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琴
(宣化科技職業學院河北張家口 075100)
中國人的飲茶歷史悠久,并且在長期的飲茶習慣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飲茶文化。當今社會,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文化交流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茶文化以其清新靜雅的茶藝表演和博大精深的內涵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愛,茶文化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語言文化差異成為茶文化傳播的重要障礙,高職英語教學致力于培養專業的英語翻譯人才,讓茶文化傳播跨越語言障礙,在國外落地生根。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茶文化發揚光大,并積極發揮它在文化過程中作用是非常必要的。高職英語教學的本質是為現實服務,基于茶文化傳播在傳播過程中的語言障礙,高職英語教學應該義不容辭的擔當起茶文化翻譯的重任。
自漢代起,中國人就有了喝茶的習慣,此后更是不斷發展。唐代時期,中國茶葉通過睦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被運輸到了世界各地,既包括日本、韓國、朝鮮等與中國相鄰的國家,也包括遠到波斯、羅馬等國[1]。自明朝后,中國茶葉更是遠涉重洋,足跡遍布整個阿拉伯半島和歐洲各國。茶葉不僅受到了貴族喜愛,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所需。中國茶文化能夠傳播如此廣泛而深入,不僅離不開其獨特的茶文化內涵,更離不開英語翻譯的幫助。
《茶經》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茶學研究著作在茶文化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唐代陸羽所著,其著述內容涵蓋飲茶的歷史、品種、生產工藝、飲茶技藝、茶道等多個方面。《茶經》的問世將中國人日以為常的飲茶習慣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有效促進茶文化的發展和傳播。因此,茶文化的傳播中《茶經》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譯者對《茶經》進行翻譯,最終促成了《茶經》英譯本的面世,為海內外茶文化愛好者提供了閱讀藍本。可以說《茶經》音譯本的推行直接將茶文化的傳播推到一個新的高度,由此可見高職英語教學與茶文化淵源頗深。
茶文化雖然起源于中國,但在傳播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各國文化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這就導致中西方茶文化存在很多差異性,具體包括品茶禮儀、品茶方式、茶道精神等方面。
首先在品茶禮儀上,中國人飲茶歷史悠久,飲茶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他們將飲茶作為生活中的一個習慣,飲茶時間比較隨意,不會安排固定的時間,而是隨時都在飲茶。而且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貧民百姓,都將飲茶視為普遍現象。同時茶作為日常飲品,在中國人的接人待物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人講究以茶待客,表示對顧客的尊敬。而英國人則在飲茶過程中形成了比較嚴格的飲茶禮儀,如英國人有固定的飲茶時間,一般為早上、中午和晚上,英國人叫做早茶、午茶和下午茶。同時飲茶一開始作為英國貴族的一種生活風尚,在社交禮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國人一般會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舉辦茶會。
其次在品茶方式上,中國在漫長的飲茶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兩種獨特的飲茶方式。一種是清飲,即在飲茶過程中只加入茶葉和清水,不加入其他的輔助材料,力圖最大限度的保留茶葉本來的自然味道,這是現代中國人主要的品茶方式。另一種是混飲,即在飲茶過程中根據飲茶者個人喜好,加入不同的輔助材料,如牛奶、紅棗,這種品茶方式多見于少數民族地區,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飲茶文化。茶葉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對品茶有了新的發展。英國人更加偏愛紅茶,還喜愛將白糖或牛奶融入其中,進而提升茶葉的口感,有的甚至將威士忌、蜂蜜、黃油等與茶葉混合,調制創造出新的口感[3]。
最后是茶道精神上,中國人飲茶不僅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更融入到了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并且內化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形成獨具特色的茶道精神。中國茶道講究和清靜寂,人們飲茶不僅是解渴,更要將茶與生活相結合,通過茶來參悟生活道理,進而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將茶與哲學合二為一。中國古代的茶禪就是其中一種,以茶參禪,以茶悟道。民眾通過飲茶,能夠深刻的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產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是中國茶文化無可比擬的優勢。而西方的茶文化則更加注重追求茶道的流程、形式,主張通過飲茶重點突出其生活格調和生活品味,尤其注重飲茶選用的器具,飲茶場所的裝飾和氛圍,如英國人飲茶要以精美的瓷器或銀器為點綴,還要配之以美妙的旋律,好享受美妙的下午時光。而對茶文化的內涵和精神研究則不突出。由此可見,在茶道精神上,中國更加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而英國更加注重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鑒于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在茶文化傳播過程中對茶文化語言的翻譯就顯得尤為重要。高職英語教育肩負著培養優秀翻譯人才的重任,不僅是茶文化翻譯的開拓者,還是茶文化翻譯的推進者和踐行者。
經過對中西方茶文化的分析,尤其是中英間茶文化的分析,發現中西方國家的茶文化有著顯著的不同。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對比教學方法,開展英語教學,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的創新。如在英語飲茶禮儀中,習慣將下午茶譯為“low tea”,如果不了解中英茶文化差異,可能將其直接譯為“矮茶”,這就造成了翻譯的困擾和誤差[4]。因此教師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性,比較中西茶文化禮儀,將與茶葉有關的英語詞組進行分解剖析,從而提升英語課堂中英語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英語翻譯的進步。
以計算機為主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已經廣泛應用到了現代教學中,高職英語教學也應該緊跟時代潮流,運用多媒體技術為高職英語教學服務。多媒體為高職英語教學展示茶文化提供了多種方式和途徑,教師可以通過截取與茶文化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中西方的茶文化。例如教師可以將關于英國茶會的視頻片段播放給學生,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英國茶文化的內涵,進而更加熟練深入的掌握茶文化翻譯中的技巧。教師還可以播放英國人日常喝茶時的聚集討論的片段,讓學生透過當地人關于茶文化的日常交流,進而深入對語境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主動創設情境,讓學生對簡單的茶文化英語交際進行訓練,借此鍛煉學生的實際能力。
高職英語教學為茶文化翻譯提供了充分的實踐土壤,是茶文化翻譯的踐行者。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充分應用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對茶文化翻譯技巧的掌握。尤其是在針對中英茶文化差異對比時,可以通過多種實踐操作和對比方式,強化學生對中西茶文化差異的了解。如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際茶具的觀察,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領會中西茶文化的不同。還可以向學生當場品嘗各色茶點,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內涵,進而有助于教學和茶文化的翻譯。當然,如果能夠觀看現場的茶藝表演,學生就更能身臨其境的感受茶文化的魅力,進而加深對茶文化的理解和翻譯。
茶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對茶文化的翻譯不僅涉及到茶文化的傳播,更對中國民族文化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就我國目前的情況看,茶文化的傳播路徑仍然受到限制,尤其是在中西方茶文化存在顯著差異的情況下,這就需要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高職英語教學,深化高職英語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深入對茶文化的對比和研究,不斷探索高職英語教學的新路徑,培養出更多專業的茶文化翻譯人才,為茶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傳播做出貢獻。
[1]李漫.淺析茶文化對外傳播中大學英語語言實踐能力的培養模式[J].福建茶葉,2017,39(07):374-375.
[2]張麗.基于茶文化翻譯教學的英語專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策略探析[J].福建茶葉,2017(4):199-200.
[3]陳紅.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茶文化的創新路徑分析與實施[J].福建茶葉,2017(6):197-198.
[4]鄒翠萍.基于大學英語教學的茶文化翻譯研究[J].福建茶葉,2016(7):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