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雄
閱文集團上市拉開了中國數字文娛產業黃金時代的大幕。吃飽了飯的中國人民,比任何時候部渴望優質的精神消費。而移動互聯網舉世無雙的滲透率,互聯網原住民一代的付費意識,影視產業僅次于美國的規模,都讓網絡文學閱讀、IP孵化和開發成了新的金礦。
創業艱難百戰多。
2013年,當吳文輝率起點中文網核心團隊從盛大文學出走那個著名的事件之后,誰也沒想到.僅僅4年后他就站在了港交所敲響了閱文集團IPO的鐘聲。這一刻,是近500億港幣的上市估值,超出募資金額620多倍的狂熱認購,上市當天市值一度逼近1000億!令所有觀察家跌破眼鏡,也讓每一個內容創業的人熱血沸騰。
在我看來,閱文集團上市拉開了中國數字文娛產業黃金時代的大幕。吃飽了飯的中國人民,比任何時候都渴望優質的精神消費。而移動互聯網舉世無雙的滲透率,互聯網原住民一代的付費意識,影視產業僅次于美國的規模,都讓網絡文學閱讀、lP孵化和開發成了新的金礦。
而這一切,都與這個叫吳文輝的北大理工男息息相關。作為互聯網老兵,我甚至認為,業內人稱“網絡文學教父”的吳文輝只手開創了網絡文學付費的模式!能做到獨立開創一種商業模式的企業家,放眼中國互聯網,大概只有5個人。
網文+騰訊的雙重紅利
閱文集團成立于2015年3月,由騰訊文學與原盛大文學整合而成,是引領行業的正版數字閱讀平臺和文學lP培育平臺,閱文集團旗下擁有中文數字閱讀強大的內容品牌矩陣。
前天(11月7日),閱文集團公布發行價為55港元,按此計算市值498.53億港元。共收到超額認購625.95倍,初步凍資額約5200億港元,成為不折不扣的“網絡文學第一股”。當日閱文集團正式上市交易后,開盤即大漲60%,20分鐘內股價突破100港元大關。盤中一度逼近1000億港元市值,最后收盤102.4港元,漲幅86.18%。這充分反映了投資者對閱文集團的看好。
一般地,中國文學市場分為三部分:網絡文學、電子書、紙質圖書,收入規模也由297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403億元,預計2017年將達到591億元。其中,網絡文學市場規模46億元,占中國文學市場的11.4%。變現方面,網絡文學主要涉及行業包括電影、電視劇、網絡劇、網絡游戲和動畫。上述5個行業于2016年的總市場規模為4698億元,預計2016年-2020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5.5%。
閱文集團招股書顯示,按在線閱讀收入計的五大網絡文學公司為閱文集團、掌閱、中文在線、百度文學及阿里文學,市場份額分別為43.2%、14.9%、6.6%、1.8%及1.4%。也就是說,僅閱文集團和掌閱科技的市場份額就高達58.1%。截至2017年6月底,閱文已擁有1.918億人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和1150萬人的平均月付費用戶。2016年全年,閱文集團實現盈利o.3億元,到今年上半年盈利規模已達到2.13億元。
必須提及的是,穩坐中國互聯網頭把交椅多年的“港股王”騰訊對閱文集團的紅利。2015年3月閱文集團成立時,騰訊通過全資附屬公司間接控制公司61.95%股權。閱文集團的產品中,QQ閱讀作為旗艦產品,是統一的移動內容匯總地和分發平臺,同時QQ瀏覽器、騰訊新聞、微信讀書,閱文集團都有專用和直接的分發途徑。
在騰訊QQ、微信分別雄踞中國Pc、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入口級產品背景下,這個紅利的發力只會越來越大。
閱文戰略卡位中國數字文娛產業
當然,除了騰訊加持的因素之外,最主要還是閱文集團成功地戰略卡位了中國數字文娛產業。
在2015年騰訊整合成立了閱文集團之后,阿里巴巴后腳就召開了“阿里文學戰略發布會”。百度則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百度文學,在一系列并購之后也擺開了架勢。各位看官發現沒有?三巨頭全部用集團品牌來命名“XX文學”。
BAT在網絡文學市場爭的是什么?誰能勝出?為什么?因為繼游戲、搜索、電商、O2O之后,行業公認,數字文化娛樂正在成為最重要的互聯網核心業務之一。這個潛力,是萬億級別的。與此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稀缺、獲客成本昂貴,網絡文學自帶流量,而且IP開發潛力大,成了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2015年初,騰訊集團董事長馬化騰提到的未來十年戰略定位一直被業界津津樂道:“騰訊只做連接器和內容”。這句話高度概括了騰訊的方向和要做的事情。事實上BAT在網絡文學的布局,也基本就是圍繞這兩件事。
其實,無論是閱文集團、阿里文學還是百度文學,其組合都是內容+渠道。閱文集團是包括起點中文網在內的多家文學網站,加上QQ閱讀;阿里文學是書旗小說、UC移動端,及與新浪閱讀和塔讀深度合作;百度文學是縱橫中文網和熊貓閱讀、百度書城。
兩年之前,我就撰文預言:《BAT決戰文學搶內容,我認為騰訊最后贏》。兩年之后,騰訊系的閱文成功上市,阿里巴巴則一直在猛追,甚至專門整合成立了大文娛板塊,把優酷、大麥等一股腦兒裝了進去。百度文學則看起來似乎很久沒有聲音了。
上市是最好的公關。現在閱文成功上市,不但打開了融資通道,更具有良好的品牌效應。可以說戰略卡位了中國數字文娛產業,騰訊系一旦領先,除非發生劇變,優勢很難動搖。
傳統娛樂和數字娛樂的邊界正在消失
報告顯示.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2017年預計將在2016年45.7億元的基礎上增加到63.3億元,至2020年增長到134.1億元。這還僅僅只是純閱讀市場的規模,并未計算更大潛力的IP開發市場。
而更大的看點在于,基于網文的lP改編市場釋放出更大能量。數據顯示,2016年包括網絡文學IP衍生的電影、電視劇、網絡劇、網絡游戲及動畫等5個行業的市場總規模為4698億元,預計2016年至2020年繼續以15.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0年網絡文學lP市場規模將會達到8361億元。
更重要的一個新變化是,在中國,傳統娛樂和數字娛樂的邊界正在消失。前百度高級副總裁李明遠在和我交流時就認為,“互聯網的黃金時代過去了,但我覺得內容創意,就是文化創意、內容產業,互聯網推動創作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
譬如說,以往玩綜藝,湖南臺傲視群雄,但愛奇藝就可以自己做一個《中國有嘻哈》,優酷就可以投拍一個火爆的電視劇,而根據網絡文學開發的《三生三世》更是火爆全國。這意味著,產業正在進行深刻的跨界。
互聯網其實過去結合過很多行業,但是娛樂行業深刻的變革才剛剛開始,以前互聯網的娛樂跟傳統的主流娛樂是兩個世界。但現在互聯網的娛樂,正在不斷影響著主流娛樂,所謂“倒逼”。在這個大趨勢下,誰擁有最強大的IP孵化和開發平臺,誰才能吃到最肥的肉。
那么,閱文集團的想象空間其實才剛剛打開,隨著像閱文這樣的領頭羊的高速成長,無論是網文、國漫、網大,還是對IP生態的全面賦能,開拓的是萬億級的市場,夯實的是中國數字文化娛樂產業的根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