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冰,徐超靜
(三亞學院財經學院,海南三亞 572022)
茶出口國際貿易風險規避對策研究
孫 冰,徐超靜
(三亞學院財經學院,海南三亞 572022)
近幾年,我國茶出口快速發展,在我們總出口貿易中占著重要地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由于茶出口結構單一、茶質量有待提升和貿易壁壘日益苛刻等原因,導致茶產品出口面臨巨大的風險。作為我國際貿易的重要物資,茶出口的風險問題必須得到有效規避,如此才能保證我國茶和其他商品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中去,以此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并提高我國國際地位。農茶產品出口過程中存在許多突出矛盾,要進一步完善茶出口體制,同時提高農產品出口質量,致力于科學規避風險。
茶出口;國際貿易;風險規避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對外貿易形勢明顯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國際貿易頻繁,推動了我國經濟發展。但由于貿易壁壘和我國產品自身問題,我國出口產品仍有很大的挑戰,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內,我們應該遵守規則,同時學會科學規避風險。同時,面對公平競爭的國際貿易環境,我們應該提升自身產品質量,以此吸引國外目光,從而更好地降低風險。我國的茶葉邁出國門,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中去,但是在出口過程中,卻存在很多風險。我們需要分析目前國內外茶市場的狀況,對存在的風險作出詳細評估并找到規避風險的對策。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推崇茶文化,隨著我國與其他國家的頻繁交流,茶文化走出了國門,相應的茶出口也越來越頻繁。茶從中國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世界認可的重要產品之一,世界各地的人們對茶都有著很大的需求量,我國作為茶的生產國,許多時候還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茶出口在我們對外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某種程度上來說,茶葉出口也帶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1]。據有關數據分析,在我國對外出口的許多茶葉中,尤其綠茶、鐵觀音、龍井茶這三種茶的出口量最大。
雖然我國已經加入了WTO,但實際上對外貿易中貿易壁壘依然存在。由于我國茶葉出口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而且茶的質量還有待提高,還需要健全茶葉出口體系,所以依然面臨著巨大壓力。
我國對外出口的農產品以茶葉為主,茶產品結構單一,所以無法形成產業鏈,導致無法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茶產品出口結構單一會慢慢壓縮市場,很多本來有需求的客戶會慢慢厭倦單一的模式而去選擇其他產品,這對我國國際貿易來說是一個嚴重的隱患。對此,應該在出口茶葉的同時將我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同步輸出,用茶文化來感染客戶,引導需求量的正常發展。另外,產品結構單一的一個原因是出口的茶產品缺乏自主品牌意識,出口的茶種類雖多,但是沒有一個穩定的品牌,導致缺乏品牌效應的結構性和吸引力。茶產品結構的單一性嚴重削弱了我國茶產品出口競爭力,同時也加重了對外貿易的風險。
我國大規模種植茶葉帶來了許多不良影響,比如有的茶農和茶葉商人為了提高茶葉的生產率,不適當的使用農藥。農藥的超標會嚴重降低我國的茶葉質量。應該嚴格把關,對出口茶葉進行質量檢測。
茶葉質量不合格,顧客很快就會發現,如果長此以往,會降低顧客對我國出口茶產品的信任度,他們會放棄購買。為此我國會損失很大茶產品運輸過程中產生的費用、關稅、保險費等。
完善茶葉出口體制是很有必要的,應建立相關制度。在我國茶葉生產區必須進行嚴格的衛生檢查和質量檢測,使茶葉的生長、產品品質符合衛生標準。應加強茶葉產品基地建設。
在茶葉進行技術加工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完善的體制監督,經常出現茶制品包裝不均勻現象,應設立一定的包裝標準[2]。對此,員工健全監管體制,設立專門的部門對這種現象嚴加監管,包裝茶葉的生產質量同時,必須嚴格控制茶葉生產和加工的各個流程在體制標準內對每個部分的茶葉進行檢測。
由于出口稅、匯率和保險費等因素的存在,茶產品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售價各不相同,這導致許多外國商人對茶葉價格有所誤解。所以,我們出口茶葉的價格還有待科學化。
豐富茶葉產品,科學合理地調整產品結構,改進商業出口產品的評估標準。茶產品是一個市場潛力巨大的出口加工產品,應該利用這一優勢,充分發揮茶葉企業的自主性,對產業鏈進改造,提高產品附加值。
當然,改進產品結構的第一步不是從產品下手,而是提高管理質量,產品的結構是由管理層決策得出的,因此必須加大管理的投入。通過改善產品結構,產品會多樣化且富有吸引了,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國外顧客,茶產品的市場也會相應擴大。
提升茶葉質量的第一步是制定相關質量標準,第二步是提倡綠色文化并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茶農自主種植符合標準的無污染物添加的茶產品,第三步則是有關部門要繼續完善茶葉產品的監督。茶葉的質量由這三部分組成,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需要定期檢查茶葉生產基地和茶廠,而且要認真檢查,不放過一個死角,其中重點檢查環境是否符合健康安全標準。除此以外,還要定期檢查茶葉產品,對茶葉質量負責,防止茶葉質量差。檢查部門是為茶葉的質量作出了保障的重要部門,應加強此部門的建設工作,保證工作質量。對于茶葉質量檢查工作,需要認真實施,以此降低出口風險。
保證茶葉質量,茶農還需要合理使用農藥,保證茶葉中沒有農藥殘留,要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出口產品質量標準。出口產品的檢測標準非常嚴格,尤其是某些發達國家對茶產品比較挑剔,所以我們必須提前做好防御措施,在出口前必須將茶葉產品進行徹底的檢測,以防止茶葉在運輸過程中出現閃失。
3.3.1 茶農方面
茶農必須嚴格按照認證機構的要求對茶葉進行種植和管理。茶農在種植、加工、倉儲、運輸到茶葉出口的過程中必須遵守行業標準,在提高茶葉質量的同時注重相關條例,在制度范圍內打造有機茶品牌,以此提高自己茶葉產品的競爭力。
3.3.2 茶企方面
對于茶葉企業來說,茶葉的工序固然重要,但管理水平也是不容忽視的。茶企要提高有機茶葉生產者的技術,同時注重對茶葉的鑒定和檢測,注重打造專業的茶文化品牌,其次,還要不斷提升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覆蓋于整個茶企的工作之中,管理水平針對的是基層員工和茶葉質量。
對在茶葉行業工作經驗豐富的職工,茶企應該給予嘉獎和表揚,鼓勵他們按質按量工作。另外,茶企需要對茶葉進行定期、嚴謹、規范、全面的檢測和培訓。讓員工了解有機茶的知識,同時注重顧客群體的感受,了解客戶的要求,并不斷接受新的培訓。
茶企還需要取得認證機構的認可,確保出口的茶葉產品符合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3]。茶葉生產企業要嚴格自律,不斷提升自我意識,還要遵循科學加工過程。茶企應該遠離高污染源和污染區,生產加工流程嚴格執行ISO和HACCP質量管理標準,同時注重生產車間的衛生事項,做好清潔工作。茶企只有做好以上事項,才能有效規避出口風險,才能與國外客戶建立長期愉快的合作關系。
茶葉出口價格不穩定,有時持續上漲有時有持續下跌,這樣的變化容易造成行業危機,不利于茶葉出口的進行。為了分散價格風險,需要合理避免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在匯率變動的同時及時調整茶葉出口價格。據調查,目前中國茶葉出口總體價格偏低,這和品牌意識有關,茶葉出口還沒有凝聚成為品牌力量,許多茶葉都是混散出口,并沒有嚴格按照茶葉的優良品質和獨特的特點進行分類。要傳播茶文化,穩定茶葉出口價格,提高中國茶葉的國際市場意識。
我國茶葉種植面積很大,目前已經有許多專業種植出口茶葉的種植園。面對廣闊的國外茶葉市場,我們要學會規避茶葉出口風險,需要保證茶葉出口的質量、穩定茶葉出口價格、調整茶葉結構、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茶葉出口體制。規避茶葉出口風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關部門對茶葉質量進行監督,同時茶農和茶企也要積極配合,努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茶葉出口貿易。
[1]朱啟松、向麗.信用保險為農產品出口保駕護航[J].鄉鎮經濟,2014(11):12-13.
[2]謝新建,胡麥秀.我國出口農產品技術-環境壁壘的市場轉移效應[J].廣東農業科學,2016(1):247-250.
[3]周霞.后危機時期綠色壁壘對中國茶葉出口貿易的影響探析[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42-46.
孫 冰(1979-),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徐超靜(1982-),女,湖南華容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