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玄波 鄭小梨
(廣西南寧市良慶區南州林場,廣西 南寧530232)
桉樹作為速生樹種生長速率快,樹木木材質量良好,能夠作為工業化生產的基本材料,如作科學規劃,在環境保護的作用也極其優異,在造紙、建筑、家居、固碳等諸多方面得到有效應用,實際生態以及市場經濟價值較高。從目前桉樹實際生長情況來看,由于桉樹目前所種植的品種大多為淺根性根系,主根不明顯,側根生長不發達,根系較淺較細,生長中沒有向深層土壤中進行生長,導致桉樹植株地上及地下生長部分不平衡,頭重腳輕,在中幼齡林時期更為明顯。如受較強風力搖撼作用時,極易出現風倒現象,對桉樹種植經濟會造成重大損失。
當前桉樹在不同類型種植土壤中對植物的固定作用存在差異,對植物有效生長以及抗風性具有直接影響。當前種植土壤可以分為砂土、壤土、黏土、粘壤土等。其中黏土的粘附性較強,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能力,整體養分含量較大。 砂土粘著性較差,保水性能差。桉樹在不同土壤中進行生長,抗擊風害的能力也存在較大差異。在正常情況下在粘壤土中生長的植物抗擊風害的能力較強。土壤粘性、含水率以及根部發達程度對桉樹抗風能力具有直接影響。
栽植位置的選取對提高抗風害能力也具有重要影響。所以在桉樹種植過程中選擇風力影響較弱的地區,能夠對林木順利生長成林創造天然條件。但具備這樣理想條件的種植范圍不多,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也偶有強陣風發生的可能性,一樣有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風害,所以還要針對一些特殊的小環境靈活掌握栽植規格和行向。一般情況下垂直風向的桉樹受風害威脅程度要高于平行風向的桉樹。
此外,桉樹種植栽培過程中外界影響因素也會造成較大破壞性,例如動物破壞會影響植物抗風性。部分動物會破壞植物根部,從而使得桉樹自身抗風能力不斷降低。各類害蟲對桉樹植株各個部位的啃食,也會導致樹木實際破壞較為嚴重,所以對桉樹風害要素進行分析時,需要整合動物破壞要素的影響。在桉樹幼苗栽培管理過程中,如果地面長期積水,將會導致生長土壤處于飽和狀態而缺氧,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會不斷減弱,長時間發展將會導致植株死亡。積水將會導致土壤氧氣不斷降低,促使土壤中各類病菌開始活動,而后產生較多有毒物質,會導致桉樹樹木根部死亡,開始出現腐爛現象。根部是桉樹苗木進行固定的基礎,如果根部出現爛根問題,將會導致植株生長性能受到影響。
目前我國植被破壞較為嚴重,水土流失就是土壤在水的作用力下,自身結構遭到破壞,土質開始變得松散破碎。此問題大多發生在山區和丘陵位置。地勢起伏較差、降水較為集中、地表土質疏松等區域,加上人為建設活動也會對天然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問題將會導致土壤肥力不斷降低,導致生態環境出現各項問題。在自然條件下,水土流失使得桉樹生長沒有固定土壤,對植物正常生長造成影響,降低植物抗風性。目前降低桉樹風害抗擊能力與諸多要素相關,所以需要整合原因提出具體應對措施,全面增強桉樹生長速率[1]。
當前用塑料管進行育苗,由于底部存在排水孔,苗木根部在育苗管中盤成根柱,逐步連接在一起。外部排水孔的細根受到光照以及大氣等影響要素限制,在排水孔中會形成根結。經過造林定植活動之后,新生的根部由根部以及細根進行擠壓形成。加上造林地中土壤實際堅實度不夠,養分不夠充足,表層土壤大多較為疏松,水分、根部以及土壤溫度能夠有效促進桉樹根部穩定生長。但是幼林根系未形成主根,主根生長情況不發達,都生長在表土層中沒有進行深度扎根。通過調查活動發現,目前塑料管育苗50%以上桉樹生長情況會受到主根影響。所以當前在育苗階段需要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可以在排水孔外根部長勢較好的地方進行苗木造林。改用較大的塑料管進行育苗,在管底部位置開設排水孔,從而更好地引導壯苗生長[2]。
當前針對桉樹種植受風害影響程度,需要對目前種植活動進行調整,特別是易受臺風影響區域,可以優先選用抗風能力較強的品種進行種植,主要考慮的因素是根系更為發達,樹冠較小的品種。在滿足此條件下,再以生長速率,生長量為第二考慮因素,提高桉樹林抗風能力,作為重要的營造品種。
桉樹幼苗栽種之前的整地過程中,不論選用機械開墾還是人工開墾,耕種深度越深越好,從實際抗風能力來看,穴墾比帶墾要好,帶墾比全墾要好,但是幼林生長速度以及抗風能力差距較大。當前為了全面提升桉樹抗風害能力,在整地過程中針對坡度較大的造林地域,需要考慮水土保持相關的問題,對幼林抗風能力與豐產關系進行分析,不能選用全墾或是順坡帶墾的方式。在整地過程中沿著等高線深耕帶墾最為適宜,坡度在5°以上的林地如果采取帶墾等措施,對水土情況將會造成一定影響。
桉樹幼苗在山上進行栽植需要進行深植,高苗種植深度要較深,矮苗需要淺種。通過深植能夠讓桉樹幼苗更好的接觸種植穴中的基肥,更好的促進桉樹生長,充分吸取養料,使得根部能夠深扎,以此來提前抗風害能力,促進桉樹穩定生長。
在相同種植位置同時種植2株同一種源、質量相同的苗木,將樹苗劣株位置苗木進行去除,讓根部與保留木根部位置能夠有效連接,這樣能夠有效擴大樹下生物量,全面提高根部盤結能力,也能提高樹木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促進樹木地上部分的生長,提高樹木增長量,還能有效提升樹木抗擊風害的能力,保留充足的生長株數,從而更好的實現桉樹種植高質高產的目標。種植人員需要結合種植技術、經濟以及受風害影響程度等要素進行分析,因為雙株種植實際造林成本較大,但是能夠提高抗風害能力,還能擴大桉樹生長量,通過增產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3]。
桉樹林木根部自身具有趨肥特點,在造林過程中可以將足量的基肥放置在種植穴中,針對桉樹幼林追肥需要對深淺度進行控制,可以在根系分布較為密集的土中,便于講述樹根引入土層深處,通過深層施肥能有效提升桉樹抗風能力。在臺風高發地區和一些易受強風為害的特殊地段,一年齡、二年齡的桉樹施放肥料的3大元素含量的配比選擇也要著重考慮,最好降低氮素的含量,適當提高磷鉀施放量,目的是減少桉樹林木出現徒長的現象,降低樹體枝葉比;加快桿莖的木質化,增加粗度,以達到提高抗風性的目標。
當桉樹生長過程中受到風害侵害之后,實際損失較大。此外,當前桉樹種植區域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不平衡是風害發生之后風倒的重要原因。此外樹齡越小,風害危害程度越高。所以在桉樹幼林造林過程中需要補足基肥,造林活動結束之后當年施肥量不能太大,需要進行適度控制,降低風害。根據桉樹實際生長情況需要加強撫育措施,增加肥料,控制桉樹有序生長。
桉樹種植經濟效益樂觀,但投入成本也不小,因此對桉樹種植過程中預防風害措施進行探析具有現實意義,能夠促進桉樹生長,擴大種植經濟效益。桉樹種植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對種植重點環節進行探究,擬定各項可行性防護措施,全面提升桉樹抗擊風害的能力,擴大種植綜合效益。
[1]王建忠,張磊,熊濤,等.東門桉樹無性系抗風性比較研究[J].林業科技,2015,40(5):1-4.
[2]馮光秒,梁晨.桉樹幼林風倒探因[J].中國科技縱橫,2015(8):232.
[3]吳木軍.桉樹蛀干害蟲的風險分析及管理對策[J].綠色科技,2017(9):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