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安
(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387)
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日增加,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各高校的招生人數不斷增加,專業的門類也在不斷細化。但在不斷的擴招之下,高校畢業生的整體素質在下降,而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這無疑造成了人才相對缺乏的狀況。茶藝藝術指導是茶文化興起之后出現的一門學科,將茶藝和音樂進行了完美的融合,而隨著高校各專業不斷的擴招,該專業的畢業生也面臨著就業困難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畢業生中,高端人才缺乏,技術過硬的人才少,畢業生的社會經驗很少,在課本上所學的知識也難以融會貫通用于實際中。
茶藝藝術指導屬于藝術類專業,相對于其他普通專業來說,升學門檻較低,尤其對于文化課的要求。很多高中生為了減輕學習壓力,會選擇茶藝藝術指導專業,這個專業的學習壓力不大,這使得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報考相關專業的人數激增,而到畢業時,因為該專業所需的人才數量較少,因此,很多人就會面臨畢業難的困境。聲音伴奏中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發展時間相對于其他專業來說短,社會需求不大,而大部分的畢業生專業水平不高,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對市場的把握能力較差,而相關公司需要的是成熟的人才,這也就使得茶葉藝術指導專業的畢業生很難就業。
我國雖是茶葉大國,茶區的數量也較多,但茶藝卻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多集中在福建、云南等茶區密集、茶文化發展較好的地區。而目前的大學畢業生,多把北上廣深等經濟發展迅速的一線城市作為首選的擇業區,而福建、云南等發展相對緩慢的地區自然成為了備選項。而茶藝藝術指導專業人才往往是在這些經濟發展緩慢,茶文化發展較好的城市中需求較大,該專業的畢業生要想提升其專業就業率不得不走向這些城市。專業的地域性限制影響了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就業率,使很多專業畢業生不能從事該專業。
一般來說,藝術類專業的成本比普通專業的成本較高,因為藝術類專業對于場地、器械、及藝術審美的培養都有要求,并且藝術類專業平時在專業上所花的時間也較長,甚至很多的相關專業的學生需要參加校外的培訓班。較高的投入,使其畢業后在就業崗位的選擇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畢業生認為,投入了如此高的成本,理應有高的薪金。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八成的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畢業生對目前就業的薪酬不滿意。
隨著大學畢業生人數的增多,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成為了亟須解決的問題。大學畢業生就業,就是讓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能夠獲取一個合適的崗位,解決自身的溫飽問題,以促進社會的穩定。而其中的待遇薪水問題,則是需要國家有相關的政策進行保護的。在我國,企業的性質主要有國有企業、公私合營企業及私營企業等,這些企業是高校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場所,對于茶藝藝術指導專業來說也不例外。但就目前來說,聲樂伴奏中茶藝藝術中指導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企業主要是私營企業,很多的私營企業在用人制度上不夠規范,保障體系不夠健全,甚至很多的企業沒有失業、醫療、養老保險等相關保障制度,這使得相關專業畢業升高,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因此在選擇就業崗位和就業場所時有諸多的顧慮。正是由于國家相關的就業體制不夠健全,使得很多的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畢業生轉行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等,有的甚至直接放棄本專業。
從大學走向社會是一個相對艱難的過程,意味著有獨自承受的能力,但很多的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畢業生習慣于依賴于父母,習慣接受父母的安排,從而將自己的就業壓力轉嫁到父母身上。在高校畢業生中,尤其是茶藝藝術指導等藝術類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多有強烈的攀比心,在就業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就家庭的背景進行攀比,甚至拿父母的人際關系進行攀比,這使得其沒有自我承擔、自己奮斗的意識。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大學生的升學過程往往都是一帆風順,沒有面對挫折的能力,容易在遇到就業問題時,缺乏積極性,自暴自棄,這些都是其心理素質過低的表現。此外,由于國家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就業體制不夠健全,絕大多數的相關專業畢業生對未來的就業形勢表示擔憂,企業與畢業生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學生將其專業指導寄希望與企業實習期,而學校關注的僅僅是畢業生的整體就業率,對于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畢業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茶文化是我國璀璨的文化之一,茶文化不僅在我國極具影響力,甚至在國外也占據了一定的文化地位,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對于茶文化的了解只能說是一知半解,與其相關茶舞、茶藝、茶樂等相關內容發展相對滯后。茶文化地域性的限制阻礙了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其根本還是在于茶文化所衍生出的一些文化內容還沒有為人所熟知。聲樂伴奏中茶藝藝術指導專業是將茶樂與茶藝相結合的一門專業,融合了中國傳統的樂音形式和茶道文化,但就目前看來,與之相關的就業崗位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并沒有很多,這無疑說明了我國傳統的茶文化還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想要提升聲樂伴奏中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就要提升茶文化的文化地位,讓更多的人認識并欣賞茶藝,而促進其他非茶區的地區能設立各類茶文化的企業及茶館等與之相關的地方,從而能增加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崗位。
上文已述及,政府在各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領導者也是參與者,政府像一只無形的手,起到有力的調控作用。聲樂伴奏中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過程中,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引導,政府要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制定相應的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制度,指導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畢業生就業。國家制定規范的就業制度要從人才的培養入手,也就是說要以社會導向為出發點,在現有的茶藝藝術指導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構建形成健全的專業就業制度,并打通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就業渠道。要從茶藝藝術指導專業大學生的自主創業入手、為高校學生提供相關的實習崗位,并在其畢業前期開展相關專業的校園招聘,做到對茶藝藝術指導專業就業科學的引導和全面的規劃。
社會的需求的專業就業的導向,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主要功能就是傳承和發展我國的茶文化,因此,培養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復合型人才是當務之急。隨著全球文化一體化進程的加深,我國的茶文化及其相關的內容所受的重視與日俱增,社會對相關專業的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但目前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夠合理,使得很多企業即使是缺乏人才也不會盲目的招高校畢業生。因此,要從兩個方面入手,提升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素質,一方面,要從茶藝藝術指導的專業知識入手,將課本知識和專業技能相結合,提升其文化修養及專業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養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服務意識及從業態度,在課程的設置上要重視專業實習的權重。總而言之,就是要讓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課程設置符合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通過全面分析、合理設置,提升高校人才的培養能力,從而提升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的就業率。
茶藝藝術指導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專業,開展專業的時間較短,其課程設置及相關制度仍有待加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聲樂伴奏中茶藝藝術指導專業亦然,但就目前看來,其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因此,聲樂伴奏中茶藝藝術指導專業要以社會的需求為出發點,提高國民對茶文化的重視,加強課程的設置,健全高校就業制度,解決茶藝藝術指導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1]谷津陽子(Yatsu Yoko).中國茶藝在日本推廣現狀及前景實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
[2]宋曉維.試論茶藝表演中背景音樂的選擇[J].廣東茶業,2013,(03):34-37.
[3]陳學林.合理定位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適銷對路的高職茶藝人才[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20):174-175.
[4]覃紅燕,施兆鵬.茶藝表演研究述評[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