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廣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廣西南寧 530005)
淺析茶葉對外貿易中交際翻譯的技巧與應用
吳春廣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廣西南寧 530005)
英語交際翻譯中,詞匯正確釋義和語言情境理解是最重要的,語句銜接需要很強的邏輯性。現如今,國內市場買方與賣方的供求關系發生很大變化,科學技術推動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市場上出現了供過于求的情況。消費者越來越占主導地位,市場中的茶葉生產量也出現了過剩的情況。國內茶葉市場供求飽和,茶商品的產能過剩,茶企業還需要不斷整合茶貿資源,尋求海外市場。
茶葉貿易;交際翻譯;茶貿資源;產能過剩
我國實施對外開放政策以來,與西方國家的國際貿易往來密切,并且逐步達成深度的合作。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對外貿易中交際翻譯成為國與國之間貿易往來的必要方式。交際翻譯專業在很多高校都設有相關專業,但尖端翻譯人才不多。長期以來,我國大眾人群在外語外貿的交際翻譯中存在著明顯的不足,這與平時英語實際訓練較少有一定關系。茶葉作為國與國之間的商品,在海外有很廣闊的市場。茶葉作為中國特色的商業化產品,在國際舞臺上占有獨特地位。
茶文化哲學思維博大精深,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有一定指導作用。在中國漢語環境下和對外貿易交際中,交際翻譯作為文化轉換、創作發揮的一種交際模式,引起了商界人士經濟學者的關注。伴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高頻率化,漢語與英語在世界經濟貿易中,發揮著引領經濟文化的重要作用。在茶葉相關翻譯中不可避免的要進行交際翻譯,實現漢語與英語的轉碼交流。
在歷史長河中,茶文化不僅是中國文化的佼佼者,同時也滋養著中國的文化熱土,對西方文化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當今盛世茶業經濟繁榮,世界各地熱衷于茶文化的國家數不勝數,茶貿之風猶在興盛。與此同時,茶文化交流的密切逐步形成了茶語。語言進行商業貿易的文化媒介。漢語和英語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貿易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分析茶葉貿易中交際翻譯的模式,尋找茶葉貿易交際下語言的交融模式,增強各國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理解。這樣一來,茶葉及茶文化商品經過貿易途徑傳入到西方的國家,隨著茶葉以及茶商品的流通開來,以茶為核心的相關茶語也逐步傳播開來,品茶不但成為了世界大眾的一種時尚,而且成為大眾精神的閑適享受。
茶葉貿易和飲茶成為大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體驗。根據史書記載,茶葉最初起源于中國,隨著中西方貿易之路的開啟,茶葉、絲綢、陶瓷等走出國門,受到西方各國的歡迎和喜愛。西方與中國的茶葉貿易往來,使交際語言逐步融入到社會生活中。在茶葉貿易中,頻繁的出現語言的碰撞與交流逐步形成了茶語言。茶語是中國與西方茶葉貿易的交際語,也是傳播茶文化的載體。茶語言交際翻譯的形成與發展,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
茶可以是居家生活的健康飲品,也可以是茶文化的傳播者。茶學、茶英語翻譯越來越受重視,茶文化思想與交際翻譯的結合,讓有年代感的茶與交際英語重新散發活力。隨著當下茶葉經濟的快速發展,商業性質的茶館也逐漸增多,中國與外國的商貿日益頻繁,交際的強度漸漸增大。不僅如此,茶文化思想與英語交際翻譯的結合,對茶葉貿易能否順利開展有著重要的協調作用。
在茶葉貿易的英語交際中,單詞、語法都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學習重點。學習這些知識我們才能夠走進茶葉英語,學會正確地用英語翻譯,增強表達效果。因此,在實際的茶葉貿易中,商人或者翻譯人員會著重對單詞和語法進行講解,容易忽略翻譯中整體對茶文化的理解,弱化了對茶文化表達效果的把控。詞語是交際語言中最有彈性最突出的部分。一個一個的詞語連接成句子,構成了中西茶葉貿易語與茶文化交流的橋梁。從茶語的交際詞匯翻譯開始,在茶葉貿易商業用語上理解商業信息的同時,體現出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英語和漢語中都有很多有關茶和茶葉貿易的詞匯,茶語言的交際翻譯反映出茶文化在世界大眾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茶葉貿易的逐步深入,英語也在不斷更新茶、茶語言、茶葉貿易的詞匯,這對于促進茶葉文化繁榮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
不同語言之間的轉化需要一個編碼、解碼的過程。語言轉化需要有轉碼代號信息或者是轉碼點。在茶葉貿易的英語交際翻譯中,除了要學會語義翻譯以外,還需要根據對話語氣進行巧妙的轉換,將語言色彩帶入到交際翻譯中去。從語言學的專業角度來看,茶葉貿易中的交際翻譯可以通過肢體語言與轉碼語相結合表達,以此避免亂碼的現象,使閱讀者更好理解翻譯語句的意思。如今,國際范圍內掀起了漢語熱的現象,漢語與英語交流不斷加深,交際語言不僅在外交上磨出火花,在心靈上也摩擦出了火花。在茶葉貿易交際語言翻譯中,正確譯述語言內涵的同時,也要明確語言的實效性、規范性、準確性。茶葉的貿易的本質是經濟貿易往來,程序化、交際化翻譯模式能夠把握住語言的本質內涵,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融。對比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來說,交際翻譯最大的益處是可以讓人心神意會、貫通理解,增添了閱讀者對語言轉碼過程的趣味性,豐富了翻譯過程的情感體驗。
首先,語言的翻譯要遵循的是邏輯合理性。語序的錯誤將會讓句子成分丟失,使將要翻譯的例句失去原來本意。因此,在茶葉貿易中語言的轉換,要重視思維的靈活轉換。翻譯需要講究有始有終。比如,翻譯時如果是龍井茶、普洱茶之類的專用名詞,那么在翻譯表達時就需要精確定位,不能統一用“tea”來代表所有關于茶的翻譯。另外,翻譯案例的語言基調是歡快愉悅的,那么句子風格沒有變化的情況下,落腳點的語風應該與出發點保持一致,這樣才能確保準確地表達效果。然而由于文化的差異性,漢語與英語由于一些語法規則的異同,所以漢語、英語表達的方式、重點都有明顯不同。一般而言,漢語的主語都會放在句首,而英語則截然不同;英語講究文章的整體性,而漢語側重于句子銜接的條理性、邏輯性。
茶葉英語翻譯形式多樣,根據不同的貿易環境,翻譯者可以采用恰當地交際翻譯。當面對晦澀生僻的句子時,可以采用直白翻譯方法即直接法,該方法僅僅需要把句子翻譯清楚言簡意賅即可;當面對語言文化障礙時,無法逾越,則可以采用溢于言表的方法直接跳過難懂部分,縮小語言與語言之間的文化障礙;為了使翻譯的語言更加雅致、錦上添花,可以采用思維的轉換法,打破語言條條框框的藩籬,精確地把語言意思表達清楚。
在茶葉貿易的過程中,如果在直譯的情況下無法正確的表達原文的意思,或者是翻譯的過程中遇到不通順,不自然的問題,這時我們可以采用易于言表的轉換翻譯方法。可以根據作者的情感主線自由的翻譯句子,但是在翻譯的過程中絕對不能脫離作者的本意。因此,易于言表行的轉換方法相對直抒胸臆的轉換方法來說比較困難,它需要翻譯者把握好整個語境的風格,能夠很好的理解作者的意思或是茶品牌的含義。相比之下,翻譯者可以直接翻譯表達出原來句子所表達出的意思即可,不需逐字逐句的翻譯出來。但有一點特別注意的是,在保證翻譯語句通順自然及語序正確的情況下,翻譯出來和茶相關的語句要遵循我國人民的風俗習慣。另外,翻譯不同國家語言也要遵循該國家的文化背景。針對不同的語言情境,可以選擇不同的翻譯思維。
在茶葉貿易的過程中,英語和漢語之間語言翻譯的轉換指的就是解釋中文的表達意思和英文的表達意思。將語言障礙差異最小化就需要翻譯者在茶葉貿易中進行茶葉思維模式的轉換,對相關的茶葉信息必須進行透徹了解。不僅如此,還要對茶葉進行信息進行歸納的分析,綜合的處理。在茶葉貿易里,茶葉作為國際貿易中商品交換了一種物質,逐漸成為了國與國之間的交際工具。在交易過程中,茶葉的交際價值和社會屬性逐步實現出來。自古以來,茶葉、絲綢、陶瓷作為中華文明產物的代表,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和贊美。盛世興茶,隨著我國經濟實力與國際地位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也得到了階段性的提升,更推進了我國茶葉貿易的發展,這對中國與西方國家友好關系的維護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英語和漢語轉碼的過程中,由于漢語和英語的思維模式不同,思維方式也存在一定差異,兩國之間關于茶葉相關語言交流也有很大的差異。在英漢語茶業貿易轉碼之前需要了解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思維方式。便于在茶葉貿易交談當中能夠很好理解雙方的表達內容。一般而言,英語注重的是形式的結合,而漢語則注重的是意會的結合,英語注重的是動態的分析,而漢語注重的是靜態的觀察,茶的品性也是如此,形意的結合、動靜的結合。語言是表達一個人思維的絕佳方法之一,將形式語意會兩者相結合起來,能夠不同程度淡化兩國之間思維方式差異而產生的障礙。當然,在這些思維模式轉化中要尊重國家之間人群思維模式的本身的規律,在轉換思維模式的過程中不斷優化。特別是在茶葉商務交流中,需要話事人把握細節,增強表達效果,促進茶葉貿易的進行。
茶葉貿易交流會向多元化、區域化、國際化的趨勢發展。中國傳統茶文化也會更為深層次的傳承下去。中國與西方的歷史背景、經濟環境、地理區位不同,茶文化價值理解、茶語言翻譯的表達效果有很大的差異。由于語法規則和語言原則的存在,使得漢語言與英語在交際翻譯轉碼的過程中,思維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異。研究茶葉貿易中交際翻譯的技巧與應用,在翻譯的過程中有效轉換漢語言與外語,促進茶語言的生成與發展。
[1]陶巖,畢宏偉.試論英語語篇銜接手段與寫作教學 [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2):67-68
[2]張蕓靜.英語格言及其漢譯中照應、替代銜接手段對比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9(S2):104-105
[3]盛琳.廣告語篇中的語碼轉換現象及其作用 [J].考試周刊.2011(22):89-91.
[4]王雁飛,朱瑜.心理資本理論與相關研究進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7(5):156-158.
2016年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精品課程《漢英筆譯》建設階段性成果。
吳春廣(1981-),男,廣西容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