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穎
(松原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分院,吉林松原 138001)
以茶葉包裝為例探索視覺傳達專業教育的改革
劉麗穎
(松原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分院,吉林松原 138001)
時至今日,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茶葉保存的手段更是數不盡數,但是在這個視覺化的審美社會里,茶葉包裝也同樣被提上了日程,成為影響茶葉銷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概述了視覺傳達專業教育的專業特征以及培養模式后,又對我國茶葉包裝的視覺設計進行了分析,并最后結合茶葉包裝設計對視覺傳達專業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議。
茶葉包裝;視覺傳達;教育改革;視覺設計
我國作為茶的發源地,飲茶制茶歷史都頗為悠久。隨著茶葉經濟的發展,先人們又發明了茶葉保存與包裝的方法。唐代的韓琬在《御史臺記》中明確記錄了當時茶葉保存的方法“貯于陶器,以防暑濕”。所以,從茶葉誕生之時,人們就把其當作一種物質實體而進行保存。當今的茶葉生產者不僅著重提高茶葉的品質還要對茶葉的包裝進行精心設計,只有精美的茶葉包裝設計才能在瞬間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才能在群雄角逐的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因此,茶葉包裝設計與視覺傳達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由于大部分茶葉包裝設計師都是出自于視覺傳達專業,因而視覺傳達專業教育改革對于茶葉包裝而言有著難以言喻的深遠影響。
視覺傳達專業以培養具有一定藝術修養與審美能力的專業設計人才為目標,其旨在通過多元化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結構來引發學生不同的設計靈感。因而,視覺傳達專業的本質是“多元化”,主張從人的視角利用技術手段對美進行不同角度的闡釋。視覺傳達設計領域內,對于美判斷沒有統一的標準,美的形式與內涵都是多元化的。于是,也決定了視覺傳達專業的開放性,因而也就對學生美學意識的塑造持一種包容性態度。其次,視覺傳達專業作為一種新型學科,其必須與現代科學技術相接軌。麥克盧漢說“媒介是人的延伸”,同理技術也是美學的延伸。優秀的設計通常是技術與藝術的融合,任何脫離了技術與藝術的設計都與現代設計理論相悖。所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就被打上了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烙印。因此,在專業化的結構教學中,教師會從藝術與技術的角度對學生的技術運用能力以及美學挖掘能力進行綜合培養。再次,在這個市場化的社會里,任何行為都或多或少地帶有經濟色彩,設計也不例外。無論其設計多么出彩,也難以掩飾其市場化的本質。于是,視覺傳達專業的教師會從社會市場理論出發,給學生灌輸市場與概念相結合的觀點,使其設計的作品能最大限度地為市場所接受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總而言之,視覺傳達專業作為一種社會需要的產物,其培養了大量優秀的設計人才,將美撒播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極大地提升了大眾的美學意識。
視覺傳達專業是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產物,其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科類型,對于信息科技的依賴程度較大。沒有科技的發展就沒有視覺傳達專業的興起,科技的發展和跨越都會迎來視覺傳達設計的革新。因而,視覺傳達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越來越偏向于信息化。各大高校紛紛引入計算機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對傳統的專業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培養全面的信息技術應用人才。同時,由于社會需求的多樣性,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也從多元化的角度培養不同層次的人才,以滿足不同行業的不同崗位需要。另外,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長久的發展中也逐步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專業體系,學生可以利用不同的視覺媒介對同一設計進行不同呈現,以形式的多元性來促發其設計內容的多元化。此外,由于人文主義教育理念的興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在視覺傳達專業里受到了重視。學生可以在設計中融入自己的個性化特色,其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展目標來不斷提升其設計技能與個人素養。總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當今的市場需求以及教育理念息息相關,其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而不斷進行自我調整,輸送的設計人才引領了無數時尚潮流。
書法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字表現形式豐富多樣,行云流水的行書、端莊典雅的楷書、豪放恣意的草書都極具藝術性與觀賞性,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茶葉的深層內涵。因此,我國當前的茶葉包裝上的文字的視覺設計大多源于傳統書法。書法藝術講究線形之美,以優美的線條呈現出一個不一樣的幾何世界,也在無意間傳達出作者的思維品質與另一種審美觀。于是,茶葉包裝的文字設計就以書法藝術為源泉,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茶葉的不同屬性,對其包裝設計進行局部變化處理,從而使得茶葉包裝在視覺上呈現出一種整體融合感。例如,“六堡農家茶”的包裝設計,其中“六堡”二字是隸書加粗處理后而成,“農家茶”三字則是普通的隸書形態,而這橫長豎直的莊重字體與右圖的農家小堡房相互映照,相得益彰之下構成了一幅整體的和諧畫,也使得六堡茶的農家原汁原味特色更加濃厚,“無聲勝有聲”的妙趣也在不經意間躍然紙上。
圖形是茶葉包裝的語言形式,其把內在的茶葉品質與外在的茶葉形狀以及茶葉的象征寓意相結合,并最終以視覺化的形象呈現在大眾眼前,使消費者從圖形中讀懂茶葉了解茶文化。而且,圖片是最具視覺沖擊力的元素,其對于茶葉包裝的設計而言至關重要。通常來說,我們見到的茶葉包裝圖片設計大多為裝飾性包裝圖形,也就是說圖片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視覺裝飾效果,通過意蘊豐富的圖畫提高茶葉包裝的雅致性,以提升茶葉的整體檔次。此類裝飾性的圖形設計大多用于高檔的茶葉包裝中,同時由于借用了大量的傳統中國畫中的山水筆墨元素,這種裝飾性的圖形包裝茶葉大多對外出口,以彰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另外,茶葉包裝設計也會采用提示的方法,在圖形設計中會融入茶葉的產地以及原料,使大眾在一瞥中便能迅速知道茶葉的基本屬性,在無形中增強消費者對該茶葉的好感。我國茶葉種類繁多,大體上可以分為紅茶、綠茶、黑茶、黃茶、白茶以及烏龍茶六類,但是每一類茶葉又可以具體地細分為不同的茶種。然而,普通消費者對于茶葉的認知又較為淺顯,分不清其他的茶葉類型。解說型圖形設計以文字加圖片的解說式能使消費者詳細地知道不同茶葉的不同性能,從而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相應的茶葉商品。
色彩作為一種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元素,其在視覺傳達中扮演的角色異常重要。如果色彩的搭配適宜,將會大大提升受眾的美學感受,反之則會使大眾產生一種審美疲勞的厭惡之感。因此,茶葉包裝設計中的色彩運用需謹慎,設計師應該從茶葉的屬性出發根據茶葉的市場定位,選擇相應的色彩對其包裝進行優化設計。例如,清新醇香的綠茶散發的是一種淡雅之氣,茶葉包裝則應該選取與其氣質相符合的色彩對其進行著色,切不可背離茶葉的自然屬性而盲目選擇不適宜的色彩。根據綠茶的屬性可以將綠色作為首選,柔嫩的綠色給人以生命的希望也凸顯綠茶的寧靜自然之美。再者,不同色彩所傳達出的情感意義也有所差異。白色是純潔高雅的象征傳達出質樸之意,紅色是熱情濃烈的象征傳達出華麗之意,黑色是肅穆莊重的象征傳達出簡潔之意。因而,對這些層面加以考慮,不同的茶葉必須選用不同的包裝色彩。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包裝是一種信息傳達的媒介。因而,獨特的包裝設計造型不僅可以準確地傳遞商品的信息而且還引發消費者的視覺愉悅感。設計師在對茶葉包裝進行視覺傳達設計時,會以傳統茶文化中的相關視覺因子為導向,結合茶的文化屬性設計出匠心獨運的包裝造型。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茶葉包裝造型設計是罐裝筒形,而其所用的材料一般是金屬和硬紙,不同的材料所設計出的造型也各具特色。金屬筒的茶葉包裝造型具有功能美和形式美的雙重特性,體現了工業時代文明的懷舊理念。而紙質筒則是一種溫情傳遞,其密度較軟可塑性強可以印刷或繪制各種精美圖案,增強其包裝造型的美觀性。另外,設計師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審美需要,將紙質茶筒設計成茶葉狀、竹筒狀、茶壺狀,以精巧的造型吸引消費者,切實做到茶葉包裝造型設計的美觀性、趣味性與實用性相統一。
信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興的視覺媒介層出不窮,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也因此而被置于時代巨變的洪流中,原有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已經與社會現實脫軌,那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改革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首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該借鑒茶葉包裝設計的多樣性,對其專業內容進行文化性與藝術性的填充,無論社會如何變遷,始終要保證視覺傳達專業的精神內核不變,將茶葉包裝設計中所應用到的傳統文化逐步融入到專業教學中,既弘揚了傳統文化又豐富了教學內容。繼而,視覺傳達專業也應該同茶葉包裝設計一樣,立足于市場需求對專業內容進行適應性調整。例如,將環境保護的理念以深刻的形式注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了解未來設計發展的趨勢與方向,從而實現專業教學的現實性與意義性。再者,視覺傳達專業作為一種設計性專業,最重要的是內容設計,所以視覺傳達專業可以從茶葉包裝圖案設計的地域性中探尋文化因子,并將其融入到專業改革的范圍內,將民族特色鮮明的包裝設計搬到教材上來以激發學生對于傳統地域文化的思考,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1]若梅,劉躍軍,梁美華.一體化包裝設計思想在包裝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07(3):89-90.
[2]劉東霞.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視覺傳達專業《包裝設計》課程為例[J].藝術教育,2013(11):162.
[3]邢明,楊道陵,張鳳丹.包裝設計實驗課程項目制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以華南農業大學包裝工程專業為例[J].輕工科技,2015(7):184-186.
[4]程蓉潔.關于視覺傳達專業教學改革的理性探索——以茶葉包裝設計為例[J].福建茶葉,2016,38(11):184-185.
[5]Designing Britain 1945-1975 the Visual Experience of Post-war Society.Darling,Elisabeth,James Evans,Andrew Jackson,et al.
劉麗穎(1980-),女,吉林松原人,在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裝飾藝術設計教育和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