佀玲玲
【摘要】目的 評估痛風性關節炎中應用正清風痛寧片與非布司他聯合治療的臨床療效與作用機制。
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接收的54例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納入研究,其中對照組27例,應用雪山金羅漢止痛涂膜劑治療。觀察組27例,聯合應用正清風痛寧片與非布司他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中有15例患者達到治愈標準、9例顯效、2例有效、1例無效,臨床療效96.30%;對照組中,治愈、顯效、有效分別有10例、7例、4例,臨床療效77.78%,6例無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治療中,建議聯合應用正清風痛寧片和非布司他。
【關鍵詞】痛風性關節炎;正清風痛寧片;非布司他;臨床療效;作用機制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1..01
痛風性關節炎主要是因軟骨、滑囊、骨質以及關節囊等阻滯內沉淀了尿酸鹽,從而引導的炎癥[1]。鑒于痛風性關節炎的特點,我科采用正清風痛寧片和非布司他聯合治療,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54例患者均符合《原發性痛風診斷和治療指南》中提到的相關標準[2],伴有關節活動受限、局部壓痛、紅腫等癥狀;最近1個月內沒有應用藥物治療,最近6個月內未使用激素類藥物。排除凝血功能異常、內分泌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對研究藥物過敏、晚期關節炎患者。觀察組27例,男26例、女1例;年齡34~62歲,平均(57.36±4.28)歲;病程6~39 h,平均(24.03±2.15)h;發病部位:3例膝關節、4例踝關節、7例手指關節、13例趾部跗骨關節。對照組27例,男25例、女2例;年齡33~65歲,平均(55.92±2.17)歲;病程4~37 h,平均(23.38±2.63)h;發病部位:4例膝關節、5例踝關節、6例手指關節、12例趾部跗骨關節。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2 方法
日常飲食中限制嘌呤的攝入量,肥胖超重的患者限制熱量的攝入。與此同時,對照組應用雪山金羅漢止痛涂膜劑(西藏諾迪康藥業生產;國藥準字Z20010095),直接涂抹在患處,3次/d。基于此,觀察組口服正清風痛寧片(湖南華納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64001)與非布司他片(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30058),前者劑量:3片/次,3次/d;后者80 mg/次,1次/d。所有患者連續治療14 d。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3%,對照組77.78%,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本研究中,觀察組、對照組的臨床療效分別為96.30%和7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用藥之所以效果更好,主要是因為正清風痛寧片含有青藤堿,能夠對環氧化酶2的活性進行選擇性抑制,最終抑制了白細胞介素-2受體的表達,促進了白細胞介素-6的表達,降低了白細胞介素-1β、白細胞介素-8mRNA水平,最終讓一氧化碳與腫瘤壞死因子-α的生成得到抑制。
綜上所述:聯合應用正清風痛寧片和非布司他片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療效理想,可作為一線用藥方案進行
推廣[3]。
參考文獻
[1] 劉 煒,葛曉敏,許軼群,等.雙能量CT處理技術對痛風性關節炎尿酸鹽結晶沉積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7,27(27):86-90.
[2] 黨萬太,周京國,謝文光,等.NLRP3炎性體在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炎癥反應中的機制研究[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4,30(3):373-377,382.
[3] 馬偉鳳,王 亮,張 妍,等.痛風性關節炎合并骨質疏松患者骨鈣素及Ⅰ型膠原交聯C-末端肽水平[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23):5916-5918.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