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統亞
(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云南德宏 678400)
在大眾生活習慣中,其不僅注重詮釋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將靜思、反思等心態理念融入其中,進而造就現代化的生活方式。禪茶文化不僅是一種成熟、內涵化的飲茶心態,同時更是緩解當前大眾焦躁心態的“法寶”,因此,將現代生活方式與禪茶文化理念相結合,將在適應現代生活的前提下,創新大眾生活方式。
在幾千年的茶文化歷程中,禪茶文化始終是該文化體系中的焦點與核心。但關于禪茶文化的理解,往往缺乏對其精神內涵的成熟認識。在大眾普遍認知中,人們大多認為禪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性文化,因此,無論是具體的品茶活動,還是參禪悟道都需要在相關實踐活動中成熟體會與感知。禪茶文化與佛家文化有著直接性關聯,在該文化體系中,我們能夠品讀到深厚的佛家哲理和人生理念,茶與禪的本質相通,都是基于大眾感知角度所形成的人文感知。在我國傳統飲茶文化中,其倡導的是寧靜的環境和安逸的心態,這與佛家的“參禪”理念之間有著實質性關聯。
禪與茶,兩者融合為一,正是整個茶文化體系的“靈魂”所在,禪茶文化中所集中表達的人文思維,乃至具體的禪學體會,都是現階段我們具體品讀禪茶文化的前提所在。禪茶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該文化體系不僅生動形象的展現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優勢思維,更重要的是這成為現階段我們綜合應用禪茶文化的關鍵。禪茶文化作為一種成熟且具體的文化體系,完善的禪茶文化所向我們展示的是穩定性內涵,更是成熟文化體系的價值融入。
茶是一種原產于我國的草本植物,從最初的醫藥應用到祭祀、飲食應用等等,茶逐漸融入大眾生活,并且圍繞飲茶活動所形成的生活習慣也發展成為重要的社會現象。從唐朝中期開始,隨著茶葉生產水平不斷提升,茶文化日益體系化且獨立化。漢明帝時期,佛教以官方形式從印度地區傳入我國,在佛家信徒修行過程中,禪坐是極為重要的修行方法,通過靜思來感知自我。在佛教文化不斷融入我國文化社會之中,并且形成獨立的“中國元素”之后,以禪為本的禪宗文化正式形成。佛禪理念與茶文化一樣,都在唐朝時期形成,兩者在不斷應用背景下,實現了全面細致化的融合交流與本質提升。
從禪茶文化的發展歷程與表現狀況看,其先后經歷了簡單的“品茶坐禪、品悟結合”、“僧人種茶、茶入佛門”、“種茶供佛”到最終的品茶參禪,形成獨立的文化體系。可以說,整個禪茶文化形成的過程,其實現了從淺層次的融入到深層次的融合,并且從簡單的生活方式上升為最終的心態感知和文化體會。特別重要的是茶文化所倡導的清修、靜養與禪宗文化之間有著本質上的一致性和融合性。在不斷應用的時代背景下,通過內涵理念上的融合與詮釋,從而為禪茶文化的集中形成和全面應用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更多是一種快速的生活模式,焦慮、浮躁也成為現代生活的重要標簽。在現代社會,大眾所渴望品讀和感知的是一種“快節奏”的生活模式,這與禪茶文化內涵之間有著明顯差異。在現代生活中,物質元素的極大豐富與科技元素的綜合融入,從而使得大眾生活模式得以全面變革。就大眾現代生活方式看,人們所普遍消費的內容中更多是物質元素,缺乏對精神理念的有效關注和全面融入。因此,對于大眾自身的日常生活來說,變革生活模式,引入全新生活元素已經成為必然訴求。
當然,對于當前大眾現代生活來說,各種文化元素都融入我國,尤其是西方文化不斷侵蝕我國傳統文化,影響當前大眾的文化觀念和生活模式。現代生活是一種有內涵、成熟化的生活方式,正確的文化理念元素不僅影響到大眾自身的生活感知,同時更關系到大眾自身的生活幸福感。我國傳統茶禪文化中所集中倡導的禪修、靜思等生活習慣,就能夠有效引導大眾自身及時緩解個人壓力。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當前的生活環境已經無法為人們品讀禪茶文化提供相關相應的環境,更多情況下,其需要的是大眾自身的個人理解與感知。尤其是禪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種形態上的理解與感知,所以,充分發揮自身理解與感知,就成為在現代生活模式下,禪茶文化發揮自身價值的關鍵所在。
在現代社交文化日益成熟進程中,大眾再也無法以獨立、個人的形式參與整個社會之中。生活習慣上的差別與不同,其帶來的差異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上的不同,更是一種全新生活理念。當然,在目前大眾生活中,消費理念與方式的差異化與個性化,已經成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消費體系。消費理念的個性化與精神化,加上更加注重獨立人文的生活模式,決定了我們必須充分注重從傳統文化中探究到積極主動的因素來優化大眾的生活方式。禪茶文化的“不盲從”、“獨立感知”、“內心體會”等等,就充分決定了我們能夠選擇具體的禪茶文化理念來對大眾現代生活方式進行本質性優化與創新。
茶代表的是以飲茶習慣為基礎的生活文化,而禪文化則是與佛家道義、參禪悟道相關的精神文化。從原本的文化表現與內涵展示看,兩種文化毫無關聯可言,但是在茶文化形成的特殊背景中,其在不斷融合背景下相互滲透,并且最終形成了禪茶文化這一新的文化形式。通過對大眾日常生活習慣和修行思維等不同內容進行分析,從而真正詮釋茶禪文化中所詮釋的獨特精神理念和文化思維。
對于禪茶文化的具體形成來說,其中所詮釋的原因是多樣化的,從本質上看,整個茶元素與禪文化之所以能夠融合為,其原因極為多樣。其一,在古代醫學不發達時期,僧侶往往使用茶葉作為一種藥材來治療相關疾病。其二,在佛教發展過程中,“農禪制度”是至關重要的制度,這就為禪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支撐。其三,禪茶合一的精神內涵恰恰是基于大眾生活感知與理解前提下所形成的的獨立體會。最后,禪茶文化中更關鍵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認同和文化上的深化。在今天的日本茶道藝術中,我們看到禪茶文化正是其精神與核心所在。
禪茶文化中,其中所詮釋的精神理念需要獨立感知,禪茶文化正是我國傳統文化精神理念在大眾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感知與全面升華。品味禪茶文化,不僅是將茶作為一種生活習俗,更重要的是塑造正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追求。對于禪茶文化來說,其中所具有的獨特精神理念決定了該文化是一種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理念和這些思維的文化機制,該文化體系中所表達的人文思維和精神體會都來自于大眾自身的日常生活感知。包容的文化心態、精心的生活理念,分享的生活態度就成為現代生活與禪茶文化相結合的重要融合。
與傳統禪茶文化所不同的是,現代禪茶文化植根于大眾現代生活之中,其中所詮釋的是現代化和生態化的成熟消費方式,尤其是其中所表述的合理心態和成熟生活理念,都成為大眾健康飲茶的關鍵所在。在現代禪茶文化中,品茶是感悟禪道的前提與關鍵,參禪悟道是大眾品茶過程中的最終目的。飲茶與禪道相融合,其不僅呈現的是品茶的精髓,更是精神理念的全面升華。現代禪茶文化不僅是一種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從浮躁現狀中成熟轉型而來的理性生活態度。
在當前大眾生活中,應用現代禪茶文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感恩的文化心態不僅是禪茶的精髓,更是現代生活中所需要的“和”精神。當然整個禪茶文化中所表述的“包容”精神,更是一種成熟的心態觀,實際上在當前“自我”主義盛行的今天,多數人缺乏必要的包容心態。不僅如此,分享精神更是禪茶文化不斷發展的關鍵所在,在現代生活中,想要真正應用禪茶文化,就需要充分注重與大眾分享,通過構建良好的分享心態,進而讓大眾以平和心態與世人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