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禎
摘 要:員工培訓作為人力資源管理一大主要的模塊,對當代企業未來的長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對轉型的中小制造業而言,如何吸引員工,留住員工,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都存在著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培訓;員工;制造業
引言
A公司是以工藝品制造業為主,其產品主要銷往國外,但員工經驗不足,流失率高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究其原因,企業在員工培訓意識方面存在較大問題,一般而言,培訓有助于提高員工接受新技術、掌握新業務和適應新模式的能力,從而更有效率地組織企業生產經營。
培訓問題的成因剖析
新員工入職培訓前期準備不足
新員工在入職初期,對工作充滿了熱情,這時候對其進行合理的入職培訓是效率最高的時機,但該企業并沒有事先對員工所需進行調查分析,只是單純地進行企業文化和機械操作的培訓,導致剛開始幾天員工遲到現象屢屢發生,造成流水線工作無法正常進行;沒有對停工機器進行檢修,等真正開始培訓的時候耽誤時間,員工未能實際操作等,因此,只有培訓前期的工作準備充足,才能讓接下去的計劃順利完成。
培訓費用投入低
很多企業忽視了培訓的重要性,將其認為是一種成本投入而忽視了其以后產生的長遠價值。無可否認,培訓需要花費一定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但培訓所產生的效益卻不被衡量,所以多數企業為節省成本開支,該企業多為內部培訓,培訓形式單一枯燥,通常依靠師帶徒的模式,但這種方式多取決于師傅的技術水平,抑制了員工創新,而在脫產培訓、公派學習等方面更是微乎其微,因此人力資源部要重視樹立企業高層培訓意識,提升其認同感和歸屬感。
培訓計劃性不強
培訓要求時效性和主動性,但該企業人力資源部存在著員工技能缺失而培訓滯后的現象,通常在接到培訓需求后,因為經費和時間的沖突,在一段時間后才開始安排這項培訓,這樣不僅員工喪失了學習的熱情,有時又會在有關部門的需求下臨時倉促地安排培訓,過分占用員工的空閑時間,使員工產生厭煩情緒,導致培訓效果不佳,較難讓員工和企業達成共識。
培訓問題的成因分析
企業忽視培訓的重要性
就以我所在的企業而言,培訓遠遠不像工作計劃、績效考核那樣受到重視,公司高層更多的將培訓視為一種用工成本。對新員工入職、職業生涯規劃、操作技能和知識等方面提升重視程度不高,而老員工通常感覺不到個人提升或新興技術學習的可能,導致每年都有員工流失,陷入一種“員工離職——企業招聘”的惡性循環,很難協調。
地區和企業特性的限制
A公司屬于發展不穩定的中小企業,尤其是像這種個人獨資企業,企業主常常偏向往家族式企業發展,對企業的產量和銷售量過于關注,該工廠以小組合作的流水線作業為主,通常是靠人工監督。再加上該行業的傳統經營,導致其只重視員工的效率、產量,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又由于該企業以制造為主,就業員工多為附近鄉鎮人員,多數基層員工目的是養家糊口,導致流動性強,跳槽率高,高層人員對于頻繁的員工流動,常感到無所適從,更不愿將有限成本投入沒有回報的員工身上。
解決培訓問題的對策
我們既要促進企業的正常發展,加快其現代化管理的步伐;也要注重員工的個人發展,提高其技能水平,努力實現企業與員工“雙贏”的局面。
用長遠眼光看待培訓,增加培訓有效性
一個不斷發展的企業,離不開員工的高效率、嚴要求。了解員工的培訓需求,不盲目開始培訓,做好長期規劃,所以在管理、培訓方面更需與先進水平看齊。在這個強大的資源共享的互聯網時代,企業發展到后期,可以通過資本的積累,技術交流,無論發展到什么時代,都免不了對員工的技能性培訓,如果一味地追求成本的減少而錯過了最佳的投資方式,反而會減少企業的利潤,不利于企業的長遠未來。
適當增加培訓費用的投入,保證培訓的持續性
好的企業會自己培養優秀的員工,把培訓的成本看成是一種投資,正確、合理的培訓往往能夠帶來較大的收益。一次完整的培訓從需要進行調查需求分析開始,經過制定計劃,安排培訓項目等及時跟蹤反饋結束。每一項都是培訓所不可缺少,與此同時也會有所花費,是公司財務預算的一筆支出。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公司一味地追求量上的減少。不可避免的,質上也會降低。敷衍了事,質量低下的培訓并沒有任何作用。既然要做培訓,就應該做好做實,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才能留人,你會發現,培訓無疑是一個共贏的選擇。
員工培訓的方式要創新,形成培訓針對性
在培訓理論和方法指導下,建立企業的培訓體系和師資隊伍,并有激勵體制的支撐,只是具備了良性循環的基礎,正如企業的發展根本在于創新一樣,培訓工作也不例外。一味的師帶徒方式必須加以改變。因此,在員工培訓方式上,要體現出層次性、多樣性,要拉開梯度,根據不同的工藝品需求,采用不同性質的、不同水平的培訓。
(作者單位:福建農林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 1]湯學良,吳萬宗.員工培訓、出口與企業生產率——基于中國制造業企業數據的研究[J].財貿研究,2015,26(05).
[ 2]高艷,惠晨.中小企業員工培訓問題研究——以A公司為例[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