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穆穆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廣西崇左 532300)
壯錦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說:“白質方紋,廣幅大縷,似中都之線羅,而佳麗厚重,誠南方之上服也”,其中所謂的“白質方紋”、“佳麗厚重”指的就是壯錦。幾百年來,壯錦的發展從未間斷,這也證明了它的魅力所在。如今的壯錦在保留前人創造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發展,壯錦中的紋樣也被越來越多的設計師融入到現代設計當中,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時也帶上了時代的印記,不僅滿足了現代人的審美要求,也從另一個層面上促進了民族文化的創新發展。
壯錦設計與制作是非常復雜的。織錦的時候,藝人按著原先設計好的圖案,將花紋用桃花針挑出,然后用一條條編花竹和大綜線編排在花籠上,其次再按照花籠上的編花竹一條一條逐漸進行轉移,通過縱線牽引的方式反復動作,才能把花紋織造在錦面上。當前沿用的傳統紋樣有云紋、雷紋、弦紋、太陽紋、鳳鳥紋、壽紋、蛙紋、神桿紋、回形紋、同心圓紋、方格紋、羽狀紋等。
壯錦一共有三種構圖的形式,一是比較常見的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編制形式,在均勻中又富含變化,紋樣清晰又明朗;二是由幾何圖樣形成的復合圖形,幾何紋樣作為底紋,各種形象的圖案織在底紋之上,形成強烈的層次感;三是利用大小不同的幾何紋樣進行穿插,形成有規律的排列組合線條,布局緊密又不至于雜亂。總體來說,壯錦構圖的最大特征就是對大量的幾何紋樣和各類寫實的動植物圖案進行巧妙的結合運用,它是圖案的一種抽象表達,也是幾何規律的靈活運用。
從織錦的發展史來看,對色彩的應用都是一個由繁到簡的過程。壯錦當然也不例外,由淡雅素錦逐漸變成絢麗的彩錦,這是一次質的飛躍。壯錦實際上用的顏色并不多,之所以看起來繁雜多樣,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豐富統一性,既分散又集中,形成了一種恰到好處的對比關系。紅、黃、橙等暖色調是壯錦主要的色彩,一幅壯錦中暖色占有比較大的比例,視覺上營造溫暖、熱情的氛圍,能夠給人帶來樂觀積極的信號,這也是壯族人民寄托在壯錦之上的思想情感,表現了壯族人民的審美情趣,顯示出壯族人民樸素又熱情、大膽而豁達的性格[1]。另外,壯族工藝人也會在暖色之外加上少許的紫、綠、藍等冷色調,形成紅綠、黃紫相間的搭配,通過強烈的對比,給人帶來更大的視覺沖擊。
圖案在廣義上是對某種器物的造型、色彩、紋樣進行工藝處理所制成的圖樣的統稱,著名畫家龐薰琹說過:“圖案工作就是設計的一切器物的造型和一切器物的裝飾”。通過裝飾,可以使我們的活動空間變得絢麗多姿,可以美化我們周圍的環境,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們對美的創造能力和欣賞能力。壯錦是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的發展成熟起來的,它的編織是彩色的緯線起花,素色的經線與緯線交織形成的平面幾何直角關系,用這種方法織造出來的圖案變化多樣而又可以無限延伸,在裝飾的應用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壯錦的幾何性與壯族人民生活的地域文化環境息息相關,除了壯錦之外,壯族中的銅鼓、花山壁畫等也是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態。從早期的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處理人物的手法上,壁畫作者進行了高度的概括,用不同的幾何造型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代替人體部位,將人物的形象躍然與山石之上,這與壯錦的幾何運用在本質上極其相似。不管是壁畫、銅鼓還是繡球,它們的創造都與壯錦有著或大或小的關聯,都是壯族人民對藝術的自由創造。
近年來,隨著東方文化潮流和新古典主義的盛行,人們重新拾起了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對于茶館設計者來說,也必須跟上時代的潮流,以優秀傳統文化為立足點,同時結合西方設計的先進設計理念,將民族元素融入到室內設計中,形成中國民族特色的室內裝飾風格。首先,壯錦的紋樣是基于廣西壯族傳統文化基礎上的民族元素,在民族風情茶館中進行運用體現了鮮明的民族特征,能夠起到弘揚民族文化的積極作用。其次,壯錦中的紋樣是很好的裝飾素材,在民族風情茶館中結合現代的裝飾材料和技術加以應用,有利于將傳統文化滲透于現代藝術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最后,將壯錦運用于民族風情茶館設計中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美觀效果。用壯錦紋樣來進行茶館的規劃布局,既可以很好劃分各部分活動區域,還能讓茶館室內的裝飾更加優雅大方,吸引客人的注意。從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的壯錦,充分展示了它持久的活力與魅力,在民族風情茶館設計中進行有效應用,可以為現代室內設計創造新的機遇,增添新的風采和內涵[2]。例如壯錦圖案中諸如魚躍龍門、雙龍戲珠、獅滾繡球等象形紋樣,能夠賦予民族風情茶館新的定義,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熱情洋溢的精神,對于茶館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在民族風情茶館中對壯錦進行應用,可以對壯錦元素進行一定的分解、重組或加減,石板鑲嵌、瓷磚、地毯、墻紙等都是壯錦元素的載體。除了二維模式的應用之外,還可以采用聲光電熱等先進的方法將壯錦紋樣等轉化為三維形式,營造立體感與真實感,使茶館的設計更加生動有趣。在民族風情茶館中對壯錦的具體裝飾應用大體上有兩種途徑。
壯錦紋樣中具有非常豐富的素材,自然中的人物、動物、植物等都以抽象的形式被應用到了壯錦的設計中,并且都帶有各自不同的寓意,例如菊花、牡丹、石榴等分別具有長壽、富貴、多子多福的蘊意,在具體的應用中,可以根據茶館所要表達的意境和實際的環境進行必要的變形處理,提高裝飾的美感和空間的檔次,強化民族特色效果,賦予茶館特殊的含義。另外,壯錦的紋樣多以幾何造型出現,形式感非常強,與現代空間的簡約追求也十分契合,通過巧妙的設計,可以創造出不同的各具特色的造型,給茶館的整體效果增加一種別具一格的現代感。有的壯錦圖案紋路多樣,看起來類似馬賽克的感覺,將這種紋樣應用在茶館裝飾中,能夠顯示出新的設計氣息,又不至于土氣。在茶館設計中,經常需要用紙或者絹類材料來形成半透明的隔間,形成一個個小小包間,在進行這部分的圖案設計時,也可以直接加入壯錦紋樣,形成一種明暗相間的效果,不僅達到了美觀的效果,也符合民族風情茶館的定位。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各種新材料、新技術被發明利用,壯錦的藝術發展以此為機遇,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更新升級,在振興之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大步。而這種創新方式也是茶館設計裝飾可以借鑒的。絳環板與裙板有很強的裝飾效果,也比較容易雕刻出豐富多樣的紋樣,將壯錦的特色紋樣運用在上面,形成的板磚既有濃厚的傳統意味也有時尚的現代氣息,非常適合民族風情茶館的設計理念[3]。茶館白天是以自然采光為主,晚上則需要人工照明設備,壯錦元素在這上面也可以發揮作用,利用光線在茶館的天棚或墻壁上形成壯錦紋樣的燈光效果,保證室內光亮的同時可以烘托茶館的輕快氣氛,給客人帶來舒適之感。
富含民族風情的壯錦藝術植根于壯族人民悠久的歷史發展軌跡之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藝術生命力,應該在現代設計中廣泛推廣并加以應用。對于民族風情茶館的設計來說,壯錦元素能夠給設計者提供多樣的設計素材和設計靈感,不管是直接運用還是創新發展,都可以達到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統一,創造出適合民族風情主題的設計方案,滿足人們對人性化室內生活環境的追求,為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1]壯錦的審美藝術與傳承[J].馬紅.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7(4):22-23.
[2]壯族傳統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朱玲靜.南京林業大學,2015,12(8):107-108.
[3]試論廣西壯錦圖形在現代設計中的再應用[J].喻湘龍.南方文壇,2014,9(1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