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朝
(四川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四川成都 610101)
“一帶一路”背景下茶文化與體育休閑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戴 朝
(四川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四川成都 610101)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在我國對外文化交流中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體育休閑產業也取得巨大進步,對舉辦體育賽事也高度重視。茶文化和體育休閑產業在我國具有重大意義和現實價值,兩者的結合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經濟和文化的綜合發展。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茶文化與體育休閑產業的有機結合不但能促進我國和沿線國家的合作與交流,還能增強我國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帶一路;茶文化;體育休閑
茶文化作為我國游戲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貫穿于各行各業之中,在社會交流中,人們以茶交友,在高校教學中,茶文化與加強教師建設隊伍水平的提高有著密切關系。體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常規科目之一,一直倍受重視,近年來社會形成了健身風潮,學校也提高了對學生體質健康的要求,據相關調查小組報道,就某些高校的調查情況分析來看,體育是高校教學的必修課之一。在“一帶一路”大趨勢下,茶文化與體育休閑產業相結合,不僅對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有很大的思維指導作用,還能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茶文化與體育休閑產業的結合有利于我國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一體化發展。
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每個時代各有不同特點,早在遠古時期,神農氏就發現了茶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近年來,人們在茶文化中發掘出了新的時代內容。
古時候,茶文化代表意趣高雅,主人以茶待客,更有以茶代酒一說,喝茶的人一般淡泊名利,同時為客人提供茶飲也表示主人對貴賓的尊重。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今天,茶代表友好關系,也蘊含著兩方的文化共識,具有深厚的精神價值。
早在絲綢之路設立以來,茶就作為一種獨特的產品遠銷國外,在絲綢之路沿線飽受稱贊,這是茶文化國際化的第一階段。隨著時代進步,茶文化在吸收優秀文化和時代精神的同時,也達到了實現文化包容性的高度,實現了自身的多元化。茶文化在經濟全球化高度發展的今天,除在我國備受推崇之外,在國際貿易和國際交流中也十分常見。隨著各國茶文化的深入交流和茶葉產品的來往貿易的深入,茶文化和茶文化產品已經逐漸成為國內外大多數人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部分。茶文化包含了我國許多傳統優秀文化,而且這種不斷吸收優秀文化的趨勢還將延續,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茶文化將進一步豐富自身內涵,同時用自己的精神內涵征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茶文化走出國門進一步開辟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致力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實現平衡發展。大力發展綜合實力強國戰略中體育休閑產業是一個重要部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國不斷加強對外體育文化交流,積極參與各類型的體育休閑產業事業和國際賽事,并取得了傲人成績。我國體育休閑產業具有很大的潛力空間和活力性,在面對新形勢時能夠靈活協調自身發展,使自己符合時代步伐[1]。我國體育休閑產業奉行尊重差異、鼓勵合作交流為發展準則,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對外體育休閑產業交流的基本原則,同時將建設體育強國和提高青少年體質作為體育休閑產業的終極奮斗目標。
我國體育休閑產業的發展總趨勢是全面化、多元化、國際化和創新化。體育休閑產業恪守準則,在走出國門的同時遵循國際體育產業趨勢,但力求完善自身體制和創新內容,主要發展趨勢是加強創新并致力于走向世界。
我國體育休閑產業受到重視的同時致力于舉辦體育賽事,在體育賽事中可以體現其發展趨勢,即尊重差異和鼓勵交流的融合。我國舉辦的體育賽事無一不強調要重視賽事舉辦地點的氣候條件、地形特點和地域文化特色,使每個參與賽事的成員都能感受到體育產業的良好氣氛。“一帶一路”提出以來,我國體育休閑產業涉及沿線諸多國家和地區,與許多友好國就體育休閑產業達成合作交流共識,力求在合作中實現共同發展,以此促進彼此間體育文化和體育休閑產業等相關產業的的發展和繁榮。
我國體育休閑產業雖然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目前產業內容單一,沒有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同時沒有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大趨勢的推動作用,導致體育休閑產業經常處于停滯狀態。另外,我國體育休閑產業的項目缺乏新內容,某種程度上創新性還有待提高。
3.1.1 拓寬兩者產業鏈
茶文化產業相對其他文化產業來說,還沒有形成穩定的產業鏈,產業之間的相關性也很有限,這導致茶文化雖然占有一定市場,但是并沒有形成固定文化模式,最終在茶文化走出國門的時候存在很多隱患,比如茶文化相關產品脫離了文化軌道,出現粗制濫造最后被市場淘汰而且進一步影響茶文化聲譽等現象[2]。體育休閑產業作為體育產業的一支,擴寬自身產業鏈的機遇很多,比如一般可以在舉辦體育賽事的同時對體育休閑文化產品進行宣傳,達到互利互惠的效果,同時,這也是體育休閑產業與體育賽事等產業有了交流聯系,不失為拓寬產業鏈的一個極佳辦法。在“一帶一路”背景的支持下,茶文化可以確定一個中心點,圍繞這個中心開展創新模式,保證基本的立場不動搖,同時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大背景的支持作用,擴寬自身產業鏈,使其有能夠和體育休閑產業接軌的可能。
茶文化本質上也是休閑文化的產物,這和體育休閑產業有共通之處,兩者都屬于具有一定精神價值的高端文化范疇,由此可見二者在擴寬彼此產業鏈時能夠更好的融合兩者的優勢,不但能夠相應“一帶一路”的號召,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帶動相關產業的成長,進而培養并且進一步擴展自己的優勢。
3.1.2 靈活運用第三方資源
茶文化與體育休閑產業之間不是沒有縫隙額的,二者之間有負責銜接的第三方,一般來說,第三方包括宣傳部門和策劃部門。有效銜接茶文化產業和體育休閑產業的首要條件就是靈活運用第三方資源,使其充分發揮產業中間的潤滑作用,消除二者融合過程中存在的摩擦和矛盾。
一般來說,第三方資源的靈活運用表現為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新媒體等大數據時代的產物,通過這些媒體對茶文化和體育休閑產業進行宣傳,為他們的有機融合制造契機,這就是靈活運用第三方資源的范例。在運用第三方資源的過程中,還要明確時代趨勢和背景,切不可莽撞行事,一切舉措必須符合時代趨勢和歷史發展規律,比如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積極組建媒體采訪交流團隊,對茶文化和體育休閑產業進行綜合了解和統計分析,找出二者的共同點,再找出能與二者搭建橋梁的機會,對此進行媒體宣傳,制造積極的輿論氣氛,促進產業化的形成與發展[3]。對于茶文化和體育休閑產業來說,最大的益處就是“一帶一路”背景下可以減少宣傳成本,因為“一帶一路”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宣傳價值和宣傳機制,茶文化和體育休閑文化作為“一帶一路”的附屬產品,理所應當節省了宣傳成本,這在很大程度上更有利于茶文化與體育休閑產業的融合。
3.1.3 在體育休閑產品中增添茶標簽
我國體育休閑產業每年都會生產許多文化產品,這些文化產品大多有自己的標簽。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這些文化產品的標簽趨向于多元化,很多標簽在各大活動中也隨處可見。我國各地區和高校每年都會舉辦運動會,分為夏季運動會和冬季運動會。對于體育賽事來說,運動飲料和體育休閑產品是必不可少的,運動飲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安全合格的體育休閑產品給運動員帶來了安全感。在體育休閑產品中加入茶文化標簽,不但能使人耳目一新,還能提高體育休閑產業的知名度。
茶標簽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選用的茶標簽要保證能促進茶文化與體育休閑產業的融合,就意味著茶標簽必須同時具備茶文化和體育休閑產業二者的特色,一般來說,可以在體育休閑產品專用的商標中加入茶文化的元素,這樣既能集合二者的特色,又能相應“一帶一路”背景下提倡的文化的包容性。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茶文化與體育休閑產業的結合能消除我國體育休閑產業的部分隱患,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能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促進茶文化思維的傳播,同時豐富我國的體育休閑產業。
茶文化思維對國民的綜合素養提升和實踐活動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茶文化已經走出國門,受到沿線國家的熱愛,同時茶文化也滲透進我國體育休閑產業的各分支中,體育休閑產業的工作人員和運動員隊伍也因此受益頗多。茶文化的內涵與體育休閑產業力求打造的美好和諧的生活環境和精神內涵是相輔相成的,采用科學的措施將優秀的茶文化思維融入提升體育休閑產業的建設水平中去,可以更好地傳承傳統茶文化和發揚體育休閑產業建設和諧文化的,以此達到促進體育休閑產業隊伍自身發展的目的,力求實現以人為本的同時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體育休閑產業一般著力打造自主品牌,許多體育文化產品都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在這些體育文化產品中加入茶文化,可以增添體育休閑產品的文化氣息,創新其形式和內容。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將茶文化與體育休閑產業結合,在體育文化產品中加入茶精神內涵和標簽,使體育休閑更具吸引力,同時在體育休閑產業的文化產品中傳遞出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以此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茶文化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支被高度重視,體育休閑產業在近年來倍受世界矚目,其發展也越來越國際化。在“一帶一路”的促進下,體育休閑產業正在引入新的具有時代意義的茶文化理念,兩者可以通過有機結合規避部分風險。具體融合茶文化與體育休閑產業的途徑有三點:一是鼓勵體育休閑產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學習有關茶文化的知識,二是將茶飲等優秀茶文化產品引入體育休閑產業中,三是在體育休閑產品中增加茶標。在“一帶一路”背景的支持下,將茶文化引入到體育休閑產業實踐中,不僅有利于滿足沿線國家對茶文化的需求,還能加強我國體育休閑產業的對外交流,從而促進我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
[1]王毅.“一帶一路”提出以來重要收獲有哪些[N].發展導報,2017(8):21-23.
[2]陳剛.“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推進體育文化國際傳播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7(1):5-7.
[3]李倩.基于茶文化的體育教學設計與實踐[J].體育世界,2015(17):135-138.
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互聯網+四川休閑體育產業”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XTYCY2017C13)。
戴 朝(1980-),男,湖南華容人,本科(碩士在讀),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產業和體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