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獨立報》1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禁止老賴在國內旅行中國人正積極通過貸款來增加消費,這也造成逾期不還者數量增加。為對付這種老賴,有關機構采用黑名單的方法,被列入名單者會被剝奪許多公共權利,比如禁購在國內旅行的火車票或機票,不能貸款或擔任領導職務等。據稱,到去年底中國有近1000萬人被列入黑名單。
西方媒體報道稱,當前中國小額信貸空前繁榮,但對信貸機構的有效監管還不夠,造成一些人無法按高利率償還貸款,從而導致老賴數量增加。根據統計數據,目前約有1450億美元的類似貸款未償還。
中國限制老賴的措施與計劃推出的公民評估體系相似。卡內基莫斯科中心專家列奧尼德·科夫奇稱,目前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只在少數幾個城市以試點方式運作。
對于老賴,俄羅斯采取限制出國的措施,但并沒取得顯著效果,賴賬人數仍在增加,目前在700萬到2000萬之間。其中很多人因收入低無力償還貸款,最終這些債務只能注銷。去年俄注銷此類債務金額達1萬億盧布。有俄專家稱,在俄采用中國那種革命式對付老賴的措施可能性不太大。限制其貸款結果也會適得其反。但“俄羅斯支柱”中小企業全俄社會組織副主席巴維爾·西加爾認為,原則上說,中國采取的措施是完全正確的,“特別是對那些蓄意的老賴,處罰應當更加嚴厲。”▲
(作者奧利加·索羅維耶娃,柳玉鵬譯)
環球時報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