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強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變革,互聯網+的時代正逐步滲透于國內各行各業,并與傳統行業交融,衍生了一些以新概念、新模式、新業務為核心的新興行業。如手機點餐、共享單車、網約車、移動支付等。新概念的出現為人們創造了便利,同時也面臨著因經營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風險,想在這些行業取得成功除了關注行業的可塑性之外,解決或降低經營風險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研究重點。
關鍵詞:新興產業;財務管理
新興產業的不確定性--風險
許多企業投資于新概念后,出現由于對市場各項風險的預測不足而陷入困境的局面,如共享單車,在一波又一波敢死隊倒下的企業中,失敗的原因是有所不同的,普遍都是資金鏈斷裂、資產管理措施失效等因素引起,而失敗原因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項目上馬前可行性分析論證不足,實施過程中缺乏經營管理經驗等方面引起。關于解決這些失敗因素成為了降低投資風險的關鍵,本文中筆者主要對與之相關的可行性分析及預算管理進行研究和論述。
可行性分析
新興產業項目上馬前期,由于投資人對新興產業的了解和認識的不足,往往會進行一段詳細的可行性分析,由宏觀經濟政策到產業可塑性,由產業外部環境到企業內部管理,最后到財務預測,都需要深入的調研,以增加對產業的了解和信心。當對產業的內外部環境和風險了解之后,投資人最希望看到的還是投資的收益,那么對于財務預測,將成為了項目可行性分析的關鍵。
財務預測的開始,首先是確定投資人的必要報酬率,這是投資人所要求的最低報酬率,即資本成本。在確定資本成本時一般會參照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規則來確定,而由于新型行業在市場尚不明朗之前,經營的不確定性一般會比較高,所以無論是風投資本還是戰略資本對投資的報酬率的要求都會比較高。一方面是考慮投入資本的資本成本,即機會成本,另一方面是對新興產業風險溢價的考量。投資報酬率-機會成本=風險溢價,此溢價也表現出投資人為獲得額外收益而承擔的更高風險。對于資本成本的確定有很多種,但較為常見且普遍認可的方法還是使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其次,是對現金流量數據的預測,即現金的收入和支出,其中收入包括營業收入、資產變現余值、資金墊支的收回等項目,支出包括初始投資、付現成本及各項稅款、營運資金墊支等。現金流量數據的預測是財務預測的基礎,也稱之為基礎數據,基礎數據無效也將導致財務預測失效,進而可能影響投資可行性的結論。現金流量的收支一般可以通過編制長期預算來解決,關于預算的討論筆者會通過下一個維度進行分解。
然后,財務預測的下一步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將現金流量折現,即計算整個運營周期或可預見的運營期間所產生的現金收支折算到投資初期時的加總數,即凈現值。折現的方法一般包括股權現金流量折現模型、股利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和實體現金流量模型,其中因股利的分配存在諸多主觀因素,股利的預測相對比較困難,所以,實務中使用較多還是股權現金流量模型和實體現金流量模型進行計算。
最后,針對財務預測的結果即凈現值進行分析,如果凈現值為正說明此投資方案可以為投資人增加收益,所以,此方案是可行的。如果凈現值為負說明此投資方案很可能會給投資人造成損失,所以,至少從財務角度評價,此方案是不可行的。但在投資可行性分析的決策過程中,投資人還需要考慮其他的因素,如自身戰略需要、投資風險策略等,都可能對投資決策產生影響,但在可行性分析決策的諸多因素中,財務預測在投資決策中占據主導地位。
預算管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論什么事情,事先有所準備,事情才有成功可能,否則就會失敗。首先,預算管理可以幫助企業確立奮斗目標,使企業圍繞著既定的目標進行資源整合,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然后,預算管理加強了企業內外部之間、部門之間及職能之間的信息溝通,以保障企業的經營效率并不斷改進;最后,預算管理可以促進企業在不明朗的市場前景下達到既定目標,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
預算管理通過不斷的改善和發展,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全面預算管理主要可以概括為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分析三部分,三者相輔相成形成管理循環,其中預算編制也為上述可行性分析中的預測數據提供支持。
預算編制,主要是解決了未來企業做什么、怎樣做、何時做、何人做的問題,這樣可以將不確定的未來模擬到眼前。預算的編制根據影響范圍、指標、涵蓋期間、業務類型等因素又分成不同的預算模板,所以預算編制可以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進行設置,而作為新興行業,一般會在業務前期編制一份中長期預算,一般為3-5年或可預見的未來一段時間,同時對短期內的事項編制詳細的預算,一般為年、季或月預算。根據預算的種類可以分為投資預算、業務預算、一次性預算(專門預算)、財務預算。預算的編制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的,初始投資預算-業務預算-財務預算(總預算)。資產投資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產能水平,進而可以鎖定業務量的上限,所以編制投資預算是預算編制工作的起點。而業務預算以銷售預算為起點,其次以銷定產編制生產預算,根據生產預算編制材料、人工、制造費用預算,進而編制產品成本預算和期間費用預算,最終匯總至現金預算、預計利潤表、預計資產負債表、預計現金流量表,形成了財務預算,以上所述即為全面預算的編制過程。預算的編制需圍繞既定目標從實際出發,目標脫離實際、編制不合理,很可能導致企業資源高耗或發展戰略難以實現,預算在編制完成后由財務部牽頭對預算的合理性進行審核并與業務部門確認,最后報管理層治理層審批,預算通過審批后,下發至各個階層作為各項業務的指導并開始執行。
預算執行
預算執行是將想的事情做出來。各個業務部門應對各項業務按照預算的指引進一步規范,應本著開源節流的目標去實施,管理層應對預算的執行加強監控工作,對預算偏差較為嚴重的科目進行分析調整,若出現嚴重偏差且未做相應調整,背離了初始的業務設想,很可能導致發展戰略難以實現,進而導致項目失敗。例如,曾盛極一時的巨人網絡,因巨人大廈的設計,由原來的18層一直累加至70層,終因資金鏈斷裂而導致曾經的巨人轟然而塌。
預算分析
預算差異分析是將實際的結果與最初的設想進行對比并做差異分析。預算數據為編輯時點的最佳估計數,與未來業務發展過程中實際發生數可能存在的明顯偏差并不必然為預算編制的錯誤,也可能由于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所以應定期和不定期的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
分析方法根據不同情況可以采用比例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盈虧平衡分析法等方法進行分析評價,并可通過構建橋圖的方式展現出來。例如,共享汽車行業,預算收入本月目標300萬,其中假設平均單日單車收入20元/車,車輛運營規模5000輛,本月投放天數30天;而實際當月完成收入280萬,實際平均單日單車25元,車輛運營規模5000輛,而投放天數為20天。收入預算差異為-50萬元,但分析時需對收入按照車輛使用效率和車輛投放進度的進行拆分,其中,體現車輛使用效率的單車單日收入指標對收入的偏差的影響額=(實際單日單車收入-預算單日單車收入)*實際投放天數=(25-20)*5000*20=500000元;體現車隊投放速度的單車投放天數指標對收入偏差的影響額=(實際投放天數-預算投放天數)*預算單日單車收入=(20*5000-30*5000)*20=-1000000。此時可以分析出收入未達標主要因車輛投放進度而導致預算未達標的主要原因,需加快車輛投放進度。而單日單車收入指標因超額完成從而使收入上升了50萬,針對因素分析法可以結合橋圖進行列示。
然后,根據對預算分析的結果進行上報,由管理層對業務進行調整并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但實際執行中因外部環境發生的變化從而導致預算執行偏離嚴重,應考慮對預算進行調整,此時預算調整(編制)-預算執行-預算分析三者相依相成,形成三角循環。
財務管理在企業發展和管理中的應用至關重要,財務管理環節薄弱或缺乏有效的財務管理很可能導致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處于危險的境地,所以充分利用管理會計中的各項分析決策信息,加強財務管理的各項要求和舉措,可以降低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可控風險,為企業進行最優決策,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印發《管理會計基本指引》.
[2]主編史習民,副主編楊忠智.管理會計[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6 (第一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