教學順利進行和教與學的質量提高。實施分層教學是學分制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進學分制教育作基礎。分層教學目標明確,層次清晰,課程模塊化,因而可以避免推行學分制教育過程中學生在選擇專業及課程上的盲目性,確保專業的整體性。
2.1 班級分層教學的操作手段。班級分層教學的操作手段主要有考核、自愿和引導三種,每種手段的功能及產生的效果不盡相同,三種手段相輔相成。在實際操作中,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綜合靈活運用。
2.1.1 考核是根據學生入學水平或入學后模擬考核成績分班進行分層教學。這種手段的實質是將學生又一次進行選拔,大部分學生仍作為失敗者的身份繼續學習。可想而知,若處理不當,效果不會好并將產生惡性循環。
2.1.2 自愿是根據學生的需要、興趣、特長和個性傾向性分班進行分層教學。顯然,自愿是將學生看作可變化發展的能動體,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以人為本”,這是其積極的一面,但由于職業學校的生源素質普遍偏低,學生對自已的認識還不夠全面,過分強調自愿,易產生“非正式群體”、“基本素質參差不齊”等一些不利的一面。
2.1.3 引導是根據學生需要與學生實際情況,以引導為主分班進行分層教學。顯然,引導是建立在考核和自愿的基礎上,吸收了考核和自愿優勢的一面,具有積極意義。為了有效地進行分層教學,分層前的引導工作必須是大量的、細致的。引導者不僅要充分認識學生的現狀,也要對學生潛能高度重視。
2.2 班級分層教學方案。針對職業學校學生水平不同、興趣容易轉移以及學生家庭和個人情況等特點,教學上要設計多種培養目標,采用多種教育形式,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構建不同的課程結構,使學生有多種選擇機會,這樣既滿足學生當前的需要,又兼顧他們的長遠發展。新生入學后,按尊重現狀、各就其位的原則,進行初步分層,可分為基礎A班和基礎B班,經過一學期學習后,按尊重個性、促進發展的原則進行進一步分層。
3.1 客觀地把握學生的層次,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由于學生所處的層次不一,教學所期望的變化也不相同。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要做到三個精心:一是精心鉆研大綱,但又不過分地依賴大綱,要把大綱與社會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作動態分析;二是精心研究教材,但又不過分為教材所束縛,變原教材為講義化教材,使其既適合于學生又符合生產實際;三是精心了解學生,要研究學生知識基礎、學習方法的薄弱點,因人因地制宜。
3.2 靈活選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職業學校的學生多數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失去興趣,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很難激發他們的求知熱情。分層教學要求教師用多樣的方法教育學生,著力創造一個新鮮的教學氛圍。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教給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要注重多媒體的應用,要遵循理論與實踐統一的原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多參與,多動手),對能力低下和成績不良的學生給予外在動機驅動,如采用“講練結合法”、“現場教學法”等方法。
3.3 有效地個別指導和教學情感溝通。實施分層后,同一班級的學生層次表面上是一致的,但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表現出快慢的不一致。因而,有效實施個別指導就成了教學分層的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實施個別指導時,教師要注意針對性,不能無的放矢;要注意及時性,不能讓學習過程的失誤積累;要注意反復性,不能簡單急躁。
能否達到教學預期是師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的結果,教學情感溝通又是關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有效地與學生進行教學情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