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莉莉
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的會計環境變化,會計角色也在逐步發生變化,為適應市場經濟環境,會計開始升級為管理者,衍生出管理會計并與之融合。
會計作用的變化
早期社會,人們用圖形、實物等記事,這便是最初的會計,作用就是記錄,隨后,中國經歷了漫長歷史時期,人們開始用文字和數字記事和計算,此時完成這項工作的叫“管家”。再到后來,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會計職能逐漸從“管家”的工作中獨立出來.進入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后,會計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核算,而是為投資人提供財務狀況的信息人,會計開始更好地發揮其管理職能,因此也衍生出了管理會計。
核算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相互融合
財務會計是對企業的每筆經濟業務進行原始憑證審核、編制記賬憑證、登記賬薄的會計程序,定期地編制財務報表,收集整理數據都是固定的,不能因為內部管理者的要求而發生改變,但管理會計是對未來經濟利益的一種預算,分析,可以使用多種計量單位,多種分析的方法;并且它所提供的會計資料的樣式可以多種多樣。管理會計也將來企業管理的趨勢,同時,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職能上的融合也是大勢所趨,二者相互依存。核算會計和管理會計雖說工作的側重點和服務對象不同,但最終目標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是相同的,在實踐工作中不能嚴格區分開來。
在財務會計的數據基礎上,管理會計的職能應用而生
實現全面預算管理,嚴格控制成本費用,確保預期目標的實現
財務會計只是對信息的簡單收集,分析,此時管理會計能在收集到的數據基礎發揮其職能優勢,做到精益預算。首先,預算編制要準。如何做到位,就要從源頭開始,各部門各崗位從業務事項開始,統一編制口徑,標準范圍,編制方法,強化所屬管理部門的職責,通過各所屬部門形成一條環環相扣的預算管理體系,提高整體預算水平。做到位,同時要建立定額預算的管理體系。比如,費用預算中可以分為可控費用和不可控費用,可控費用包括租金,水電,辦公,不跟業績掛鉤的固定薪金支出等等,這些費用不隨當年企業的收益水平浮動,可以做固定預算。不可控費用包括車輛使用費,招待費,廣宣費,業績提成等等,這些就需要做定額預算了。成本費用的預算最終的目標是對經營目標的預算,也就是每個企業管理層需要達到的目標利潤任務,要想達到最終利潤目標,因此就嚴格控預算,業務根據全年的訂單目標層層剝到月度目標甚至每周計劃,對任務目標的完成情況實行獎懲考核。完成訂單目標的同時也要嚴格控制費用,誰辦事,誰花錢,誰擔責,明確執行部門的預算責任,并且建立執行過程和執行結果的雙層考核機制。每月對各項成本費用編制考核報表,與預算指標進行對比,有超支部分要分析,找原因,責任到各部門,各崗位。管理會計在預算中發揮其重大作用,另外一方面,管理會計是依賴財務會計的基礎數據,受財務會計的工作質量的制約,只有二者相互結合,相互支撐,才能將全面預算管理發揮起重大效益,以實現預算目標。
做好資金籌集,加強現金流的管理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保證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轉,對資金的合理管理是管理會計的重要智能之一。財務會計核算經營過程中現金流向,每一筆業務登記入賬,編制報表,管理會計需要對這些數據分析整理,對資金合理計劃,資金充足,利用閑余資金創造更多價值,資金緊缺,及時利用各種渠道籌集資金。 定期做好資金計劃,計劃的有效性,合理性,作為管理會計當然不能只看財務數據,還要及時了解業務動向,業務部門的數據也是重要參考依據,訂單的完成情況,可預測將來的回款情況,簽下新的合同量,預計本期排產的訂單,可以預算出采購需求,管理會計利用這些大的資金數據進行分析,擬定合理的資金需求計劃,做好計劃后,在實際經營過程中,若偏離計劃,要及時分析原因,及時調整下期的資金計劃,保證整個現金流的正常合理運轉。
建立嚴謹的價格體系
銷售價格和采購價格是企業的利潤保證,價格的合理性尤為重要。財務會計在核算過程中,屬于事后核算,根據現有的發票,合同,庫存情況做核算,價格的合理性的執行需要管理會計的參與,業務部門根據市場的供需狀況制定產品的價格,管理會計發揮的作用便是在對銷售合同的管理上,監督制定價格的實施,并且合同簽訂過程中所涉及稅務事項,會計需要提出合理化建議,對于采購議價,企業設置合理的采購審批流程,比如簽訂過程中對一定金額以上的合同需要多家供應商的比對,經過供應商綜合評估后確定最后價格,其過程可以設置有多方部門參與會簽,之后管理會計根據采購合同,采購流程監控每份訂單成本,并且管理會計可以隨時比對不同訂單里相同物料的采購成本。財務會計核算收入成本,管理會計配合監督收入成本價格的合理性,二者相互融合,發揮最大功效。其實在實踐工作中,很多企業未設置管理會計一職,財務會計除了核算收入收入成本數據外,同時也會起到對銷售合同,采購合同的監督管理作用,參與建設完善整個核算議價體系,融入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中,可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企業經濟活動中密不可分。
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
對企業來說,應收賬款是可以看得見但摸不著的利潤,只有收回,才能實打實的產生效益。所以應收賬款的回款工作尤為重要,對應收賬款的管理,不僅是財務會計對數據的管理,同時是需要管理會計對應收賬款進行剖析,通過詢問、函證、對賬等手段,對形成的原因進行加工匯總,對收回難度不大的,可以通過業務人員催收,難度較大的,可以移交律師通過司法途徑收回。同時,對業務人員制定應收賬款回款率,回款時間考核,實行獎懲制度,特別是高賬齡的應收賬款,對相關人員都應有考核,實行獎懲制度,以提高各相關人員對催收應收賬款的積極性。除了對內部人員的考核對,對客戶也可實行信用期管理,在會計核算上,現金折扣便是這種信用期管理,在一定時期內付款,給與相應的折扣,也大大提高應收款的回款效率。因此同時加強完善內外應收賬款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回款效率。理論上講,管理會計在執行應收款的催收工作,但實際工作中,財務會計提供數據后,大多數企業的后續管理工作也仍舊由財務會計擔任,由此,更加證明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不可分割。
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防范財務風險
無論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我們可以統稱為財務人員,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必須要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財務人員是整個財務體系的執行者,財務會計數據核算的準確性,真實性為管理會計提供數據支持,管理會計在數據基礎上分析、預測、監督、執行,只有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高素質配合,才能有效的財務職能發揮最大效率,為經營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輔助管理層完善內部控制,防范不必要的財務風險。
結語
總之,會計在未來經濟社會中,會計的作用不僅僅局限在核算、記錄上, 更多的參與進了公司經營管理活動,由此很多企業開始細化會計職能,管理會計一職因此誕生,管理會計是財務會計的衍生,與 財務會計的融合,已成為一個必然趨勢,二者的結合,能更好地發揮會計的職能,以數據做保證,以管理做依托,服務于企業財務管理中,保證內控管理制度的有力有效執行,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深圳市奇信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