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文慧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柔性管理在茶葉企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單文慧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自茶葉被神農氏發現以來,茶葉開始作為主流飲品進入人們的視野。我國作為現今最大的茶葉生產地,茶葉生產加工體系已處于世界領先行列。據統計,到2015年底,我國茶葉總產量已到達224.90萬噸,占全球茶葉總產量40%左右,茶園總面積超過4000萬畝,約占全球總量的二分之一。茶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獨具特色的行業,同時也是我國部分地區重要的生計行業,當前我國近20個省生產茶葉。我國部分產茶縣以茶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發展茶產業是許多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在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茶葉企業要想提升經濟管理水平,必須創新管理手段。本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柔性管理在茶葉企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
柔性管理;茶葉企業;經濟管理
從名稱上可以看出,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存在很大的區別。傳統的管理以剛性管理為主,剛性管理以制度為中心,強調員工嚴格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柔性管理更適合現代企業管理理念,隨著企業之間競爭的加劇,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是人才之間的競爭,而柔性管理強調以人為本,在企業管理中運用企業文化、精神對企業員工進行人格化管理。與剛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并不是一種強制化的管理,更注重從心理上引導員工自覺遵守企業的制度,為企業的發展而努力。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會不斷發生變化,而企業的規章制度不可能朝令夕改。因此,在對企業的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有利于企業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主動調整經濟管理工作,從而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定發展。
柔性管理主要具有三方面的特點:管理決策柔軟化、組織結構扁平化、組織激勵科學化。
管理決策柔軟化是指在柔性管理模式下,企業的管理決策層由專家層和協調層組成,這與傳統的領導指揮層存在比較大的區別。由領導層和指揮層組成的管理層所下達的指令會要求下屬員工強制性執行。柔性管理則更為注重基層員工的意見,在推行一項指令之前,往往會在基層員工之中征求意見,然后結合這些意見決定是否實施。這種管理方式更為柔軟。
剛性管理采取的是直線式的管理結構,管理指令的傳達由高到低,基層員工只能被動的接受執行。與剛性管理不同,柔性管理采取的是組織結構扁平化的結構,將決策權力下放,基層員工也可以參與到企業的管理決策當中,這不僅可以強化企業員工的歸屬感,還可以為員工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組織激勵科學化。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在自我實現需求之后,還有自我超越需求。滿足員工的尊重需求能夠較好的激勵員工。柔性管理強調科學的對員工進行激勵,能夠很好的滿足企業的被尊重需求,最大程度的挖掘企業員工的工作潛力,有利于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近年來,我國茶產業發展迅速,茶園面積擴展迅速,茶產業結構性風險加劇,在考慮面積擴張、消費漸趨穩定等因素的基礎上,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這必然會影響到茶企業的經濟效益,為了應對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茶企業必須提升管理水平,然而茶企業目前在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茶企業的經濟效益。
企業的管理對象是員工,管理層對員工的管理手段和態度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茶企業當中,農民工在一線員工中占據了比較高的比例,農民工的需求較為簡單,他們主要關心自身的薪酬待遇問題,對自己的長遠規劃不夠重視。同時,部分中小茶企業在管理中的粗線條導致對企業員工忠誠度培育工作不夠重視。在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茶企業的經濟管理以“商品交換”為主線,管理不夠精細化。
雖然注重制度在企業管理中的管理作用,有利于規范企業員工的行為,但是單純強調制度措施也會存在一些弊端。目前的茶企業的制度以績效考核內容為主。很多茶企業認為通過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工作,能夠達到控制企業成本的目的。但是茶企業的績效考核工作作為一種借助權威式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在長期內發揮降低企業成本的作用。同時,由于很多茶企業員工的忠誠度并不高,一旦績效考核結果不利于他們獲得符合期望的薪酬,他們可能選擇離職,這必然會造成比較大的員工流動,不利于茶企業的穩定經營。
雖然,我國具有很大的茶消費市場,但是由于茶企業數量很多,茶企業生產的茶產品具有同質化特征,加劇了茶企業之間的競爭。為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很多茶企業將自身資源集中在核心競爭力的培育上,這也讓很多企業忽略了對企業內部技術組織形態的調整。
正如前文所述,農民工在茶企業一線員工中占據了比較高的比例,茶企業的管理工作可以歸為勞動密集型,但是茶企業中的一線員工也必須具有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如果茶企業的員工隊伍不能保持穩定性,必然會影響到茶企業的正常運轉。保障茶企業員工隊伍的穩定性,還能減少茶企業在招聘培養員工方面的開支。柔性化管理模式,強調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在茶企業的經濟管理過程中引用柔性管理,有利于強化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從而提升企業員工隊伍的穩定性。
結合前文的分析可知,單純依賴制度措施存在一些弊端。同時,過于依賴物質激勵的方式,不僅會給茶企業帶來比較大的經濟壓力,同時也會降低物質激勵的邊際效應。在茶企業的經濟管理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員工的精神激勵,引導企業員工學習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而這些理念與柔性管理不謀而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茶企業的經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聯網+”時代,020模式成為了一種潮流,O2O的本質是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的結合,實現兩者之間的良好互動。相結合之后互聯網就成為了線下交易的前臺,而線下的商品和服務就可以依賴線上的平臺來吸引消費者。因此,在新的時代,茶企業有必要完善基于O2O模式的營銷策略,茶企業通過建立電商平臺,完善企業內部組織形態,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營銷水平。柔性化管理能幫助茶企業及時完成對內環境的調適。
柔性化管理具有豐富的內涵,茶企業很難將這些內涵融入到日常的經濟管理過程當中,因此茶企業有必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管理現狀,分析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結合柔性化管理的優點,有選擇性的進行提煉。具體而言,在茶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茶企業要結合不斷變化的外部市場環境,對企業員工實行人性化的管理,了解企業員工的主要需求,在不違反企業制度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員工的需求,有利于提升員工的忠誠度。
相比于傳統的管理模式,柔性化管理的優點在于能夠結合企業的發展現狀同步建立起了調適機制,這能有效避免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遇到問題后才去尋找解決方案的問題。結合茶企業員工流動性比較大的問題,引入勞資之間的協商模式很有必要。協商模式可以根據企業的管理層級來適當調整,協商模式主要包括:勞方—資方、勞方—工會—資方等形態。通過引入這種協商模式,有利于更好的滿足員工的訴求,提升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保持員工隊伍的穩定性。
在目前的茶企業當中,農民工在茶企業生產一線的員工當中占據了很高的比例。農民工人具有相互幫助、抱團生存的生產生活習慣。農民工人的這一生活習慣應當引起茶企業管理者的重視。茶企業管理者應當結合這一現狀,優化班組作業管理,提升班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同時,由于農民工人“抱團生存”的習慣,也會在茶企業內部形成一些非正式組織,茶企業管理者應當加強與班組領導者的溝通,維持茶企業內部的穩定。
目前,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影響下,很多茶企業建立了電子商務平臺,茶企業必須完善自身的組織架構,才能夠更好的發揮電子商務平臺的作用。在當前環境下,茶企業應當建立扁平化的技術組織形態,通過減少管理層級,設立電子商務銷售部門,并進行合理分工。讓電子商務銷售部門和傳統市場部門分別負責線上和線下的銷售任務。
[1]劉興德.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有效作用分析[J].中國市場,2013(13):31-32.
[2]任虹,任成剛.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商業,2016(4):100-101.
[3]朱丹梅.信息化時代的企業管理創新[J].商場現代化,2016(29):86-87.
單文慧(1971-),女,內蒙古赤峰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品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