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紹洋,劉秀娜,劉志堅,方維平
(1. 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2.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加氫脫硫(HDS)工藝是生產超低硫油品的首選技術,其核心是催化劑[1-2]。傳統HDS催化劑由Mo,W,Ni,Co等活性金屬組分負載于載體上制成[3-4]。其中,金屬負載量與催化劑性質及催化活性密切相關,是研發工業HDS催化劑的重要參數。
通過提高活性金屬(Mo、W)的負載量,一方面會提高催化劑的活性位數量,從而使HDS催化活性提高;另一方面,金屬含量過多會降低孔隙率,從而增加反應物分子的擴散阻力,且會造成容納有害金屬的能力下降[5]。此外,MoS2晶片的長度會隨著負載量的增加而變長[6]。因此活性金屬組分負載量并非越高越好[7-8]。而助劑Co、Ni與活性金屬會產生協同作用,形成Co(Ni)-Mo-S活性相結構,可顯著提高對HDS反應的催化活性[9-11]。研究表明,合適的金屬配比能夠促進金屬間的協同作用,提高加氫活性[12]。因此,對助劑含量進行優化也具有重要意義。
金屬負載量不僅對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響,還與制造成本直接相關,許多科研人員對其進行了研究[13-14],但多為定性和經驗性的分析,缺少對催化劑性質變量與HDS活性的定量描述。為此,本研究在現有模型的基礎上,通過運用“動態超幾何平均”的方法對模型進一步改進,建立催化劑性質與HDS轉化率的定量關系模型,通過模型可以對工業催化劑的生產進行針對性的調控,用盡量低的金屬負載量生產出符合要求的催化劑產品。
硝酸鎳[Ni(NO3)2·6H2O]、十氫萘、二苯并噻吩、鉬酸銨[(NH4)6Mo7O24·4H2O]、冰乙酸均為分析純;工業氧化鋁,由中國鋁業公司提供。
將工業氧化鋁在0.4 mol/L乙酸溶液中于200 ℃下水熱處理2 h,然后在100 ℃下干燥過夜,再于馬福爐中以2 ℃/min的速率升溫到550 ℃焙燒4 h后得到相應載體。將計量的Ni(NO3)2·6H2O和(NH4)6Mo7O24·4H2O溶于一定量去離子水中,通過共浸漬法制得一系列金屬負載量不同的NiMo/Al2O3催化劑。其中,NiO的負載量(w)為1%~5%,MoO3的負載量(w)為8%~16%,將所得催化劑標記為NixMoy(x為NiO的負載量,y為MoO3的負載量。本研究負載量均為質量分數)。
通過XRD,BET,H2-TPR,TEM表征方法對催化劑樣品的結構特征及性質進行表征。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孔體積及孔徑在Micromeritics Tristar 3020型全自動物理化學吸附儀上測試完成。晶體結構采用Rigaku Ultima Ⅳ型X射線粉末衍射儀進行測試。H2-TPR測試在自建的TPR-色譜(GC-950)裝置上進行。采用Tecnai F30型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對催化劑MoS2晶簇進行統計分析,得到表面有效Mo原子分散度。
催化劑的活性評價在固定床高壓微型反應器上進行。催化劑的填裝量為100 mg,將含二苯并噻吩(DBT)質量分數2%的十氫萘溶液作為反應原料。反應前先通入H2S/H2混合氣體(H2S體積分數15%)在400 ℃預硫化2 h,然后將溫度降至300 ℃進行反應。其中H2流速為40 mL/min,反應壓力為1.5 MPa,液相體積空速為20 h-1。產物由配有氫焰檢測器(FID)的GC-9560氣相色譜儀進行分析。
不同的金屬負載量會影響金屬組分在載體上的分散情況,為此對所得催化劑進行了XRD表征,如圖1所示。所有催化劑在2θ為37.6°,45.9°,67.0°處出現的衍射峰為γ-Al2O3的特征峰。圖1(a)為MoO3不同負載量催化劑的XRD圖譜。由圖1(a)可以看出:當MoO3負載量小于14%時,催化劑的晶相均相同,只有氧化鋁的信號峰;繼續增大MoO3負載量,則在23.4°和27.4°處開始出現MoO3晶體的衍射峰(JCPDS卡片號00-001-0706),在負載量較大的情況下,鉬組分在載體表面得不到均勻分散,團聚成MoO3晶粒。圖1(b)為NiO不同負載量催化劑的XRD圖譜,當NiO負載量大于4%時,樣品中出現MoO3晶型衍射峰。這可能是因為Ni通過與Al2O3作用,削弱了載體與Mo物種的相互作用,因此當Ni含量較大時,使得Mo在載體上得不到良好的分散。XRD分析結果表明,在本實驗條件下,當MoO3負載量低于14%、NiO負載量低于4%時,活性組分鎳和鉬在載體表面可以得到較好的分散。
表1是不同金屬負載量催化劑的BET表征結果。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金屬負載量的增加,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孔體積和孔徑的變化均不明顯。這可能是因為MoO3、NiO負載量的變化值較小,且總負載量高,沒有引起明顯的孔堵塞現象。

圖1 不同MoO3和NiO負載量催化劑的XRD圖譜◆—MoO3

表1 不同金屬負載量催化劑的織構性質
研究表明,助劑Ni對Mo物種的還原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與單金屬組分催化劑比較,NiMo催化劑對應的Mo物種還原溫度明顯降低。對不同金屬負載量的催化劑進行了H2-TPR表征,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a)可知,隨著MoO3負載量的增加,低溫還原峰向高溫方向移動,且還原峰的面積增大。這是因為催化劑中的MoO3負載量逐漸增加,Mo物種總量增加使還原峰面積變大,而當負載量大于14%時,有較大的MoO3晶粒生成,使得還原溫度升高。NiO不同負載量的催化劑H2-TPR表征結果見圖2(b)。由圖2(b)可以看出,當Mo含量一定時,隨著Ni含量的增加,Mo物種的還原溫度先降低后升高。這可能是因為適量的Ni可以通過與載體作用削弱載體與Mo物種的相互作用,Mo還原溫度降低;而根據XRD表征結果,過高的NiO負載量會使載體表面產生較大的MoO3晶粒,因此,使得還原溫度稍增加。

圖2 MoO3和NiO不同負載量的催化劑的TPR曲線

根據以前的研究成果[17],對已建立的HDS轉化率與載體性質的定量關系模型進行改進和完善。首先,將其中的載體性質指數替換成催化劑性質指數,即可得到催化劑的HDS轉化率與催化劑性質的關系模型。但是,當催化劑性質在較大范圍內變化時,可能存在使轉化率取得最大值的性質最佳值。在這種情況下,超幾何平均中的平均權重不再是常量,而是隨著催化劑的性質而變化。原模型中,載體性質對催化劑活性只是單向影響,在此需要對平均權重進行修正和完善,原來的超幾何平均變成動態超幾何平均,可表示為:
αj=αj0+αj1Yj
(1)
于是,得到催化劑模型如下:
(2)
式中,Yj為催化劑各性質參數;αj為Yj的動態平均權重,反映Yj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程度;XM為HDS轉化率;αj0為當Yj較小時的動態超幾何平均權重;αj1為動態超幾何平均權重隨Yj的變化敏感度;A0與反應條件等因素有關,當反應條件固定時,A0為常量。
本研究主要對HDS催化劑NiO負載量(記為N,其相對量記為Nr)、MoO3負載量(記為M,其相對量記為Mr)和MoS2晶簇表面有效Mo原子分散度(記為f,其相對量記為fr)3個變量進行研究,此外,由于Mo分散度變化范圍較小,可以認為其對活性的影響是單向的。根據式(2)可得HDS轉化率與催化劑各個性質的定量模型為:
(3)
為了方便計算,將式(3)取對數,得到:
ln[-ln(1-XM)]=lnA0+(αN0+αN1Nr)lnNr+(αM0+αM1Mr)lnMr+αf0lnfr
(4)
式中:αN0為當Nr較小時的動態超幾何平均權重;αN1為動態超幾何平均權重隨Nr的變化敏感度;αM0為當Mr較小時的動態超幾何平均權重;αM1為動態超幾何平均權重隨Mr的變化敏感度;αf0為當fr較小時的動態超幾何平均權重。
表3列出了不同金屬負載量催化劑的性質變量相對數據和二苯并噻吩 HDS轉化率。根據式(4),運用Matlab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計算擬合得到模型相關參數,如表4所示。由表3和表4可知:擬合的平均相對偏差ARD僅為1.13%,計算所得HDS轉化率(Xexp)與實驗測得的轉化率(Xcal)很接近,說明修正后的模型應用于定量描述催化劑性質與催化活性的關系時,擬合度很高;將表4中擬合數據獲得的各個參數代入式(3),得到金屬負載量及Mo的分散度與HDS轉化率的具體方程為:

(5)

表3 催化劑相關性質變量和二苯并噻吩HDS轉化率

表4 模型計算參數
根據式(1),結合表3和表4中相關數據可計算得Mr為0.75,Nr為0.60;Nr由0.20增加至1.0時,對應的Nr權重絕對值|αN|,Mr由0.5增加至1.0時,Mr權重絕對值|αM|,其結果列于表3。從表3可知,整體而言,|αM|<|αN|,所以NiO負載量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較MoO3負載量更顯著。此外,αf0>0,顯示MoS2晶簇表面有效Mo原子分散度對催化劑的活性具有正面影響,即越大越好。
由式(5)可知,HDS轉化率同時受到NiO 和MoO3負載量的共同影響。為了獲得最佳HDS活性所對應的某一金屬含量區間范圍,可以通過固定其中一種金屬含量來研究另一金屬的最佳負載量區間。
首先,以獲得最佳NiO負載量為例,固定MoO3負載量為12%(相對值為0.75),根據式(5),所得轉化率的方程可變為:
(6)
此時,根據方程(6)可得NiO負載量及分散度與轉化率的關系三維立體圖,如圖3所示。

圖3 NiO負載量及分散度與轉化率的關系
從圖3可以看出:二苯并噻吩HDS的轉化率隨NiO負載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表明金屬負載量具有最佳的區間值;MoO3含量一定時,NiO最佳負載量為3%~4%。另外,在相同金屬負載量的情況下,轉化率隨著分散度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地,可用同樣的模式分析MoO3負載量對轉化率XM的影響規律,獲得最佳HDS活性所對應的MoO3負載量區間范圍。固定NiO負載量為3%,根據式(5),所得轉化率的方程為:
(7)
NiMo/Al2O3催化劑的MoO3負載量及分散度與轉化率的關系三維立體圖如圖4所示。從圖4可以看出,MoO3負載量對HDS活性的影響規律與NiO相似,其MoO3負載量達到12%以后,轉化率趨于平緩,含量繼續增加,HDS轉化率下降。其中,MoO3的最佳負載量為12%~ 14%。

圖4 MoO3負載量及分散度與轉化率的關系
金屬負載量會影響金屬在載體上的分散性、還原性和活性相的分散度,從而影響HDS催化性能。通過對已提出的載體性質與HDS轉化率的數學模型進行修正和完善后,可應用于存在性質最佳值的情況。建立了金屬負載量及活性MoS2晶簇表面有效Mo原子的分散度與HDS轉化率的關系模型。通過模型分析,可以定量地反映催化劑性質變量對HDS反應轉化率的影響規律。實驗范圍內,NiO的最佳負載量為3%~4%,MoO3的最佳負載量為12% ~14%,Mo原子分散度對催化劑的活性具有正面影響。其中,NiO負載量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較MoO3負載量更顯著。
[1] Rashidi F,Sasaki T,Rashidi A M,et al. Ultradeep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diesel fuels using highly efficient nanoalumina-supported catalysts:Impact of support,phosphorus,and/or boron on th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activity [J]. J Catal,2013,299:321-335
[2] Hao Liang,Xiong Guang,Liu Liping,et al. Preparation of highly dispersed 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16,37(3):412-419
[3] Afanasiev P,Bezverkhyy I. Ternary transition metals sulfides in hydrotreating catalysis [J]. 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2007,322:129-141
[4] Usman K,Kubota T,Hiromitsu I,et al. Effect of boron addition on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Co-Mo/Al2O3catalysts [J]. J Catal,2007,247(1):78-85
[5] 王洋,王鼎聰. 活性金屬浸漬方式對渣油加氫催化劑金屬分散態的影響[J]. 石油煉制與化工,2013,44(8):8-12
[6] Guo Rong,Shen Benxian,Fang Xiangchen,et al.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tructure of active phase and HDS performance of sulfided Ni-Mo catalysts:Effect of metal loading [J].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2014,16(2):12-19
[7] Kumaran G M,Garg S,Soni K,et al. Effect of Al-SBA-15 support on catalytic functionalities of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Ⅱ. Effect of variation of molybdenum and promoter contents on catalytic functionalities [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07,46(14):4485-4496
[8] Garg S,Soni K,Prasad V V D N,et al. Effect of method of preparation on hydrodesulphurization activity of Co- or Ni-promoted MoS2/SBA-15 catalysts [J]. Journal of Chemical Sciences,2014,126(2):437-444
[9] Veen J A R V,Colijn H A. On the formation of type I and type Ⅱ NiMoS phases in NiMo/Al2O3hydrotreating catalysts and its catalytic implications [J].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1993,35(1/2):137-157
[10] Hensen E J M,Beer V H J D,Veen J A R V,et al. A refinement on the notion of type Ⅰ and Ⅱ(Co)MoS phases in hydrotreating catalysts [J]. Catalysis Letters,2002,84(1):59-67
[11] Kibsgaard J,Tuxen A,Knudsen K G,et al. Comparative atomic-scale analysis of promotional effects by late 3d-transition metals in MoS2hydrotreating catalysts [J]. J Catal,2010,272(2):195-203
[12] 王永剛,張海永,張培忠,等. NiW/γ-Al2O3催化劑的低溫煤焦油加氫性能研究[J]. 燃料化學學報,2012,40(12):1492-1497
[13] Garg S,Soni K,Prabhu T A,et al. Effect of ordered mesoporous Zr/SBA-15 support on catalytic functionalities of hydrotreating catalysts:2. Variation of molybdenum and promoter loadings [J]. Catalysis Today,2016,261:128-136
[14] Luo Guohua, Wang Yanli, Sun Daming, et al. Effect of preparation process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hydrogenation performance of Raney-Ni/Al2O3catalyst[J].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2017, 19(2): 14-20
[15] Zuo Donghua,Li Dadong,Nie Hong,et al. Acid-base properties of NiW/Al2O3sulfided catalysts:Relationship with hydrogenation,isomerization and hydrodesulfurization reactions [J].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2004,211(1/2):179-189
[16] Fan Yu,Xiao Han,Shi Gang,et al. Citric acid-assisted hydrothermal method for preparing NiW/USY-Al2O3ultradeep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s [J]. J Catal,2011,279(1):27-35
[17] Liu Xiuna,Jiang Shaoyang,Lai Weikun,et al.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model between support properties and dibenzothiophene hydrodesulfurization conversion over NiMo/Al2O3[J]. Reaction Kinetics Mechanisms & Catalysis,2017,121(2):673-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