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君
摘 要:營改增政策的良好實施,實質是在商品或者勞務流轉的過程中,僅僅針對增值部分進行收稅,這種良好的征稅方式不僅有效解決了雙重征稅的問題,同時能夠有效適應現階段市場經濟的發展情況,對于各個行業的長遠發展、優化國民經濟發展結構具有深遠的意義。本文主要是從營改增框架下稅收籌劃的需求入手,針對營改增框架下納稅人的籌劃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細致地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營改增;稅收籌劃;營業稅;增值稅;經濟效益
引言
我國稅收體系之中,有兩種重要的稅收種類,分別是營業稅和增值稅,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實行了營業稅和增值稅并存的制度,而隨著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稅收改革工作的逐漸深入,營業稅改增值稅成為了現階段稅收體制中的重要形式。
營改增框架下稅收籌劃的需求
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在各個行業之中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大部分企業也都受到了稅收改革的影響。處在營改增的社會框架之下,企業面臨著較多方面的變化,稅收籌劃方面也產生了較大的需求,主要是體現在了以下幾個方面:
不斷降低企業涉稅風險
營改增政策涉及到了眾多行業和企業,這些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對于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和規定,沒有及時掌握,影響到了自身的經營發展效果,并且容易出現一些偷稅、漏稅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現代企業普遍都有著降低稅負風險的納稅籌劃需求,便于企業更為全面的認識到稅收工作的相關情況,從而科學合理的安排好相應的納稅行為,減少一些不良行為,同時將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降低稅收負擔
稅收負擔,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重要面臨的經濟投資部分之一,一直都是企業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通過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將能夠便于企業針對自身的納稅行為進行全面細致的控制,有效降低自身的稅收負擔,從而擁有更多的資金進行再生產。降低稅收負擔,是企業制定定價策略的重要前提,能夠充分提升自身的資金使用效率,并能增強市場競爭力。
延遲納稅的需求
企業的生產經營需要有大量的流動資金作為支撐,如果能夠在合理范圍內延遲納稅,將能夠促進企業擁有更多的運轉資金,從而便于開展各項時候生產經營活動,準確控制好費用和收入之間的平衡性效果,將資本成本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圍內。
營改增框架下納稅人的籌劃工作
納稅人籌劃,是面臨營改增現實環境下的重要應對方式,其實質上主要是針對納稅人身份進行合理性的界定和轉化,從而使得納稅人所承擔的稅收負擔得到盡可能的減低,或者直接避免成為某種稅種的納稅人。通過納稅人籌劃工作,將能便于企業有效降低自身的稅收負擔,這種方式是通過合法途徑開展的,便于操作,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能針對納稅人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準確把握,確定出納稅人的具體范圍[1]。
選擇合適的納稅人身份
納稅人身份的合理選擇,是企業納稅籌劃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將會直接決定企業所繳納稅收種類和稅率。首先,企業在選擇納稅人身份的時候,要能夠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和法規出發,針對供應商、客戶、發展戰略、經營規模和經營模式等方面進行進行全面評估和判斷,確定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2]。其次,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重點是考量到企業的納稅籌劃目標和方式,如果僅僅是針對納稅負擔進行考量的話,企業可以從自身的實際經營發展情況出發,全面估算出稅負的情況,從而針對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企業自身的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情況進行全面預算和估計,得到的結論如果滿足稅率大于3%的情況,采用小規模納稅人的身份就能夠降低自身的稅收負擔,而如果是企業自身的情況不符合小規模納稅人的要求,則需要將自身的年銷售額進行適當性的降低,或者將各項業務進行拆分、分離一些相關機構,這樣將能夠有效促進整體稅負得到良好的降低。企業自身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預估之后,發現可能采用的納稅稅率小于3%,則可以采用一般納稅人的身份,開展相應的納稅活動,這其中可以通過提升年銷售額、全面整合經營業務、合并經營機構以及完善會計核算方式的途徑來獲得身份[3]。
兼營和混業銷售行為方面的納稅籌劃
處在營改增的框架之下,企業將會出現一些混業銷售、兼營的行為,而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這種情況需要按照具體的銷售貨物情況出發,采用不同征收率銷售額的核算方式。首先,對于同時存在應稅勞務、修理修配以及稅率不同的貨物,需要針對銷售額的不同征收率情況進行分別核算,如果不能夠分開核算的話,就需要按照最高稅率的一個方面進行稅收繳納。其次,企業自身存在著應稅項目的話,同樣需要進行分別核算工作,這主要是針對營業稅應稅項目的營業額和銷售額方面進行。然而很多企業中都存在著一些無法進行有效分別核算的部門,對此,則需要相關稅務部門針對應稅項目的銷售額進行及時準確的核定,這樣才能夠為順利開展相應的納稅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再者,企業在開展分別核算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針對經濟收入情況進行合理的拆分,這樣將能夠有效減少從高稅率核定的情況出現,將企業的稅收負擔進行有效降低。在分別核算的基礎之上,合理性的調整不同應稅項目的價格,這樣能夠有效實現企業稅負的最優化效果,控制企業的經營稅收繳納情況,促進企業擁有更為充分地經營資金作為運轉的支撐。
確定出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
合理完善的稅收籌劃方案,是企業積極開展稅收籌劃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首先,企業在實施營改增之后,自身的稅收環境將會面臨較多的變化,對此,財務管理人員需要根據企業在營改增前后的變化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并充分結合相應的稅收政策和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現狀和經營管理方式,針對稅收籌劃方案進行合理有效的制定,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稅收籌劃方案還需要充分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規律。企業采用合理納稅的方式,針對納稅籌劃方面的相關工作進行科學設計,使其能夠全面按照相關法律和規定開展,滿足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5]。
其次,企業在確定稅收籌劃方案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企業自身的整體發展目標、發展趨勢、外部環境以及自身發展建設環境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慮。在實際開展納稅籌劃工作的過程中,稅收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進行中的重要部分,企業的稅收籌劃方案需要僅僅跟隨著企業的發展態勢,并且針對方案的長遠性和整體性等方面特點進行全方位的考量,不能夠僅僅為了短時間內的稅負高低就選擇不夠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6]。
再者企業想要提升稅收籌劃方案的實際應用水平,還需要針對稅收籌劃的具體風險情況進行全面考慮,這主要是因為當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合同管理工作以及供應商管理工作水平和稅收籌劃的整體發展水平不夠統一,將會給企業的經營生產造成一定的壓力,相應的還可能會不斷增加企業自身的稅收籌劃風險。
采用不同稅率轉變的經營模式
針對企業自身的稅務負擔進行合理性籌劃,企業需要積極采用多種方式和模式,盡可能地尋找到一種最為合適的手段。現階段,通過不同稅率轉變經營模式積極開展稅收籌劃,將能夠便于企業有效應對營改增過程中的各方面情況,積極降低自身面臨的稅務風險,最大限度地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7]。對于增值稅來說,其稅率本身存在著多種類型的表現形式,需要從具體的業務類型情況出發,針對增值稅稅率進行良好的轉變。以交通運輸服務業為例,其動產租賃稅率是17%,而通過業務方面的調整工作,能夠有效控制好動產租賃的稅率,將其降低至11%,這樣就有效提升了企業自身的稅收籌劃水平,使其能夠更好地為企業生產經營工作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指導。
結語
營改增框架下納稅人的籌劃工作,是現代企業有效應對營改增政策需要采用的方式和手段,通過積極開展稅收籌劃工作,能夠便于企業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有效降低自身的稅收負擔,促進稅收風險得到良好的控制,有效提升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能更好應對當前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
(作者單位: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杜海濤. 新時代下煤炭企業圍繞“營改增”進行稅收籌劃研究[J]. 經濟管理(全文版),2017(02).
[2]曹磊,吳國燕.“營改增”稅制改革下的稅收籌劃研究[J]. 中國集體經濟,2015(22).
[3]敬小麗.“營改增”背景下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研究[J]. 商場現代化, 2016(13).
[4]夏冬明.“營改增”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業稅收籌劃研究[J]. 懷化學院學報, 2014(09).
[5]張秀梅.“營改增”政策下的企業稅收籌劃策略研究[J]. 現代經濟信息, 2017(16).
[6]藍李娜.“營改增”政策下中小企業稅收籌劃的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11).
[7]郭曉慧. 營改增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的稅收籌劃研究[J]. 經濟管理:文摘版: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