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何平 本報記者 倪浩
特朗普再一次對中國貿易施壓,并釋放出更為強硬的信號。路透社18日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表示,作為對中國竊取美國知識產權調查的一部分,美國政府正考慮對華施以巨額“處罰”。對此,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18日均表示將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有專家分析認為,特朗普政府應在WTO爭端機制內解決對華貿易問題。
特朗普發出“威脅”
特朗普和他的經濟顧問柯恩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中國強迫美企與中國合作伙伴分享其知識產權,以此作為其在華開展業務的代價。特朗普還透露,“我們可能宣布一項規模巨大的知識產權處罰決定,很快就會宣布”。
報道認為,雖然特朗普并未具體說明“處罰”是什么意思,但1974年生效的美國貿易法授權對中國“竊取”美國知識產權的行動展開調查,并允許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或者實施其它貿易制裁。特朗普透露將會宣布某種形式的針對中國的貿易行動,計劃于本月30日發表的國情咨文中討論這一問題。在被問及美國可能在鋼鐵、鋁和太陽能板等領域對中國采取貿易報復行動是否會引發貿易戰時,特朗普稱,他希望不會。
然而,美國的光伏產業卻并不希望特朗普“點燃硝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8日報道稱,美太陽能從業者擔心,在目前行業高度依賴中國進口元件的情況下,同中國的貿易戰將導致數千個崗位在美國消失。
對于特朗普的此番表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8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強制外國投資者轉讓技術。在具體的企業合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那也是企業之間的市場行為,完全沒有政府的干預。中方將堅定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18日稱,中美兩國的經貿合作,利益遠遠大于分歧。1月16日,兩國元首在通話中再次就雙邊經貿合作達成重要共識,為兩國經貿關系的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們希望貿易摩擦不會升級,但也會堅決捍衛中方的合法權益。”
301調查尚未公布結果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何偉文1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特朗普巨額懲罰很明顯指向了去年8月發起的針對中國科技領域的301條款的調查。但根據美國相關法律的規定,301調查得出結論之后,美國應就調查結果先與中國進行磋商。但目前,美國尚未公布301調查的進展情況,特朗普拋出對中國進行巨額罰款的言論顯然缺乏事實依據。
2017年8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依據《1974年貿易法》宣布對中國啟動301調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天發表聲明說,將調查中國政府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創新等領域的實踐、政策和做法是否不合理或具歧視性,以及是否對美國企業造成負擔或限制。特朗普曾表態稱,此舉是為保護美國公司的知識產權和美國的就業機會,他認為美國因知識產權被盜而損失數百萬就業崗位和數十億美元利益。特朗普強調,反對任何國家以市場準入為條件,非法強迫美國公司轉讓其技術。
涉嫌違反WTO規則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前白宮貿易顧問查德·鮑恩曾表示,301調查由美國自身發起,獨立完成調查、裁決、執行,因此具有極強的單邊主義色彩。在調查中,美國身兼警察、檢察官、陪審團、法官等多重角色。這顯然令調查缺乏公正性。相較于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下的“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報復手段,301條款懲罰烈度更強。
此前,WTO爭端解決專家、高朋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錢文婕向《環球時報》記者指出,WTO明確禁止包括美國在內的成員在出現貿易摩擦時尋求相關貿易協定和爭端解決機制之外的救濟途徑,意即美國甩開WTO另起爐灶的做法涉嫌違反WTO貿易規則。
何偉文表示,據他不完全統計,近年中美之間就科技領域內的貿易案件達到22件,其中不少案件未予立案,也有最終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的案件。
何偉文認為,301貿易調查的結果目前尚不好判斷,特朗普此舉意在制造聲勢,為中國施加壓力,但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大國,已經形成了WTO內解決貿易爭端的成熟機制,因此,就美國301調查所針對的問題應該在WTO爭端機制內進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