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麗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品茶是可以刺激一個人的情感的,甚至會讓人有“茶癮”。茶有怡心養脾之效,喝適量的茶頭腦清醒思維敏捷,視野也會變得更開闊。大數據下時代,移動的學習英語的APP如雨后如后春筍出現,這使得英語課堂單詞記憶越來越自助化、多功能化。此外,融合了茶文化的發散性的思維與大數據下互聯網思維的英語課堂詞匯記憶方法,相比于傳統的復讀機械式記憶方法,更加高效便捷,易于記憶。
大數據的普及與移動終端的增多,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其中,就包括的教育行業?,F在大部分高校都實現了互聯網的接入。除此之外,智能手機作為移動終端,更是可以不同程度地接介入數字英語教學中。
我們通過描述的方法、行為藝術以及大腦的主觀幻想,自如地轉換人眼睛的感覺、耳朵的感覺、鼻子的氣息以及手指的觸感。感官間的配合能起到更好的表達作用。我國古代的品茶、記茶的經典史籍中,就有通感的影子。富有藝術色彩的表達方式將茶思維的情韻,敘述得淋漓盡致。通感修辭的使用,可以讓茶文化思維的藝術魅力得到了完美地詮釋,茶思維對人身心的影響更深遠持久。在名著《續茶經》中,不缺少對通感修辭手法的應用,其運用的巧妙之處,讓人嘆為觀止、拍手叫絕。研究茶文化茶思維的應用價值,可以講英語教育與茶文化相關聯起來。以語感,感覺記憶為兩者的共同基點,并作為可以英語課堂單詞記憶的突破口,挖掘茶思維獨特的內涵,既生動又簡單地領會它的現實運用價值,促進我國英語課堂詞匯記憶方法的創新,讓學習英語的人更好地掌握英語學習方法。
學習英語的基礎是詞匯,詞匯像建造房屋需要用磚。因此,提高英語單詞記憶量是要提高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然而,面對鋪天蓋地的單詞,同學們都會有所畏懼,一看單詞就如同患了“密集恐懼癥”,令人頭痛?!鞍僭~斬”APP中,采用的是模塊化、集中式的單詞記憶管理的方法。在單詞的模塊組合排序中進行趣味拼圖。
英語作為國際性語言,是高校的一門必修課,長年累月的英語學習,讓一些大學生對英語心生畏懼,這也是導致英語課堂學習氛圍不佳的原因之一,差的英語學習氛圍更會讓學生百無聊賴,從而陷入低效率課堂的死循環。
要練就一番本事,就需要具備科學合理的方法,茶有煮茶制茶的流程工序,人有做人的原則,課堂英語單詞記憶的學習也應該有高效化的方法。只有方法的正確使用,成功謀事自會水到渠成、指日可待。在浩如煙海的“詞?!敝?,英語詞匯并不是無一規律可循的。因此,我們可以深化學習詞根詞綴法,找出詞與詞之間的邏輯關系這樣更加便于記憶。在APP扇貝中和“金山詞霸”中,都開發了詞根記憶法。如vision是視覺的意思,它是名詞,而visit則為動詞,是動詞的意思。visible則最為形容詞,譯為“可以看得見的”。
人的記憶、學習的效率也如茶一般,同一種茶葉,用同樣的山泉水,不同的人泡制的茶的色澤香韻是不同的,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心態與泡茶的心情不一樣。要泡制煎煮一碗好茶絕非容易之事,學生學習英語也是如此,要高校記憶單詞也絕非一日舉成、一氣呵成之事,它們的錘煉也需“天時地利人和”。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給同學們定個小目標。比如,一節課要求同學們記憶20個單詞,這樣一來,同學們就會呆著這個“任務”去上課,在課堂英語學習的無形之中,背誦的單詞就遠不止20個,可能有100個。根據遺忘曲線的理論,人的記憶度成拋物線,人的每天甚至是一段時間的記憶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我們反復記憶。
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時,可以結合現代化的動畫、繪本等,將單詞記性形象的繪圖,在繪圖中記憶單詞。此外,茶的思維內涵之一是專注,它來源于我們身心的寧靜。如今的大學生,生活在時摧枯拉朽的時代,富足的物質化生活讓高校的大學生多了些浮躁之氣,學習也越來越情緒化?;诖?,教育學家、教育學者們都在思考問題,力求解決英語課堂教育的瓶頸的問題。解決該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讓英語學習者內心靜下來,然后再繪圖記憶。如,在記憶“school”這個單詞的時候,圖片會將這個單詞的詞性詞義進行圖片化,并給出 4 張圖片供受用者選擇,其它三張可能是“water”、“tea”、“cup”等名詞,這樣一來,受用者不僅知曉單詞的詞義,還可知道它的詞匯屬性,更重要的是,即便受用者回答錯誤,系統會自動糾正,并給出正確的答案與正確的讀音。人性化的記憶法窗口的彈出,更是加深讓學習者人對單詞的記憶。
我們在沉浸在品茗之中時,唯有觸覺、聽覺是最直接的。之后由簡到繁、由低級到高級漸變,依次為我們所體會到的、我們所看到的。不同的感覺與不同的感覺進行信息交互時,我們會對事物產生深刻的印象,甚至難以忘懷。在這樣的通感記憶里,我們可以把抽象的事物想象得更具體,把難懂的物體具象化、形象化。而基于大數據資源的英語詞匯記憶,就是通過刺激人體的感官來實現記憶的。
經過IT開發者精心的研究與設計,互聯網與手機終端的應用界面越來越靈活,看似冗雜無規律可循的單詞似乎被互聯網穿連起來,將英語詞匯依據一定的數字理論基礎,有序地整合成可移動的數字單詞記憶表。讓習慣循規蹈矩、循環往復記憶的學習者獲得醍醐灌頂的記憶靈感、受益無窮;有道詞典APP中,有視頻記憶單詞法,其記憶方法是源于傳統的循環記憶法,同學們可以在課堂,電子白板呈現的PPT形式或者VCR視頻模式進行單詞記憶。此外,英語課堂上可以允許學生使用平板pc或者iPad等電子設備進行單詞實際,為檢查學生的記憶單詞的效果,可以設置自動評估檢測的程序?!皽”等學習英語的利器。它是詞根詞綴學習法的代表。該軟件占手機內存小,單詞可容納的詞匯確實海量的。
不少先進英語課堂上,早已采用葵花籽英語學習系統來教學。先進數字科技與英語教學的融合,實現了“互聯網+英語”的教育模式。這恰恰可以彌補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的缺陷,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互聯網+英語”的鑲嵌融合,就可以體現茶思維中的包容性?;诖髷祿挠⒄Z課堂是有趣的,能讓聽課者耳目一新。將互聯網運用到記憶單詞的環節。可以提起學生記憶詞匯的興致。老師課堂在課堂上,在PPT播放的同時,接入“YY語音”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教學生發音,反復播放單詞發音,加深印象。
從學術應用上看,有專家用過莫扎特音樂發法,也有人用美術鑒賞法等,這些方法興許有用。但是,卻少有專家學者采用茶文化的思維,將茶文化思維中的修心、專注、重復理論融入到英語學習方法研究中。制茶與泡茶過程中所嚴格遵循的工藝流出過程與品茗的環境,就可以對身臨其境的人產生靜心的作用。通過凈化學生浮躁的心靈,尋得心靈的一方安寧,去專注地畫出詞義的畫面,領會語境,更好更快地記憶單詞。更大的感想是把單詞與屏幕上進行繪圖,實質是觸感的記憶。利用的茶思維的通感記憶原理,給他們帶來在線的刺激性學習的非凡體驗。這樣的有效率、十分方便攜帶的“游戲口袋詞匯記憶圖”一投入市場,就受到當代熱衷于英語學習的年輕人的青睞,甚至高校的老師也喜愛互聯網開發的智能APP英語詞匯記憶。
大數據背景下,我們學習的知識也逐漸碎片化,這往往不利于英語學習者的知識整合。而在大數據的信息浪潮里,我們可以借鑒茶文化茶思維的思想,將其“規范,包容,專注,循環往復”等理念或特性引入到現代數據媒體中,在規劃整合信息資源的同時,開發軟件與程序,將英語詞匯規整化、體系化。發揮時代的優越性,讓大學生可以借助先進科技的“洪荒之力”,更好地學習英語,不至于在巨大的信息網中,迷失了學習英語記憶單詞的方向。
[1]郝玲玲.茶道文化與英語教學思維的關聯研究[J].福建茶葉,2017,39(03):202-203.
[2]賀瑜.探究茶道文化與英語教學思維的關聯[J].福建茶葉,2016,38(11):380-381.
[3]陳軍.茶文化在英語第二課堂的拓展創意及效果評價[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7,(05):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