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寶花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蒙醫醫院,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6000)
現在醫學中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或外力作用引起纖維環破裂,導致椎間盤的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而引起相應的臨床癥狀,是腰腿疼痛的常見病及多發病[1],本病好發于30~50歲,男性多于女性,臨床以腰4-5和腰5-骶1之間突出居多[2]。在蒙醫學中的“尼如乃胡英”病,屬蒙醫“白脈病”范疇[3],機體由到外界不良因素,比如過度勞累、外傷、或久處潮濕之處,受風寒等誘因導致是三根平衡遭到破壞,病血與“協日烏素”集聚于腰椎關節、周圍組織、肌筋膜等處,導致“白脈”功能受阻引起的腰腿痛、下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難等“白脈”支配區域的運動、感覺障礙性疾病[4-5]。是一種比較難治的疾病,病程長,痛苦大[6]。本人在2013~2017年之間對來我院就診的8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以蒙醫溫針療法結合口服蒙藥治療,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
1.1 一般材料 選擇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80例,住院及門診患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齡25歲~65歲、平均年齡38歲,病程3月~13年、平均病程2年。
1.2 診斷標準 參照根據2007年內蒙古衛生廳發布《蒙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①所有病例均需要經腰椎間盤CT掃描或腰椎MRI掃描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②在接受本方法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方法;③自愿參與本治療辦法,并簽定“知情同意書”者。
1.4 排除標準 患者年齡高,且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者,肝功、腎功能障礙等患者,CT或MRI檢查為明顯手術適應癥、強直性脊柱炎均排除標準。
2.1 治療原則 調理體素,受行氣血、燥黃水、改善白脈功能、舒筋緩僵等對癥治療。
2.2 蒙藥療法 阿嘎如三十五味、保命丹、嘎日迪十一味丸、銀水十八味、那如三味丸、驢血二十五味丸、珍寶丸、嘎日迪十三味丸、那仁滿都拉散、鉤藤十五味丸、薩嘎日嘎日迪等蒙藥,根據患者病情酌情選用。
2.3 溫針療法 患者取健側臥位,取下肢白脈行走的色古金穴、阿是穴及古雅穴等,使用75%酒精常規消毒,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選擇不同的銀針。于針柄上懸一長灸柱(約長1cm)并點燃,溫度以患者耐受度為準,待灸柱充分燃燒完畢,如此反復操作1~3次,待針溫冷卻后拔出,每次留針30min,隔日治療1次。部分患者在溫針治療時會因灼燒而皮膚起泡,此時需將水泡刺破,采用碘酊消毒后以無菌紗布包扎,避免與水接觸。14天為1個療程。
參照根據2007年內蒙古衛生廳發布《蒙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標準:①臨床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積分減少≥95%。②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積分減少≥70%且<95%。③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積分減少≥30%且<70%。④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積分減少不足30%。
療程最短者是1個療程、最長者3個療程,平均2個療程。80例患者中臨床痊愈46例、占58%,顯效18例、占22.5%,有效13例、占16.3%,無效3例、占3.8%。遠期隨訪50例,愈后的到今均未復發。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的病,人們的生活節奏也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加重,導致得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人也越來越多。西醫治療方式主要以藥物和手術為主,但藥物治療存在不良反應,手術創傷較大且存在一定風險[7]。而蒙醫溫針結合口服蒙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顯著,可積極控制癥狀、緩解病情,尤其是副作用小,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廣。
[1]尹心紅,王慧榮,王志敏,等.階段轉變模型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06):658-660.
[2]麗華.蒙醫推拿配合茶酒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50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4,20(02):2-3.
[3]喬美,包金龍,彩虹.蒙醫溫針療法結合口服蒙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20例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7):227.
[4]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蒙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31-133.
[5]博·阿古拉.蒙醫傳統療術學[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53-155.
[6]何福龍,李艷飛.淺談如何正確應用蒙醫傳統溫針療法[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2,18(04):39-40.
[7]郭闖,李艷秋,李芳,等.中藥熏蒸結合離子導入治療護理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15,30(0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