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龍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林業科學研究所,湖南 湘西 416000)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是在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之下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其在林業發展之中通過合適的經營手段和技術來實現林業經濟的發展和轉型,實現生態系統的重建和調整。林業建設是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我國的生態環境平衡以及氣候變化的應對,是當前國家可持續發展計劃的重點建設行業。
在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林業建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途徑就是林業建設。在我國的發展中,由于片面關注工業發展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破壞,我國當前的環境問題較為嚴重,因此,要實現低碳經濟,其關鍵就是建設完善的林業生態系統,使得森林生態系統的吸收二氧化碳功能和生態平衡功能得到完善和發展,林業是保證低碳經濟發展中碳吸收能力提升的主要手段;森林生態系統也是我國的重要生態資源,其中含有大量的經濟作物以及生物能源,發展低碳;林業經濟可以在不影響環境的因素下改變傳統的化石燃料能源結構,推進生物能源的利用量,其中的經濟作物也有效推進了我國的經濟建設。綜上,林業經濟的建設對于我國的低碳經濟建設有重要的價值,其經營過程也實現了生態系統修復的目標,是我國未來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項目。
要實現低碳林業經濟的建設,國家應當采用科學手段來增加森林在生長過程中的碳匯集量,減少林業生產中的碳源,通過豐富林業區域中的林種來加強森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出量,提升林業經濟的產量。實現可持續林業經濟的重點就是實現低碳生產過程,其內涵是在不影響林業經濟生產總值和國家經濟市場的前提下通過先進和技術使用和改革林業管理制度來降低林業生產過程對生態系統碳排放和碳平衡過程的影響,減緩溫室效應的惡化,保護自然環境。林業可持續發展經濟的主要特點是在保證林業正常生產的過程中完成經營生產,發展低碳林業經濟可以減輕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影響,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在森林資源的可持續開發過程中,林業建設和生產過程都應當將實現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基本目標,為了保證生態系統的結構完整性和物質資源的長期可持續性,應當要求林業生產管理人員在生產中依據生態理論來進行經營活動,避免造成的生態破壞超過森林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同時,在生產中也應當研究生態破壞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從實際出發,研究出減少生態問題的經營措施。
在進行森林經營過程中要考慮林業的公益性,林業建設規劃應當符合地區的發展利益,從而吸引當地的企業和社會參與可持續發展林業建設。在建設中,政府要重視宣傳工作,向社會各界宣傳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保證森林的經營與社會經濟建設相一致,推進社會經濟建設。
可持續發展就是在生產和使用中尋找平衡,為了避免林業生產過程中出現森林開發和建設不平衡的問題,造成生態系統結構的破壞,森林的管理部門應當對森林的生長速度和復原速度等有充分的認識,并制定一定的措施來保證生產和使用的平衡,保證森林資源利用的可行性,利用的可持續原則是可持續發展建設的核心,管理人員應當以其為發展的基礎,強調林業生產區域之外更廣范圍內的生產平衡。
森林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其林業結構組成和生物種類直接影響其抵抗外界影響的能力。因此,要想實現森林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在進行發展規劃的過程中就要將森林看作一個整體結構,規劃從整體出發保證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持續性。在系統之中,森林經營活動與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有緊密的關系,因此,在發展中,管理人員要保證規劃符合林區的生產需求,保證系統生態穩定,一次實施經營策略。
在未來發展中,管理人員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對林業建設和生產過程進行優化:在林業建設中合理使用科學技術,提升在林業發展中科技所起的作用,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和專業性人才,針對當地環境和市場需求建立完善且多元化的商品林基地,提升林木生長質量,不斷優化林業結構,增強市場競爭力;當前我國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和低碳經濟結構,開始進行生物能源的發展。林業生產區可以借助這一發展政策,建設生物能源林和木本油料林,根據自身的發展條件來建設經濟林產業。除此之外,林業管理人員可以在林業產區進行木本飼料林研究,將畜牧業和林業產業相結合,推進雙方的共同發展;在合適的地區發展立體化的林業經濟,在產區進行規模化的綠色食品建設,當前人們開始注重食品的環保性,野菜作為一種具備環保和健康兩大特點的資源,該地區應當在發展中予以重視。低碳森林培育業就是使用現代科技和生態學知識來設計森林生態系統中的樹種比例,種植中使用的樹木既要具備生態學上的防護作用、碳吸收作用以及涵養水源的作用,又需要具備經濟生產價值,可持續的森林培育業就是將多種經濟作物和森林相結合,在進行經濟生產的同時提升森林的結構復雜性,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的抵抗力和自我恢復能力,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在低碳經濟的發展背景之下,為了降低不良環境因素對林業建設的影響,建設人員應當加強林業的管理力度,并做好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減少亂砍濫伐現象的出現,避免水土流失現象出現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的發展,做好林業建設規劃。要加強對亂砍濫伐現象的管理,減少環境污染問題僅僅依靠林業管理人員是不足的,國家應當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來減少環境污染問題的出現。在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之下,國家政府應當完善林業發展法律法規,引導林業建設向低碳可持續方向發展。除此之外,我國管理部門應當創新管理制度,在森林資源管理中擴大管理范圍,健全林業資源保護制度,結合市場調整和國家整體規劃來對森林生產進行調控,加快林業經濟的完善和發展速度。
林業在我國低碳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未來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基于林業生態系統的建設和改革是不可缺少的,國家應當完善林業經濟體系和管理制度,從市場和法律雙方面推進低碳林業經濟的完善。
[1]蔣麗霞,盧宏業.低碳經濟背景下林業發展策略淺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2(03).
[2]劉丹.基于低碳經濟視角的黑龍江林業發展模式探析[J].林業勘查設計,2015(02).
[3]郝建偉.低碳經濟中提高林業經濟效益途徑淺談[J].林業建設,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