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懿,張博超,吳國振,常遠,于文洋
(營口市氣象局,遼寧營口115000)
利用火箭技術作為人工防雹增雨作業的主要承載體可以有效提升成核率,同時相比于其他技術還具有碘化銀含量高以及播撒面積廣的特點。另外,由于火箭防雹增雨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云體的結構與發展階段來進行區域控制,所以可以有效提升水分凝結效果,進而實現降水任務。在火箭人工防雹增雨技術實施之前,需要做好火箭作業前的準備工作,確保技術順利實施,現就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選點與布局是提升防雹增雨火箭作業技術應用水平的重要準備工作之一。在進行選點布局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根據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以及對于防災減災的技術需求,確定需要進行增雨的區域與面積大小,并結合公眾媒體平臺發出聲明;二是在掌握當地氣候規律與特點的前提條件下開展增雨作業,盡可能以作業云經過頻率較高的地區為首選地區;三是氣象部門本身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基礎,最好能夠在雷達等技術配合下實現作業;四是火箭作業地區需要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建立良好的政府與群眾的連接可以更好地開展作業工作。
作業點設定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內容較多,一是應該滿足國家民用航空法的基本規定與內容;二是需要結合當地人工影響天氣管理的審核標準與審查要求,并在路徑選擇完成后予以上報;三是對于發射作業點的周邊視野進行選取,選擇炮臺地面周邊平整的區域作為作業點,而在建設標準化的作業點時需要考慮氣象觀測場所、射擊平臺以及值班室和彈藥庫等內容,確保作業點的安全。
在進行發射架的方位選擇時,一般要求在氣象雷達的輔助下才能夠進行作業,而確保兩者一致之后才可以實施相關策略,包括做好火箭發射架位置的設計與標定以及完善進場定位的一次性標定工作等。在對固定式火箭發射架進行標定后,不允許直接移動,否則要重新根據技術需求進行標定。
一般來說,技術應用過程中發射架的中心可以作為選取基準,設置半徑300m內的扇形范圍,通過優化發射器周邊的環境來加強發射火箭彈的控制工作,在火箭作業過程中需要對爆炸式火箭彈的安全性進行控制,做好非爆炸式火箭彈的駕駛室操作工作,確保其安全穩定的實現。
探測設備的選取對于提升作業精度具有重要的意義。人工增雨作業過程匯總需要配備的基本設備包括天氣雷達、常規地面觀測設備以及觀測儀器等。另外,閃電定位儀、人工增雨區以及自記雨量計和微波輻射計都是需要重點選取的探測設備。
作業操作員的主要任務是根據人工降水的相關技術需求與法令完成操作環節。在操作過程中,除了需要分析實際的天氣情況進行謹慎判斷之外,還需要經過專業的技術培訓與審查,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經驗并符合上崗要求、獲得證書后才能夠上崗作業。
一是嚴禁出現作業人員未經專業培訓就上崗的問題,對于不得從事火箭作業系統操作的人員,也嚴禁進入專業的控制范圍內參與操作;二是火箭彈的填彈發射環節必須在確定方案與制定時間并提前申報的前提下才能開展,在發射之前也要做好導軌內部的檢查工作,防止由于導軌內障礙物影響正常發射,在裝彈環節中還需要做好通道側方裝填,防止出現安全隱患;三是在火箭彈的填充間隔方面連續填充的時間應該以5秒為宜,在整個發射過程中嚴禁無關人員圍觀,在發射方向的選擇方面,應該以空中動態來作為判斷發射的依據,在出現飛機以及其他空中物體的時候也要停止發射;四是在任何情況下禁止任何人員拆卸火箭彈,火箭彈的殘骸在停留15分鐘以后時才可以予以靠近和處理,對于啞彈殘骸的處理也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一般人員禁止參與處理,同時也禁止對于發射控制器進行私自改裝。
火箭在防雹增雨技術應用過程中具有良好的促進效果,而其作業前加強系統管理與優化可以有效提升技術應用水平,降低風險與不良影響的同時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有效的回報。在防雹增雨火箭作業之前,需要完善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了選點、作業設置以及發射架和發射方向的選取等內容,而基本探測設備以及操作人員的素質是提升作業水平的重要途徑。本文結合實際技術應用情況對防雹增雨火箭作業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了介紹,希望可以為促進技術應用與發展創造新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