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姬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正確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對此,我持保留態度,
因為努力真的很重要,但對于早幼教機構這個問題上,我認為,正確的
選擇確實比家長們的盲目努力更重要
紅黃藍幼兒園事件后,很多爸爸媽媽見面都會問我,“王老師,孩子應該在怎樣的早幼教機構學習才靠譜?”對此,我反復斟酌了月余。
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我是個70后),出生56天就進了父母單位的托兒所,有阿姨管著吃喝拉撒,長到3歲直接進了幼兒園,老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看著孩子別打架,根本沒有早期教育一說。
可是,到了21世紀,早幼教作為一個新的行業開始迅速擴張。我總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因為家庭教育支出比例增加。據一項全國性調查表明,56%的家長愿意將收入的40%投入在子女教育上;二是因為客戶群體大、持續時間長,在理論上,每一個二胎家庭在10年中都可能成為早幼教機構的潛在客戶;三是因為對早期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孩子與孩子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且時間關口不斷前移,最早是高考競爭,然后是小升初競爭,到了今天,很多地方已經發展到了幼兒園競爭,甚至是剛出生就開始競爭。
于是,各種早幼教機構如雨后春筍一般在全國各大城市茁壯成長,可是作為消費者的家長們郁悶了:這么多品牌,你讓我怎么選?每個早幼教機構的銷售老師都可以舌燦蓮花地宣傳自己的教育理念最科學;每個上課老師都可以信誓旦旦地保證,課程一定對寶貝的成長極有好處。我到底該信誰的呢?
怎么評價一家早幼教機構的“靠譜指數”呢?我有三點建議,供爸爸媽媽們參考。
一看有沒有科學而先進的教育理念。
有的家長一定會問,我們也不懂什么蒙臺梭利、弗洛依德的,怎么知道這家機構的理念是否先進?別著急,所有科學養育理念的共同之處,都是要先尊重孩子的天性。如果你發現老師強制、而不是引導小朋友做事,如果你發現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不是當著家長的面)頤指氣使、趾高氣昂、貶損斥責,哪怕他們宣傳的教育理念再棒、哪怕他們的品牌名氣再大,千萬不要猶豫,立刻帶孩子離開這里,不要回頭。如果連一線的教師都對自己號稱的教育理念不是真信、真懂,我們又怎么敢把孩子交到他們手中呢?
二看有沒有優質而有效的課程內容。
如何去評價課程呢?家長們要認真聽老師介紹這種課程的設置目的,了解它可以影響孩子的哪方面特質。比如,蒙氏數學的目的應該是幫助孩子獲得學習的方法和樂趣,而不是認識數字、背誦加減法口訣;美德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建立規則意識、服從意識、同伴協作意識等觀念,而不是簡單告訴孩子這樣做是對的、那樣做不對;小小廚房的目的應該是幫孩子在對生活的模擬中尋找“長大感”,不再用逆反的方式表達自我,而不是教會他胡蘿卜應該用油炒更有營養。
三看孩子的行為和親子關系有沒有改善。
我們說過,早幼教機構存在的最高價值,應該是向家長傳遞正確的、不可或缺的養育指導;應該是給孩子系統科學的、啟發興趣的多種課程;應該是能幫助家庭解決實際問題的育兒教練!在此,借助一句廣告詞表達自己的觀點——不看廣告、看實效!家長們只要比一比參加了某個機構的課程前后,孩子的行為表現、情緒管理、家長的養育理念、親子關系有沒有得到改善和提高,自然就知道這家機構是否值得信賴。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無論怎樣看待和評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不為過。我選擇在2018年的第一天開啟這樣一個話題,恰恰是因為我們今天的所有努力,就是在塑造和影響中國未來30年的社會中堅力量,也是在謀求我們自身家庭在未來的巨大福祉。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正確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對此,我持保留態度,因為努力真的很重要,但在早幼教機構這個問題上,我認為,正確的選擇確實比家長們的盲目努力更重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