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貴新
(長治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山西 長治 046000)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的加快,占用了許多城市周邊的耕地用來進行城市建筑,導致耕地面積在逐年的減少,很多的農民放棄了種植,而是到城市中打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增大了蔬菜的需求量,所以只能通過少面積大產量的設施大棚種植技術種植蔬菜。很多地區已經形成了特色的蔬菜生產基地,成為了發展農業經濟的有效手段,不僅能夠保證蔬菜的產量,而且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在利用設施大棚種植蔬菜的方法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棚膜,質量好的棚膜才能夠保證植物在健康的成長,最好的棚膜是無毒害、無滴性能高、良好的透光率、擁有強大的拉力并且使用壽命長的,只有使用擁有以上優點的棚膜才能事半功倍的進行蔬菜種植的工作。選擇棚膜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要關注透光率,其中新膜、透明膜、無色膜、比較薄的膜都擁有比較好的透光率,可以達到90%的自然光透過率,而舊膜只能透過65%左右的光,有水滴和污染過的膜就只能透過30%左右的自然光。因此,在選擇棚膜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透光度好的,這樣就可以通過強大的陽光吸收力來對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節,將濕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就可以有效地幫助蔬菜防止病蟲害。提高蔬菜的產量。透光率好的膜也比普通的棚膜使用壽命長的多。
植物在大棚中生長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有毒氣體,最主要的就是由于施肥過量而產生的氨氣,通常情況下,如果施用過量的尿素等速效化肥劑,就會產生大量的氨氣。雖然化肥能夠給植物提供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養料,但是也存在著產生氨氣這樣的副作用。若對植物施用了沒有經過腐熟的有機化肥,在大棚中生長的植物就會出現水潰狀斑點,進而造成植物的死亡,導致經濟損失。另外一種有毒氣體就是亞硝酸氣體,若施用了過量的氨態氮肥,那么就會導致促進植物生長的有益菌種的能力下降,土壤變成酸性土壤。若是發現植物葉子上的斑點是白色斑點或者葉子枯萎,就要想到是氨態氮肥施用過量導致的。這種情況下總是會被誤認為是白粉病,從而不能對癥下藥,所以工作人員一定要仔細的觀察,做好相應的蔬菜保護工作。為了能夠降低有害氣體對大棚內蔬菜的危害,工作人員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對每一種不同的植物都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施肥,只有適量的肥料才能夠保證植物在正常吸收營養的狀態下會健康的成長。若是想要給植物施用有機肥,那么工作人員就需要先將其進行發酵再使用,并且保證化肥的質量,若是施用尿素,那就需要將尿素與過磷鈣混合使用,這樣才會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并且要保證基肥和追施的深度,施肥過后要及時的對植物進行澆水,只有做好這些細節才能夠有效的防止有毒氣體的產生。
在大棚中種植蔬菜,除了要預防有毒氣體的產生還要控制好CO2的濃度。冬季種植蔬菜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大棚室內的溫度,只能夠將大棚進行密封,如此一來,大棚就不能進行氣體交換,嚴重影響蔬菜的產量。中午的時候是設施大棚中濃度最低的時候,有時候會處于稀缺的狀態,所以工作人員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CO2補給受到,保證植物能夠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最常用的CO2補償方法就是燃燒法,簡單并且不會產生有害氣體。通過燃燒一些類似于石油氣、丙烷等有機燃料,來調整室內的CO2濃度。還可以利用有技術含量的化學方法調整CO2濃度。可以在利用簡易的氣肥發生裝置進行化學反應,通常采用濃度比例合適的硫酸鹽和碳酸氫鈉來作為反映材料,此法可以通過調整濃度來控制CO2產生量的多少。
設施大棚栽培蔬菜方法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合理的光照,光照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植物的生長發育,為了使植物獲得更好的光照,就需要選擇透光度好的棚膜,白天盡可能不要在大棚上覆蓋物體以免影響透光度。植物生長另外2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便是溫度和濕度。需要保溫的時候可以采取多層覆蓋的方法,或者在棚頂增加一些保溫被等。在做好保溫工作的基礎上還要隨時的監控室內的濕度,并采用有效的降濕手段。尤其是在季節交替的情況下,由于日晚的溫差比較大,會導致室內濕度在24h內發生較大的變化,所以需要及時的對大棚內的濕度進行有效的調節。
由于城市化建設不斷的占用郊區的耕地面積,所以郊區大棚種植蔬菜基地,已經在向農村進行擴展,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因為城郊長期進行蔬菜種植,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農藥、化肥、棚膜等污染物,并且病蟲害嚴重,導致蔬菜的種類與產量已經跟不上人們的需求。農村大棚蔬菜種植基地便可以解決以上的問題。了解到當下鄉鎮企業所面臨的困境,很多受到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棄工從農,將先進的種植知識與技術帶回農村,幫助農民更好的種植農作物,加上國家對農村經濟的重視,交通越來越方便,有效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由于我國的大棚蔬菜的產量已經接近了飽和狀態,為了更好地增加大棚蔬菜的收益,就需要提高蔬菜的產量與質量,并且要增加蔬菜的種類等。但是這些已經不足以滿足大棚栽培蔬菜的經濟效益需求,所以大棚經濟要向瓜果、食用菌、茶葉等方向進行轉型。現當下已經有很多地區開始實施用大棚栽種經濟作物,并且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收益,雖然有些經濟作物管理復雜,栽培技術難,但是只要細心的呵護,就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設施大棚之所以能夠被廣泛的推廣應用,是因為其配套栽培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當下所使用的栽培技術是緊隨科技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因此,將來還會將大棚消毒技術、病蟲害防御技術、種子處理技術等進行推廣使用,提高農民的收益,更好的為人們服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食用蔬菜的質量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大棚式種植蔬菜應運而生,大棚種植蔬菜技術需要更加專業和細心的管理,需要不斷完善溫室大棚中的溫度調節系統,保證蔬菜能夠健康的成長,不受有害氣體的限制,保證溫室大棚中所有的蔬菜都能夠達到高產優質的狀態。進行設施大棚蔬菜種植的工作者必須要對大棚的結構和大棚內的環境足夠的了解,并且能夠觀察蔬菜的成長狀態,通過對蔬菜生長狀態的實時情況,隨時對大棚內的條件進行相應的調控。
參開文獻
[1]張永欽,陳希鋒.推廣大棚蔬菜生產機械化技術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農機,2015(2):20-22.
[2]劉文輝,何麗娟,程大軍,等.大棚蔬菜生產發展對策及趨勢分析[J].中國果菜,2015(12):78-80.
[3]劉貴芳.淺析金珠鎮大棚蔬菜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四川農業科技,2017(5):56-57.
[4]劉躍彥.分析北方蔬菜設施栽培冬春季節調控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7(7):69.
[5]黃新燦,章明奎.蔬菜種植模式對涂地土壤性狀及蔬菜連作障礙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22):15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