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們對素質教育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目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對于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來說,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有著優越的自身優勢,為了對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探究和探討,本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出發,分析了思想政治學科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優勢,并對其中的發展路徑進行了詳細地分析,希望能夠有效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養;探索;途徑
一、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逐步普及,國內各個地方都紛紛提出要樹立科學的質量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將社會需求作為導向的教育觀念。各級教育機構也將“學生的終身發展”作為一個明確的導向,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從目前各地的高中政治教育來看,大多數教師都能夠精準地把握學科的知識,對于教學節奏有著很好的控制。而教師卻對學生的學習的思維方式、情感態度的把握有著非常不同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根據自身的經驗和見解向學生傳遞著方法維度和態度維度的教學內容,造成了不同老師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就需要學科核心素養對其進行正確的引領。
從本質上說,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教育部門對學科核心素養內涵的界定和定義分不開,在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實現過程中,更取決于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對學科素養培養方式的落實和實踐。在高中政治教育中,課堂教學是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最主要途徑,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依賴于課堂教學過程的具體培養。從高中政治學科的特點來看,高中的思想政治課程主要向學生傳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內容,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發揮學科教育的重要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發展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下,高中政治學科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科育人的作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核心素養,本文從實際出發,結合一定的理論背景,對高中學生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發展途徑進行了探析。
二、 核心素養的概念分析
關于核心素養的研究和分析,各方教育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臺灣中正大學教育學院的院長蔡清田先生曾經指出,所謂核心素養具體指的是知識、技能、態度的結合體,能夠保證一位學生融入社會、參與社會活動的一種能力,能夠具有樂觀的心態面對社會事務,勇擔社會責任。從這種意義上說,核心素養有著一定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關鍵性特點,它的培養和發展可以有效地促進各個學科之間的統一發展和連貫教學,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也曾有學者這樣說:核心素養是課程發展以及素質教育關鍵的DNA。
從我國當下教育事業發展的進程來看,我國的核心素養的提出和實施是圍繞立德樹人的目標而展開的,充分遵循教育過程的客觀發展規律,對中華民族文化進行進一步的傳承和發展,是一項具有生命力的、科學化的、時代感的理論體系,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學生的核心素質培養和塑造將會成為課程標準的頂層設計,將會引領著教育改革事業的發展,為學生的素質教育指明方向。
三、 培養高中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從整體上來說,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以及公共參與這四個要素。這四個方面是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體現,也是每個學生需要通過教育者的引導所應具備的能力。
從整體上分析,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具有以下特點。首先,這四大素養的內容是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而形成的,是一種后天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能力的形成既是學生積極學習的結果,也是教育的目的所在,體現著教育事業的價值和意義。其次,思想政治學科這四項核心素養是每一位優秀人才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是其未來發展以及政治思想能力培養的基礎性能力,為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其他類型素養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基礎性作用。最后,從這四種素養的內在聯系來看,它們是思想政治學科知識體系、情感價值體系以及技能目標的結合體,而學科的核心情感態度在其中起著關鍵性作用,一個學生即使學習能力再強,如果不能具備正確的核心情感態度,也不能稱其具有良好“素養”。
四、 思想政治學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內在優勢
1. 價值優勢
思想政治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它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理論作為整個課程的主線,并著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從這個意義上說,它與其他類型的課程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教育課程,是高中課程中所必備的德育課程。在教育過程中,該學科的核心價值觀念與其中體現的責任意識應當和核心素養體系中的價值取向高度保持一致,通過對學生思想政治課程的傳授,培養其擔當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的能力,從這個方面來說,思想政治學科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具有的優勢。
2. 內容優勢
從思想政治學科所涵蓋的內容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其內容可以涉及社會生活領域以及思想領域的方方面面,囊括了政治經濟學、倫理學、法學、哲學等眾多學科內容,從社會人生活的細節處出發,將一些理論與當下的社會熱點、經濟背景、社會形態相結合,形成了綜合性極強的理論背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育者可以在對學生基本知識傳授的過程中進行國家意識形態教育,高中的思想政治學科的相關內容以及核心素養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具有獨特的綜合意義,這更為其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提供了巨大的內容支持。
3. 功能優勢
思想政治學科還具有很大一個優勢,那就是功能優勢。從思想政治學科的教育本質來看,這門課程的主要功能在于培養學生參與社會活動、擔當社會責任的能力,以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認識為主要目標,不但具有知識傳授以及思想培養的功效,而且具有立德樹人的效果。在教師的課程講授過程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培育和理論知識傳授相融合,更是從側面呼應了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因此,在這種意義上說,思想政治學科在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方面有著非常強的優勢。endprint
五、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發展核心素養的相關途徑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各項培養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幫助其成為一個具有法制意識、能夠全面看待問題、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以及堅定政治立場的人,而這一過程的實現離不開教師的講授,因此,為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還需從學校的培養策略中入手,筆者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相關體會和案例,提出了以下的改進途徑。
1. 將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科核心素養結合起來
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應當與課堂教學目標相割裂,應當將學科核心素養設計為細化的課堂教學目標,具體來說,就是把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每一節課堂內容相結合,建立起內在的聯系,讓其轉化為真實的課程教學內容,這一點對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至關重要。從一方面來說,明確的教學目標可以使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現實,高中教育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學科傳授過程中必須形成具體的、可控制的教學目標,如果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那么勢必會造成課堂的混亂,核心素養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制定出具體的、可行性強的、適度的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將核心素養的培養細化為課堂中的每一環節,真正實現培養目標。另一方面,教學目標的設立必須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根據,和教學內容相互關聯,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在整個高中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的位置,所以,其必須在課堂中得到很好的落實,針對這方面內容,可以通過以下的課程設計案例體現。
案例:《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教學目標
①知識掌握目標:了解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體會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對于我國發展的意義。
②教學過程、教學方法以及目標:通過選取國內外不同經濟制度的對比,以及對我國發展過程中經濟制度的分析,體會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優越性,加深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解和掌握。
③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通過了解和學習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充分認同我們國家的經濟制度,感悟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優越性。
(2)設計意圖:
在設計此課的教學過程時,應當注意將學科核心素質轉化為細化的教學目標,在設計時,應當注意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教學目標的延續性。事物與事物之間是存在著普遍聯系的,作為教育者,應當采用連續性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學科核心素質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驟,按部就班的完成,所以,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時,除了需要體現本節課所需要完成的核心素養目標外,還需要做好承前啟后工作,為以后的核心素養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礎。其二,教學目標要具有適度性的原則。課堂上進行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學必須從學生的綜合情況出發,結合其知識儲備、技能以及情感態度綜合設定,教學目標不能設定得過低,但同時也不同設定得過高,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學生在課堂中無法達到的目標和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當然,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幾節課甚至幾十節課的積累,這就要求教學目標既要具備延續性的特點還需具備適度性的原則,課程與課程之間環環相扣,讓教學目標真正落到實處,才能更好地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
2. 做好課堂引領工作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有著德育樹人的功能,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更要做好思想的引領工作。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教師在設計三維教學目標是要將情感價值更多地植入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在講授知識的時候,能夠通過課程中的某一環節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和回應,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一般而言,思維引導大多數應用在課堂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或者當下的社會熱點事件作為引入,引發學生的感性思考,形成積極的互動氛圍,讓學生的思維在相互交流中得到碰撞。這就要求教師在選取材料時一定要慎重,既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又能很好地把握課堂節奏,與此同時,教師在作業設計中也要做好引領工作,可以設置一定的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法,不但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大有裨益。
3. 抓住教學中的關鍵性問題
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具體指的就是那些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教學難題。這些關鍵性問題一般體現在一些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嚴重地影響著課程的有序開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應當抓住最典型的教學困難問題,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妥善處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科的核心素養。教師應當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抓住教學中的矛盾點,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也可以通過教研組討論從而得出比較適中的解決辦法,充分發揮肌體的力量,以符合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為主要目標,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參考,從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提高科學核心素養建立的效果。
六、 結語
隨著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加快,對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要,本文以高中政治學科為主要研究點,探討和剖析了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應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相關具體內容,進一步論述了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改進的途徑。綜上所述,教育行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行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應當尊重客觀發展規律,將這一理念貫穿于整個基礎教育的過程中,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摸索,發展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工作,促進教育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明峰.“以人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2017,(16):105.
[2]季成偉.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思考與踐行——以“國家認同”素養為例[J].中小學德育,2017,(06):16-19.
[3]吳宏亮.基于高中政治課問題優化設問的研究——以“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一課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81.
[4]倪兆峰.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一核心素養的培養[J].學子(理論版),2017,(10):25.
[5]陳海華.基于核心素養的作業前置教學實踐——以高中政治復習課為例[J].文理導航(上旬),2017,(08):82.
[6]馬寄.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要素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7,(16):73-75.
[7]鄭二龍.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研究[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7,(07):6-7.
作者簡介:李朝躍,福建省廈門市,福建省廈門市翔安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