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治平,李 佳
(陜西科技大學,陜西西安 710021)
互惠互利目的達成的機制就是激勵機制。茶葉企業是社會發展中不能缺少的,其對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人們的日常生活基本上都會用到茶葉,或是用來提神或是作為喜好。為了促使茶葉這一行業能夠穩定更好地發展,茶葉企業就需要對員工的責任感進行提升,對其思想政治水平進行提升,對員工行為應用激勵機制進行規范,從而對其工作質量進行提升,從而促進茶葉這一行業更好地發展[1]。
分析目前茶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的現狀,可以發現許多茶葉企業都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沒有深入開展、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等問題,這是對建設激勵機制產生制約作用的重要原因。
一,企業發展與思想政治教育不適應。由于各企業具有不同的經營項目,因此其具有不同的思想政治要點。然而目前茶葉企業的茶葉生產經營內容沒有結合思想教育工作,二者之間沒有較大的聯系,一般都是直接進行理論教育,長此以往員工就會感到無聊,無法很好的吸收教育內容。
二,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茶葉企業中只具有物質激勵模式,較為單一,無法對員工需要進行滿足,在此情況下就是降低員工工作積極性,進而對其工作效果以及效率產生影響[2]。
對于茶葉企業的員工來說,企業內部的文化能夠在不知不覺間對其產生鼓勵作用,企業文化能夠針對員工的心理,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激發出來,從而有助于企業的發展。企業文化激勵能夠將良好的文化環境創造出來,從而使得企業能夠更加順利的實施思想政治激勵,對激勵效果進行提升。企業管理經營者在企業內部能夠對企業大部分資源進行掌握,能夠指導企業發展,重點激勵管理層,對年薪制進行應用,深入研究和分析激勵機制,將股權激勵工作做好,這種方式能夠對長期的經濟效益進行保證,結合股權激勵和年薪制激勵,能夠對經營者工作積極性產生推動作用。除此之外,也需要將聲譽激勵對管理經營者實施,從而促使其在社會上能夠得到認可和尊重[3]。在激勵的過程中,應該對員工的特點進行了解,對其予以尊重,對多種激勵方法進行應用。
人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主體,因此,需要對人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調動,從而將促使其全力支持企業的發展。對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遵守和貫徹,實質上就是將企業發展的基礎和核心定為以人為本,對人的需要進行滿足,使得人能夠更加良好、全面的發展,對自身價值以及素質進行提升。企業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加入員工發展這一項,以企業員工的利益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在以人為本的理念的指導下將激勵機制建立起來,并對其不斷地進行完善,對人進行教育、理解、關心以及尊重,對員工的思想認識進行尊重,將員工的熱情激發出來,促使其在學習上花費精力,對自身素質進行提升,從而發揮自身力量促進企業發展[4]。
許多管理企業的人員都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夠重視,沒有意識到其能夠將很大的經濟效益帶給企業。經濟效益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需要經歷兩個主要步驟。第一,思想政治工作人員需要將先進的理念以及思想知識傳遞給企業員工,員工在認識和消化所接收的理念以及知識的過程中,就能夠轉變自身的世界觀,對自身思想覺悟進行提升,從而進一步提升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給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5]。對激勵考核反饋機制進行建立健全,能夠使得其及時反饋教育工作的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將考核的形式以及方法等在考核的時候進行明確,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需要對激勵信息進行及時的掌握,并且對各要素的關系以反饋信息為依據進行調節,從而保證企業能夠運行的正常順利[6]。
生存是企業員工工作的主要目標,但是,如果企業內部具備激勵性,員工就能將工作看做是建設自身的事業,這具備更高的工作價值和意義,在此基礎上員工就能夠在工作中感受到樂趣以及滿足,對自身發展空間和途徑進行拓展[7]。企業激勵機制必須具備靈活性,將公正、公平的特征突顯出來,在激勵員工的時候對適宜的地點和時間進行選擇,從而對激勵效果進行保障。企業員工具有全面性的公正,必須掌握更多的技巧和能力,并且將工作模式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創新,如果企業具有激勵性,那么其應該將激勵性賦予到其人際關系、文化以及工作方法之中[8]。激勵的最佳形式就是自我激勵。
企業需要對企業思想政治教育人員的能力以及素質進行提升,將企業員工聚集起來,安排其參與學習活動,主要學習思想政治知識,以企業發展為依據,將專業化、素質高的政工隊伍建立起來,除此之外還需要定期培訓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對其政治素養進行提升,對其思想政治知識進行強化,將其職業道德建立起來,從而順利事項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9]。
本文就茶葉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勵措施進行了探討,首先介紹了茶葉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茶葉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勵措施。當前市場經濟發展速度非???,社會的發展也實現了多元化,在此情況下茶葉企業就需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所以需要對企業思想政治教育激勵價值進行加強,對員工積極性進行提升,從而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10]。
[1]趙勇.試論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員工激勵的有機結合[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2:66-67.
[2]代昭軍.選樹典型創新做法激勵員工和諧發展中國移動天津公司一線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通信世界,2013,30:26-27.
[3]謝祥云.煙草企業如何加強青年員工思想政治教育[J/OL].新絲路(下旬),2016 (03).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0.19312/j.cnki.61-1499/c.2016.03.022.html
[4]趙長福,吳卓新,杜鑫.如何在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實現以人為本[J].赤子(上中旬),2014,13:12.
[5]王寶.供電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OL].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7).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0.13768/j.cnki.cn11-3793/f.2016.1389.html
[6]白文娟.國有企業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東方企業文化,2015,15:136+140.
[7]王玉晴,齊文英,宋文武.社會轉型時期企業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分析[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1,25(03):83-86.
[8]張玉峰.論新時期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群眾路線——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與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J].經營管理者,2017,33(19):345.
[9]陳展玲.“柔性管理”的“剛性作用”——企業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淺談[J].城市公共交通,2015,27(12):14-15.
[10]劉凡凡,周雨風,伍林生.茶文化視角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J].福建茶葉,2017,39(02):38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