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峰
(東北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遼寧沈陽 110004)
近年來,以鋼琴為代表的西方文化滲透到我國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民對藝術文化的局限性認知,有利于提高國民的藝術修養以及藝術領悟能力,同時,我國茶樂文化能夠獲得發展思路。無論哪種文化形式,均具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價值典范,東西方優秀文化滲透、巧妙結合的過程,即制定行為準則、規范藝術行為的過程。由此可見,本文探究“茶樂與鋼琴藝術的共性思考”這一論題,具有一定現實意義,具體分析如下。
我國自古生產茶葉,早期茶葉主要用來維持生計,后來茶葉市場不斷拓展,茶葉種植規模逐漸擴大,茶葉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與此同時,茶葉文化漸漸形成。據相關資料記載,我國茶葉種植行為早于神農嘗百草,真正有關茶葉記載的史書說明于先秦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茶葉不僅僅單獨被貴族享用,普通平民也能通過飲用茶葉提升生活質量,為平淡生活增添藝術氣息。盛唐時期,茶葉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須接觸的物品,這意味著茶葉文化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茶葉文化內涵越來越豐富,茶葉藝術特點越來越顯著。人們日常飲茶、茶勞作的同時,茶樂藝術文化逐漸形成,現如今,這類文化具有一定探究意義,并且茶樂文化的傳承意義十分顯著,因此,國民應肩負起茶樂文化創新發展的職責[1]。
從上述介紹中能夠看出,茶樂文化來源于實際勞作,如果采茶活動不能持續進行,或者采茶行為不夠規范,那么茶樂文化內涵得不到豐富,茶樂文化的文化價值也會降低。茶樂藝術不同于其他藝術形式,它源于現實生活,進而具有一定的生活氣息,地域特點較顯著。后來茶樂巧妙結合于茶藝,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茶樂藝術具有融合性,它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除此之外,茶樂傳遞的價值理念以及文化精神值得國民傳承,從采茶活動中能夠看出,勞作者能夠從中收獲喜悅,并從中探索生活的真諦,轉變生活態度和生活認知,茶樂文化所滲透的精神理念具有生活引導的重要作用。正式茶樂文化的這種精神理念,才使其具有傳承意義,這也是茶樂藝術不斷完善、不斷成熟的主要推動力。
鋼琴樂器的結構組成較繁瑣,并且工具制作成本較高,因此,鋼琴獲得了《樂器之王》的美譽。鋼琴演奏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起到藝術傳播的重要作用,而且還能在短時間內將欣賞者完全代入,鋼琴表演效果十分強烈。西歐國家——意大利最早生產鋼琴工具,進而意大利成為鋼琴藝術的發源地,現如今,鋼琴藝術在世界不同國家表演,我國藝術研究者對其高度關注,我國國民對其持支持態度和包容態度。鋼琴表演不僅能夠提升人們的藝術修養,而且還能使表演場合充滿藝術氣息[2]。
鋼琴藝術蘊含著豐富情感,并且藝術風格較獨特,表演者進行作品表演時,應扎實鞏固基本功,并且還要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同時,掌握不同場合鋼琴曲的選擇原則,以免因所選鋼琴曲不當影響欣賞者的藝術審美。由于鋼琴藝術細分為不同類別,并且類別體系較完整,因此,藝術表演的過程中應融入不同情感,這能起到藝術氛圍渲染的作用,有利于欣賞者在短時間內掌握作品主題。在多元化背景中,應做好藝術文化傳承和創新,以免優秀文化淡出人們的視線,鋼琴文化較強的藝術魅力,研究西方優秀的鋼琴文化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除了上述介紹的文化內涵外,鋼琴藝術還蘊含豐富的人文情懷,這也是藝術作品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鋼琴藝術來源于現實生活,最后回歸于現實生活,通過生活檢驗來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因此,探究鋼琴藝術也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主要途徑[3]。
從世界音樂體系角度來講,我國的茶樂文化,西方的鋼琴文化均是組成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種藝術文化目前正處于文化融合時代,要想實現文化良好融合效果,應首先展開文化共性分析工作,通過了解共性文化,掌握文化融合的切入點,同時,這也是文化傳承、創新的主要途徑,二者共性分析介紹如下:
現如今,世界各國希望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且不斷增加政治經濟合作,以及文化交流,但這需要國家領導者以及國民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只有具備這一素養,才能彼此信任、互相幫助。如果最基本的人文素養標準都達不到,那么何談國家富強、友好合作,由此可見,人文素養對人們自身發展以及祖國進步有重要作用,因此,應探索有效途徑進行人文素養培養。人們在積累、整理人文素材資料的基礎上,還應不斷創新藝術形式,以便為人文素養提高奠定基礎。由于人文素養影響個人的性格品質、發展方向,茶樂文化傳遞著樂觀的人文精神,鋼琴文化滲透著高雅的人文特質,這兩種藝術形式均在人文素養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藝術學習的過程,即學習者藝術領悟提升、人文素養體系化培養的過程。
本文介紹的兩種不同藝術形式,均具有藝術傳承意義,主要是因為這兩種藝術形式能夠起到價值觀念引導以及思想啟迪的作用,進而間接影響人們的藝術欣賞習慣以及藝術行為。再加上,這兩種藝術來源于現實生活,屬于生活的產物,進而藝術傳承期間融合了情感因素,傳承方向受認知水平以及價值觀點影響顯著,要想獲得良好的傳承效果,應從價值觀念正向引導、精神思想糾正入手,最終實現藝術價值彰顯、精神支持提供的目標。茶樂藝術對比于鋼琴藝術,二者的價值觀念存在一定差異,這也是導致藝術風格差異的主要原因,如果同樣表達喜悅情感,則兩種的藝術節奏都以明快、歡樂為主,進而藝術特征又具有一致性,分析可知,要想全面掌握不同藝術形式,應以價值一致性為主線,深入了解藝術共性[4]。
現如今,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在快節奏的社會中,生活、工作越來越被動,并且可供安排的自由時間較少,進而人們會產生抱怨心理,生活態度越來越消極,工作積極性相對較低。要想改變上述現狀,適當引進本文兩種藝術是十分必要的,即通過增強人們的藝術修養、提升人們的綜合素質來減少人們的浮躁心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茶樂藝術以及鋼琴藝術具有一定教育意義,通過藝術引導的形式來鼓勵人們思考,這不僅能夠傳播藝術理論知識,而且還能起到行為約束、行為引導的重要作用,這對人全面成長、不斷進步有促進意義。
深入分析兩種藝術形式后,人們能夠了解藝術內涵、掌握藝術價值,并意識到藝術傳播的現實意義,與此同時,人們還能從中積累豐富的茶樂知識以及鋼琴知識,并且不同藝術形式所在國家的文化形式、歷史背景也會被大致掌握。從上述介紹中可以看出,要想做好傳承工作,應從文化來源地入手,通過歷史價值文化來進行藝術傳承和創新。由于茶樂藝術具有濃厚的中國色彩,社會屬性較突出,這與西方鋼琴文化存在一定差距,進而藝術學習的過程中更應堅持差別對待法,認識到兩種文化藝術之別,這是從文化之別角度來講。從文化共性角度分析,應在共性總結的基礎上,找到適合的融合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擴大藝術內涵傳播范圍,并能全面提高人們的藝術素養,以及藝術欣賞水平[5]。
綜上所述,多元化背景中分析茶樂文化和鋼琴文化存在的共性,這不僅能夠為文化融合起到促進作用,而且還能探索到文化傳承路徑,同時,人們的精神世界會越來越豐富,藝術修養會不斷提高。從上述介紹中能夠看出,二者存在較多的共性特點,深入了解不同藝術形式,這對優秀文化融合發展、有效傳承有推動作用,并且,還能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1]劉靜.論鋼琴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7(19):53.
[2]汪蓉.茶樂與鋼琴藝術的共同性探究[J].福建茶葉,2017(10):406-407.
[3]王燕.茶樂與鋼琴藝術的共性探討[J].福建茶葉,2016(9):375-376.
[4]祝煉坪.對“鋼琴藝術指導”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的新思考——兼及武漢音樂學院鋼琴藝術指導專業現狀及改進探討[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5(2):161-168.
[5]馮效剛.中國鋼琴藝術的文化內涵審視[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15(1):27-3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