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飛
(南陽理工學院圖書館,河南南陽 473000)
在我國,茶文化具有極強的正外部性知識溢出效應,它在知識內涵上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在保留基本的儒家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歷經千年發展、不斷吸收各時期的文化精髓實現了一種極具旺盛生命力的傳承和創新。受制于茶文化主產區的地域性差異因素影響,我國茶文化在保留其基本的“儒道釋”主體的前提下,在外在的表現形式和器物文化、行為文化等諸多方面又具有極強的地域性和區域性特征。以茶文化為例去探討地方文化與高校圖書館特色文獻資源庫的建設,有助于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時代使我們更清晰地對自身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文化形成文化定位,為發揚中華文化提供生動的注腳。
在高校建設過程中,圖書館承擔著知識集成、知識社會化傳播、知識創新和知識動員等多樣化的功能,在當前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圖書館相關管理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要進一步突出其“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職能,而以茶文化為典型代表的地方文化及其相關的知識集成系統是這種服務的重要內容和重要面向。
盡管圖書館古代也有之,但是在進入現代性之前圖書館更多地屬于私人館藏、官方館藏等,具有極強的排他性。進入現代性之后,現代性意義上的圖書館產生,也順之“公益性”即“公共服務性”成為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高校中的圖書館是面向高校內部師生實施公益性知識集成服務的一個物質存在,具有非營利性、公共性等特點,而以茶文化為代表的地方文化集中性地代表著一定地域內人民長期的實踐和理論探索,是本地域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審美追求的主要知識呈現方式,因此,高校特色文獻資源庫的建設核心的內容之一就是本地特色文化文獻資源的匯集和社會化傳播。我國茶文化依的廣泛的社會基礎、悠久的歷史傳承、濃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生動有生活氣息的文化內涵等,關乎這種地方性文化館藏建設的內涵。
從我國現代化開啟的進程來看,在西方現代化、工業化等外來文化入侵的情況下,我國被動卷入以西方秩序為核心的現代化進程,在這種過程中我國文化一度陷入到了“文化迷失”、“西方文化崇拜”、“拜金主義”等文化弊病當中,人們對自身的文化失去了信心,文化自戕也時有發生。在這種背景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界掀起了一股以“文化自信”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并且在近年來上升為國家戰略,融入到了國家諸領域的計劃當中。在我國文化自信展開的過程中,以茶文化為代表的地方文化借助于數百年的茶葉國際貿易、成規模的國際茶文化交流機制和深厚的茶文化人文傳統等,成為我國在當前國際社會上的一張靚麗名片,因此,在高校圖書館特色文獻資源庫的建設當中,具有本地域特色的茶文化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文化自信的戰略資源,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一資源。
用西方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持有的“比較優勢理論”來看,以茶文化為代表的地方文化具有一定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相比較于一般的文化資源或其他地域性的文化資源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比如說茶文化中的特殊品牌、特定的自然氣候、特定的茶藝、特定的茶俗、特定的茶曲等都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文化存在。從今天時興的文化軟實力角度來看,高校與高校之間圍繞著圖書館的競爭在物質、硬件條件上基本上差距不大,但是在柔性的文化軟實力層面上則顯示出明顯的差距。因此,從特色文獻資源庫入手圍繞著特殊的學科、特殊的知識開展非對稱性競爭就成為一種新的競爭手段。
將“茶文化”與“特色文獻資源庫”兩者結合起來實際上是一種雙贏的格局,并且已經有很多著名的茶文化勝地已經有圖書館圍繞著這種比較優勢開始實施相關的融合策略。基于對當前茶文化傳播、文化軟實力建設和高校圖書館供給側改革等趨勢的綜合感知,我們建議可以實施這樣幾個策略來加強茶文化主題的特色文獻資源庫的建設:
受現代化進程以來知識生產的社會化、專業化、學科化等趨勢的影響,我們今天探索的“茶文化”實際上已經有了多樣化的知識面向,大體上可以從“茶自然科學知識”、“茶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茶藝術文化知識”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把握,這三大類主題的茶文化知識下面又可以按照不同的專題、不同的學科進行知識生產和歸類,并且它們之間還存在著濃密的知識交叉、學科交叉等發展趨勢。因此,對于高校特色文獻資源庫建設來講,可以考慮開辟專門的地域性茶文化主題或茶文化專題閱覽室,按照現代知識門類的要求從不同專業、不同主題、不同背景入手購置多樣化的茶文化書籍、雜志、論文集、期刊、報紙、電子圖書、專著、專利、古典茶文化著作、外文茶文化著作等,豐富學生的茶文化知識涉獵需求。
在當前的茶文化傳播和茶文化消費背景下,人的文化存在要求相關茶文化產品或知識的供給在人本理念下要更加注重人的體驗,尤其是人的深度體驗,茶文化旅游中近些年來興起的“深度旅游”即是明證。鑒于地域性茶文化在該地域所具有的品牌號召力和文化感召力,有條件的高校也可以在校級圖書館內設立專門的茶文化綜合體驗區,融地域性茶文化書籍、地域性茶文化藝術、地域性茶道等因素于一體,讓師生既可以領略精神層面的茶文化知識,又可以尋求物質層面的茶文化觀感享受。
在當前“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圖書館無論是從館藏、管理還是到相關的知識社會化傳播等進程,信息技術對于整個知識動員過程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顛覆性。在高校地域性茶文化特色文獻資源庫建設的過程中,為了有效地促進地域性茶文化知識的社會化傳播,也為了學生更為便利地接觸相關的茶文化內容、為了促進圖書館管理的信息化,高校可以建立相關的網絡社區,將茶文化特色館藏以數字化圖書形式置于網絡社區云端,凡是高校內的師生,均可憑借相關的云桌面客戶端注冊進入社區,實現從地域性特色茶文化圖書借閱、閱讀、科研、創新等的全數字化,這樣可以有效解決“書少人多”的擁擠現象,師生既可以選擇借閱紙質圖書,又可以實時在線共享數字化圖書,大大提高了本地域茶文化典籍的知識服務能力和知識服務水平。
高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特色文獻資源庫是當前我國進行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之一,同時在當前高校進入“內涵式發展”的新階段,這種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素養和人文素養,喚醒學生對于本地域生活化茶文化資源的興趣和自豪感。從茶文化的傳播角度來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茶文化的傳播逐步從粗放型走向精細化、從傳播的組織程度化低逐步走向高度的組織化。同時隨著學者們對于茶文化研究深度、研究廣度的不斷拓展,茶文化主題相關的文獻和學術成果將越來越突出,因此,走向地域性茶文化的特殊文獻資源庫建設,將進一步拓展茶文化的這種傳播效果,鞏固茶文化傳播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