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躍
(中鐵十一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00)
武漢市軌道交通3、6、7號線換乘站香港路車站位于長江北岸漢口主城區,相當于長江I級階地,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二期基坑總長299m,基坑寬度25.8~41.7m,基坑開挖深度28.55~30.67m,基底位于承壓含水層(4-2細砂層)。承壓水與長江水水力聯系密切,呈互補關系,地下水位季節性變化規律明顯,水量較為豐富。基坑開挖時在地下水動力作用下會產生流砂現象,直接影響基坑穩定性,故需對場地地下水(孔隙承壓水)進行有效管井降水處理。
由于本車站圍護結構地下連續墻隔滲效果受諸多因素影響,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①由于構造運動,基巖中存在裂縫和節理,形成漏水通道;②由于地下障礙物或土層不均勻,少量地下連續墻垂直度可能達不到要求,造成下部墻體開叉;③地墻接頭處的混凝土質量難密實,接頭處可能產生水土漏失;④墻體底部的混凝土質量受沉渣影響,壓漿難以消除其影響。無法將地下水完全隔斷,綜合其他工程經驗,按基坑總量的60%進行折減。
深井降水基坑出水量計算可根據地下水類型、補給條件,降水井的完整性以及基坑面積、形狀、降水深度、布井方式等因素,綜合選擇計算公式來進行計算。基坑出水量按“大井”法承壓完整井公式計算:

式中:Q-基坑降水出水量(m3/d);k-導水系數,按降水經驗,取k=16m/d;M-含水層厚度;M=30m;S-基坑中心水位降,取 S=27~28m,承壓水位取17m;R-降水期間影響半徑,取R=260m;γ0-大井園概化半徑,γ0=η(a+b/4);a-矩形基坑長度(m);b-矩形基坑寬度(m)。

表1 基坑涌水量估算表
基坑總涌水量按60%折減計算:Q=71943×60%=43165m3/d;
降水井數量根據公式計算:N=Q/q×1.2(安全系數);
N-降水井數量;
q-單井出水量,單井出水量取1680m3/d;
N=30口。
根據現場情況,經優化布置,實際只需降水井27口就能將承壓水水位降低至設計標高,坑內設用于觀測的4口井,可作降水井用,在基坑周圍設15口水位觀測井,緊急情況可抽水,故該基坑共設46口井。坑內降水井的布置應錯開梁、柱、樁、變形縫等,鉆井時必須嚴格控制井位。井位布置見:圖1井位平面布置圖。

圖1 井位平面布置圖
降水井結構設計根據水文地質和巖層裂隙發育情況、水質、鉆井施工工藝、長江一級階地深基坑降水經驗及相關規范要求設計如下:井徑采用580mm,井深35~42.5m,井管采用無縫鋼管,管徑280mm,基坑內井壁管厚度≥4mm,過濾管厚度≥4mm,井管頂高出地面約0.3m。從井底至地面以下20.5~22.5m深度段環填石英圓礫,以形成良好的人工反濾層;在井口至孔深20.5~22.5m段環填粘土球以進行管外封孔。
鉆探采用清水沖擊鉆探成孔工藝,鉆機安裝平穩,確保鉆孔圓正、垂直、孔斜不得超過1.5°。井管安裝前,應先在附近地面將每節井管過濾器包扎好,然后用吊車吊裝,在孔口再次焊接入孔。為確保井管在入孔后位于鉆孔中心,使井管與孔壁間的環形間距厚度均勻,在過濾器與花管部分,每間隔5m,在上部無孔管部分每間隔10m設置扶中器。填礫時,礫料應沿井管四周均勻連續填入,隨填隨測。
當井管安裝與填筑礫料、粘土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洗井。洗井的目的是清除井內泥漿,破壞井壁附著的泥皮,鉆探滲入含水層中的泥漿和細小顆粒,使過濾器周圍形成一個良好的透水人工過濾層,以增加井的出水量和透水性。洗井根據井內泥漿性能,采用活塞及空壓機洗井,洗去孔壁泥皮及抽出含水層內泥漿,直至地下水流通暢、井內可抽出大量清水為止,含砂率宜小于萬分之二,活塞洗井時間>4h,空壓機洗井>48h,直至水質清澈,細沙干凈,抽水量符合管井區域降水要求為止,洗井時應同時進行降水井與坑內外觀測井的水位觀測。
委托有資質的單位、人員對降水井排水流量、水位、排水含砂量監測、水位觀測孔水位監測。降水井運行前收集所有井位的原始水位和每小時抽水量,降水開始后,在基坑內水位沒達到設計標高以前,每天監測四次出水量、水位,測量抽排水的含沙量。隨著水位的降低,監測頻率可適當減少,當水位達到設計降水標高,并趨于穩定時,可每天觀測一次,并根據每個降水井的水位,調整降水井的工作時間。如遇連續降雨,監測頻率應每日2~4次。及時整理各降水井的水位、水量監測記錄,收集相關參數,繪制水量Q與時間t、水位降深值S與時間t過程曲線圖,分析水位水量的變化趨勢,預測設計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時間,為下一工序提供參考依據。
降水期間需指派專人對抽水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維護,每天檢查不應少于4次,并應記錄水泵的工作壓力、電壓、電流和出水等情況,出現停泵、水頭不穩等問題及時處理,保證抽水設備始終處于良好運行狀態。抽水設備需加強防護,定期保養,出現故障及時更換,經常檢查排水管路,清理沉沙井,確保水流暢通。備有充足的發電機組,當發生停電時,應及時切換電源,保持基坑降水正常進行,確保基坑施工安全。
該項目通過優化基坑降水方案,加快施工進度,減少了降水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滿足施工需求,同時也保證了周邊建筑物及市政道路、管線的正常使用功能,沉降量均符合設計。對于地處長江I級階地的深基坑工程而言,采用豎向隔水帷幕+深井降水的綜合技術方案來控制深基坑地下水問題,可為富水復雜環境地質條件下的深基坑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提供借鑒。
[1]朱 敏,等.武漢市軌道交通3、6、7號線二期工程香港路站施工圖設計.2012,6.
[2]姚天強,石振華.《基坑降水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70,1.
[3]湖北省地方標準《基坑工程技術規程》(DB42/159-2012).
[4]《基坑管井降水工程技術規范》(DB42/T83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