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娟娟
【摘要】目的 此次研究分析在腦梗塞患者治療中采用阿司匹林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腦梗塞患者80例進行分析,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單用阿司匹林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聯合治療,對比治療效果。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將其作為臨床療效的參照依據,從研究數據上分析,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較高,且差異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并將其作為遠期療效參照依據,從研究數據上分析,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較輕,,且差異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此次研究證明,在腦梗塞患者治療中采用阿司匹林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聯用治療臨床療效較好,且對患者神經功能具有改善作用,為有效治療方案。
【關鍵詞】阿司匹林;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腦梗塞;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1..02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Hydrogen Sulf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UI Juan-juan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Henan Zhengzhou 450002,China)
腦梗塞疾病從實質上分析是由于患者顱內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的患者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導致局部組織缺血壞死,也被稱之為缺血性腦卒中。該疾病在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中較為常見,從病理機制上分析,由于這類疾病患者血流動力學變化明顯,血管痙攣改變顯著,導致患者血液粘度增高,進而形成血栓。腦梗塞疾病屬于一種致殘率較高的疾病,如果沒有采用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嚴重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次研究特對本院80例腦梗塞疾病患者采用不同治療方案,探究阿司匹林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腦梗塞患者80例作為研究樣本。根據隨機的原則將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20~74歲,平均(48.1±1.4)歲。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21~73歲,平均(48.1±1.2)歲。在研究開始前,將所有患者病歷送入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后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從一般資料數據對比統計學數值上分析,對本次研究結果科學性不構成影響。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用阿司匹林治療,給予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浙江萬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2546983),劑量為0.1 g每次,口服,每天1次。
觀察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聯合治療,給予患者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賽諾菲藥業 國藥準字H16459832),劑量為75 mg每次,口服,每天1次。給予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浙江萬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2546983),劑量為0.1 g每次,口服,每天
1次。
1.3 觀察標準
①治療總有效率(痊愈:患者未發現相關癥狀,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90%以上;好轉: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減輕,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50~90%;無效:未達到以上治療效果,或者病情進一步進展。);②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以t值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以x2檢驗。當P<0.05時,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
意義。
2 結 果
2.1 治療總有效率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將其作為臨床療效的參照依據,從研究數據上分析,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較高,且差異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對比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并將其作為遠期療效參照依據,從研究數據上分析,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較輕,且差異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根據臨床研究得知,腦梗塞患者的發病率與其年齡有關,患者年齡越大其發病率越高,根據臨床經驗得知,正常人在45歲后腦梗塞的發病率顯著提高,并且男性患者的發病率高于女性患者。腦梗塞的發病部位一般都是大腦動脈、基底動脈等,在情緒激動時容易出現腦出血,大部分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波動較大,容易并發腦梗塞,在患者發病時臨床癥狀一般為嘔吐、疼痛、意識障礙等[1]。
在臨床治療中,從現代藥理學上分析,阿司匹林為環氧化酶抑制劑,在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中療效較好,從藥理作用上看,阿司匹林通過對乙酰化環氧化酶的活性進行抑制,從而阻斷花生四烯酸與活性位點的結合,對血小板的聚集也有著阻斷作用[2],但是如果患者大量服用阿司匹林會對其血管內皮細胞合成酶產生作用,進而影響抗血栓效果。氯吡格雷屬于一種受體抗結劑,可以對二磷酸腺苷與血小板受體相結合,相對于阿司匹林而言,還可以對血小板進行誘導聚集,進而與紅細胞膜相結合,對紅細胞的變形能力進行改善。兩種藥物聯用效果更為顯著[3]。
在本次研究中,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將其作為臨床療效的參照依據,從研究數據上分析,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較高,且差異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并將其作為遠期療效參照依據,從研究數據上分析,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較輕,,且差異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此次研究證明,在腦梗塞患者治療中采用阿司匹林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聯用治療臨床療效較好,且對患者神經功能具有改善作用,為有效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王亞娟.阿斯匹林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腦梗塞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8):1341-1342.
[2] 李樹森.阿斯匹林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腦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4):60.
[3] 張 波.探討阿斯匹林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腦梗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醫藥前沿,2016(4):54-55.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