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瑩
(河南工程學院,河南鄭州 451191)
茶企業領導干部法律意識
王沛瑩
(河南工程學院,河南鄭州 451191)
當前中國茶企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建設法制社會的大背景下,眾多茶企業領導干部要具備法律意識,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引導茶企業在法治軌道上前進,為中國經濟發展繼續作出貢獻。
茶企業;領導干部;法律意識
企業領導干部是否具有法律意識,將對企業產生直接影響,也決定著企業能否長久、穩定發展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而且法制建設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果,在未來會進一步完善。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茶企業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茶企業領導干部要多學習法律、具備法律意識,引導企業繼續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樹的國家,也是最早生產茶葉的國家,同時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消費茶葉的國家。2005年之前,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2005之后,中國成功取代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中國的茶葉品種眾多,在生產分布上地域性特征非常明顯。依照《中國茶經》里的分類,中國主要有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種類型的茶。農業部曾經提出了2009年至2015年的全國重點產茶區域的發展規劃,明確將中國產茶區域分為四大塊,即東南沿海地區的烏龍茶區域,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出口特色綠茶區域以及名優綠茶重點區域,西南紅茶及特種茶區域。在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和運作下,中國的茶企業遵循市場發展模式調節管理體制。從整個茶行業來看,茶葉種植位于上游地帶,茶葉的生長還壞直接關系到了茶葉的品質及對外出售的數量,而下游地帶則是茶葉的深加工以及終端的消費者。從以上介紹可以看到,我國茶行業有一整條產業鏈,從茶樹的種植到最終茶葉的出售所需工序繁多,所以整個產業鏈上的茶企業非常之多。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同時也是最大的出口國,茶葉作為商品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發展到現代,茶葉不僅是中國最普遍的飲料,而且發展成為了饋贈禮品的佳品。很多人禮尚往來時更愿意選擇茶葉作為禮品,一是高檔茶葉顯檔次;二是茶葉是健康的代名詞,對人身體有利。由此可見,我國茶企業整體發展態勢好,呈現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我國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快四十年來了,當前已進入改革的深水區和矛盾總體爆發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社會不穩定因素,人民和政府、人民和社會的矛盾也在不斷加劇。處于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為了能夠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就需要堅定不移的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國策。茶企業作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數量眾多、產業鏈長,給無數人帶來了就業崗位,增加了這些家庭的收入,對緩和社會矛盾具有一定的作用。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制建設一直都是國家發展的重點方向,茶企業作為人數較多的企業,則需要重視員工的思想保障工作,培養員工法律意識。但是,茶企業領導干部首先自己必須要具備法律意識,只有自身有法律意識,才能將整個企業納入法治軌道,才能為員工創造一個穩定、和諧的工作環境,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法律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和社會治理有緊密的關系。企業是社會的一部分,也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小社會。尤其是像茶葉,這種需要大量員工的企業,更是體現了其社會性。因此,為了管理好企業,必須要堅定不移的堅持依法治企。對于茶企業來說,如果領導干部不具備法律意識,就會對企業產生消極影響,嚴重的可能影響到企業的生死存亡。為了更好的推動企業的法制建設,茶企業領導干部應該充分認識到法律對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所以必須要立足現有的法律關于企業的規定,結合茶企業自身特點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并且要賦予這些制度法律精神,樹立法律權威,要求企業員工嚴格執行,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在法治軌道上繼續前進。
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企業和企業之間經濟上的聯系往來很多,所以產生摩擦自然也多。尤其是茶企業,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產茶葉和最大出口茶葉國家,不僅在國內市場上可能產生摩擦,還可能在國際上產生摩擦。因此,碰到這種摩擦必須要在法庭上解決問題,而茶企業領導干部不具備法律意識,必然會使企業遭受損失,無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對企業長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招聘員工的門檻在不斷提高,進入企業的員工大多接收了高等教育,具有很強的權利意識。如果企業領導干部不具備法律意識、不懂得法律知識,有時候就很難理解員工的想法,難以協調員工之間產生的矛盾,甚至在員工和企業出現矛盾時也無法調節、合理平衡雙方的利益,不利于企業文化建設,也不利于企業內部團結穩定。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的領導干部對企業的發展有決定性作用,所以手上也有相當大的權力,如果缺少了法律這個天平,可能導致自己的行為不受約束,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不僅自己的發展前途沒有了,還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損失。
黨和國家都十分重視企業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建設,要求黨員干部要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提高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問題的本領,通過自身的行動來帶動廣大人民群眾,由此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從茶企業發展來看,領導干部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力量,只有領導自身具有法律意識,才會重視茶企業員工重視法律。因此,茶企業領導干部必須從思想上重視法律意識的建設,這是落實依法治國理念的關鍵。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了,才會帶頭遵守法律,并且維護法律的權威,這樣讓企業員工意識到法律的尊嚴,使得企業內部更加和諧,有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
法律意識建設重在教育和學習,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加強對茶企業領導干部的法制教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企業經營相關法律規章制度,企業要建立落到實處的學習和培訓制度,因而要充分利用制度上的優勢,使企業領導干部學習更多和和企業經營相關的法律制度。還可以開展講座的形式,專門講述一些法律知識,從而擴大宣傳影響。領導干部在接受了法律知識的教育以后,能夠在生產生活中運用法律規定的相關常識,從而進一步強化法律意識。在學習的過程中,領導干部不僅要重視法律知識上的學習,還要重視法律實踐上的運用,從而做到理論和實踐之間的有效結合。茶企業領導干部要深刻理解法律內涵,要尊重企業員工的權利,樹立法律權威,在企業范圍內部逐步建立其法律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可以在企業建立相關的考核制度,要把企業全體員工是否具有相關法律知識作為考核內容之一,使人們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法律制度建設,從而在日常的工作中不出現違法犯罪行為,為企業營造良好、和諧的氛圍。
要加強茶企業法制建設,必須要從源頭上重視這個問題,要防微杜漸,預防企業出現違法犯罪現象。對于領導干部來說,首先要預防的是職務犯罪,所以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監督體系。一是要重視茶企業領導干部的學習和培訓工作,要把法律知識的學習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長期抓,無論什么時候不能放松。但是,學習和培訓都需要制定相關的制度,要依照制度來執行,這樣才能夠將學習和培訓落到實處,最重要達到按照制度辦事的效果,利用制度來規范人。與此同時,還要重視改進領導干部的作用,要用法律權威代替人治權威。二是要以具體的表現為依據,要做到對領導干部的強有力監督,領帶干部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領帶干部通過提高自身的要求,在茶企業內部形成一種氛圍,員工以領導為標準,對照自身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足,加以改進,由此提高整個企業的法律意識,使企業員工都能夠做到遵紀守法,這對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國茶企業非常多,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南方區域,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茶企業規模較大、數量多,所以企業員工非常多。如果企業重視法制建設,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領導干部對企業有直接影響,對企業發展產生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強茶企業領導干部法律意識建設,繼而帶動整個企業遵紀守法,這對我國經濟發展、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1]朱東鶴.構建干部作風建設常態化機制研究[D].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2015.
[2]黃立清.對黨政領導十部法律意識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理論學習,2007(1):52-53.
課題基金: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發展計劃(軟科學研究),名稱:《領導干部法律意識問題調查研究》,項目編號16240041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