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改利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大數據對茶企業管理決策的影響探究
鄔改利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企業制定重要決策之前,首先應詳細分析行業趨勢、市場特點、競爭對手和顧客群體。參照以往采取的方式,決策制定將耗費企業大量時間和精力,然而最終無法提供準確性較高的決策。伴隨互聯網逐步滲透到各行各業,大數據時代為企業制造新的機遇和挑戰,豐富了企業制定決策的信息,并且提供更多的決策技術,保障企業戰略發生根本改變,使決策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全面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實力。茶企屬于傳統行業企業,茶企的創新研發能力較弱,內部管理呈現較低水平,開發活動明顯不成熟,大多數茶企面臨紅海中激烈競爭的局面,想從價格方面或者服務方面占據領先優勢,然而最終在這兩方面的競爭趨勢下市場逐步呈現出混亂局面,企業運營也更加艱難,面對此種狀況,應用大數據能夠有效打破瓶頸,促進茶企的健康發展。
大數據;茶企業;企業管理;管理決策;影響
大數據通常代表著大規模的數據資料,應采取專業性軟件將這些數據資料進行深入性剖析,以此來作為企業制定經營決策的重要參照。麥肯錫咨詢公司認為,大數據是全面收集各方面數據信息,以及數據信息的儲存、提取、辦理、分析等,其對象的長度對比典范數據庫軟件的數據調集要長得多[1]。GartnerGroup公司指出,大數據必須是在采取新型模式的基礎上,對海量信息、種類繁多的信息以及高增長率信息進行決策、分析、洞察、流程優化的技能。
1.2.1 數量龐大。大數據在此方面的優勢并非僅僅數據資料數量的激增,而是在時代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數據呈現出數倍增長的狀態。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量從傳統的以GB、TB為單位逐步發展至以EB、ZB為單位進行計算。大數據的數量龐大能夠為企業在制定決策時帶來堅實的數據資料基礎。
1.2.2 形式更加多樣。傳統數據通常是字母、數字信息,然而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并非僅包含以往的那些內容,更涵蓋了文字、視頻、語音、圖片等各方面資料。不僅“數據”的內容得到了擴充,數據處理方式也較之以往有很大改變,傳統數據處理方法與大數據時代對于“數據”的處理有明顯的區別,應在先進技術的幫助下,呈現出高于以往數據處理的質量以及效率。
1.2.3 數據的價值密度呈現較低水平。大數據時代呈現出較快的數據產生速度,帶來龐大的數據量,然而數據有效性呈現降低的效果,怎樣將無效數據信息剔除,使得數據純度提升是大數據時代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2]。此外,大數據時代要求更快的數據處理速度,面臨本身數據量的龐大,加之數據增長速度的加快,這些都對于數據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據處理應達到又快、又準確的目標。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推動了數據處理速度的加快,也進一步提升了數據處理質量。
茶業在我國具有千年的歷史,屬于傳統型行業,茶業本身具備傳統特點,其傳統性一方面體現在產品品質方面,另一方面體現在產品外包裝的設計方面。舉例來說,普洱茶是云南有名的茶葉產品,普洱茶的包裝以傳統的七子餅方式為主要特點,要求知名山頭出產的茶葉品質,具備降三高的效果,同時具備較高的貯藏價值,這些特點都呈現出對傳統文化的闡釋。伴隨普洱茶的流行,茶企也隨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一些喜愛傳統文化的茶產品客戶以及對普洱茶產品較為看好的生意人開始嘗試普洱茶生產和經營,然而不考慮入行標準的高低,必須承認進入茶業企業的人數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任何一個行業發展過程中從業人員數量的提升并非決定了企業經營發展狀況的良性態勢[3]。一些企業被行業內條框限制,針對于消費者的需要選擇生產何種產品,很多企業針對于購買方式、價格、產品體驗以及包裝設計方面探索新方式,然而所有茶企都面臨愈加白熱化的市場競爭趨勢。總的看來,當前茶企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尚未能夠清晰的把握市場規律,并不能以市場為主導開展生產和銷售工作,因此并不能引導市場趨勢。合理的應用大數據能夠為該行業帶來新的機遇,茶企中的一些先行者應利用大數據,采取科學的方式主動探析市場趨勢,并結合企業自身的有效管理,提升企業綜合實力。
決策者能夠為企業指明具體發展方向,決策者的身份極為特殊,決策者是企業發言人,同時兼任企業聯絡員、企業資源整合者以及企業資源分配者等多重身份,大型企業中擁有較為詳細的管理制度和決策機構,然而作出決定的只有決策者,例如,中國平安集團馬明哲倡導“綜合金融”理念,京東的劉強東推出“智能冰箱”概念,海底撈的張勇要求“以服務贏天下”,因此不難看出企業最高決策者在產品和服務方面的決策都具備核心主導影響力,企業最高決策者對于企業的影響力不可忽視。大型企業以及小型企業都遵守這條規律,舉例來說,普洱茶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將是整個行業中的行業獨裁者,因此呈現出小企業在茶行業中引領整個市場的現實狀況,一些決策主體是行業中的專業人士,面臨多種頭銜能夠對該產品特點進行正確把握,然而企業內部管理水平較弱;一些決策主體在管理方面水平較高,然而并不精通技術,導致行業發展受限;不排除少量企業決策主體具備專業性和管理能力,然而這類企業的進一步全面發展將遭遇瓶頸。這一行業門檻不高,僅僅投入萬元就能成立小型茶企。然而大企業的決策者具備科學性的戰略眼光,同時經歷了多年商海實戰,并不能保證決策的全面正確,因此門檻很低的小型普洱茶企業做出的決策正確率也不會太高。大數據為茶業提供新的機遇和視角,很多決策者通過分析數據并且結合市場特點的方式來做出重要決策,這種方式推翻了以往一言堂的獨裁制度,員工以及供貨商都能參與到企業決策中來,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人們能夠輕易得到海量數據信息,通過分析數據信息為決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參照,能夠有效提升決策的準確率。
以往,企業制定決策之前開展風險分析評估工作,按照投入—產出比對回報率進行計算,風險偏好者根據計算結果會作出略微冒進的行為,然而從市場經驗來看,此種方式獲得成功的機會較少;風險中立性體現為企業在行業中呈現出不高不低的發展態勢,不是龍頭企業,也并非面臨被市場淘汰的趨勢,但是高回報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風險厭惡者通常在企業發展中拒絕變革,屬于行業中掙扎前行的企業,但是不能擺脫失敗的結果[4]。對市場抱有較高敏感性的企業,通常會認真跟蹤消費者消費情況,對消費者偏好進行記錄,通過定向推銷的方式于每年新茶上市期間向客戶做好推廣,這種方式有利于維護客戶忠誠度,積累了一批忠實客戶,然而客戶維護工作不僅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同時還需要大量人力,伴隨客戶更加了解茶葉知識,一般的客服并不能達到客戶需求,一些小企業老板親自擔任客服為客戶服務,這種情況下企業管理者的工作量增加,但同時限制了管理者的業務拓展。應用大數據能夠幫助普洱茶企業改善當前遭遇的問題,按照每年消費者消費趨勢特點,管理者能夠更加明確的掌握經營方向。數據統計表明,普洱茶消費群體逐步向年輕化特點發展,30-35歲客戶是普洱茶的主要消費群體,此種數據分析的方式能夠清晰呈現出產品市場定位。因此,數據能夠切實影響到企業決策。
大數據將對企業重塑企業文化產生重要作用。上文提到,鑒于普洱茶行業入門門檻不高,大多數企業決策組織重點突出集權的特點,決策制定之后從上到下進行傳達,基層員工只有執行權,沒有話語權和決策權。大數據徹底改變了這種狀況,企業中的管理者和普通員工手中都掌握大數據,決策組織應采取合適的方案開展分權決策,這種方式體現了企業從管理者到普通員工的全員參與決策。企業文化的作用是解決企業生存和發展中出現的任何問題,組織成員共享企業文化,并且能夠對企業基本理念表示認同。大益是普洱茶行業中著名企業,該企業倡導“茶為國飲、身心大益”的廣告語,這也是該企業對于茶文化的理解,然而在時代發展過程中大數據的作用不可忽視,茶企面臨產品要求的變化、消費群體的改變,意識到行業變化無所不在[5]。雨林是新晉企業,該企業的理念是“真正古樹,傳統手工”,這從加工工藝和品質方面進行重點強調。煮泉閣是全國十佳特色茶館,該茶館以“讓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作為其經營理念,希望年輕消費群體成為其客戶。大數據對于企業文化的改變是潤物無聲的逐步滲透,上述幾個示例中展現了大數據對企業文化的影響。
以往,普洱茶企業在制定管理決策時重點分析行業信息,主要包括加工工藝以及熱點茶區等內容,然而大數據將這種狀況予以改變,大數據帶來的海量數據量能夠為決策者給予更多的信息參照,讓管理者制定決策參照的信息更加廣泛。例如,我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全世界各國代表面前給予普洱茶很高贊譽,面臨2017年云南旅游業遇冷,黑茶采取創新營銷方式都對普洱茶管理決策的制定產生重要影響。企業的信息不僅僅突出數量大,更應注意涉及面的擴展,企業應主張數據收集、收據整理、數據分析工作,充分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成為企業重要的數據資產。
面對愈加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大數據能夠為企業帶來準確的市場環境動態信息,讓企業掌握競爭對手發展趨勢。然而作為傳統行業的普洱茶行業,在保持傳統特點的基礎上應合理利用大數據,實現決策可操作性的提升。面對海量信息,企業將無從下手,對信息采取快速的篩選和甄別極為重要,這就要求和專業團隊合作或者采用大數據。“互聯網+普洱茶”體現出傳統行業和新興工具的整合,然而傳統行業應繼續弘揚優秀傳統,在工藝、質量方面體現匠心精神,只有具備傳統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大數據的使用,才能為該行業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1]冉潔心.大數據對企業管理決策的影響[J].納稅,2017(27):75-75.
[2]吳玉鳳.大數據時代提高企業管理決策水平的策略探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6):47-47.
[3]時志剛.大數據對企業管理決策的影響探究 [J].廣東蠶業,2017(3):95-95.
[4]張純,袁雅思,劉斌.大數據對企業管理決策影響的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7(27):296-296.
[5]袁庭婷.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模式創新思考[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8):84-84.
鄔改利(1973-),女,內蒙古自治區達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