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雙
【摘 要】目的:探討治療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的新療法。方法:收集符合肺炎診斷標準,經痰培養證實為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的患者40例,采用磷霉素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鈉新療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統計胸片改善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新療法在控制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方面,較對照組可減少胸片改善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
【關鍵詞】磷霉素;頭孢哌酮舒巴坦鈉;鮑曼不動桿菌;住院時間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 new therapy for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Bauman.Method: Forty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 confirmed by sputum culture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chest radiograp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w therapy could reduce the time of chest radiograph improvemen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Key words: fosfomycin cefoperazone sulbactam sodium Bauman Acinetobacter hospitalization time
【中圖分類號】R44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0-01
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鮑曼不動桿菌耐藥率不斷上升,已成為危害健康的"超級細菌"[1],發病率及死亡率高。本研究對40例病歷進行臨床對照研究,提出一種新的療法控制鮑曼不動桿菌。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符合肺炎診斷標準,經痰培養證實為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患者4 0例。
1.2 入選標準:符合HAP、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診斷標準參照2005年美國《成人醫院獲得性、呼吸機相關性和衛生保健相關性肺炎指南》。.多重耐藥菌的診斷符合《中國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與防控專家共識》的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65±8)歲,平均病程(4±2)周。
1.3 研究方法: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組,采集痰標本。實驗組先給予磷霉素(2克/次,每12小時靜點1次)1小時后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鈉(3克/次,每12小時靜點1次), 睡前給予霧化吸入磷霉素1克/次,共治療2周。對照組給予亞胺培西司他丁鈉1.0克/次,每8小時靜點一次 。
1.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2周分別監測痰培養及藥敏,統計住院時間、胸片改善時間、機械通氣時間。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兩組之間的比較用方差分析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本次共收集40例病歷。治療前后,分別統計對照組與實驗組的胸片改善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比較: 見表1.
3 討論
鮑曼不動桿菌為院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發病率及死亡率高,它主要引起醫院獲得性肺炎尤其是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菌血癥等。 多項臨床對照試驗結果考慮選用碳青霉烯類、含舒巴坦復合制劑、多黏菌素E或聯合使用抗生素等治療鮑曼不動桿菌感染,2011年中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測的數據顯示,該菌對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的耐藥率均>60%,對頭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諾環素的耐藥率分別為39.1%和27.3%[2]。國內專家共識推薦替加環素耐藥情況,MIC值在14d內由2mg/L上升至12mg/L[3]。對于泛耐藥及全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推薦舒巴坦類聯合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米諾環素等聯合治療。 國內專家建議盡量依據藥敏結果,依據感染部位的不同,采用大劑量藥物,長療程聯合治療的方式,實施個體化治療。臨床中,采用舒巴坦與碳青霉烯類聯合應用的方式治療碳青霉烯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總體治愈率>80。
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的治療一直困擾臨床醫生, 米諾環素因起效慢,臨床應用少,故敏感性高。因只有口服劑型,無靜點劑型,對于意識狀態差、不能口服的患者治療受限。含酶抑制劑的頭孢類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并且單藥治療效果差。本研究對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的新療法,通過改變給藥途徑:霧化吸入的方法,結合靜點磷霉素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鈉療法,以達到最佳的藥代及藥效動力學,無明顯毒副作用,操作簡便。與其他療法相比價格低廉,復查痰、尿培養2周后得到控制,在胸片改善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縮短,是值得臨床廣泛推廣的新療法。新療法是目前最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策略,并延緩鮑曼不動桿菌耐藥。同時針對耐藥菌,更重要的是采取綜合的治療策略,如切斷傳播途徑,積極治療原發病,并且在選擇藥物時要充分考慮臨床的復雜性,同時要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策略來延緩耐藥。
綜上所述,磷霉素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鈉療法,在控制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方面,較對照組可減少胸片改善時間、機械通氣時間、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丁雙雙,朱步海,黃洋.鮑曼不動桿菌藥敏及耐藥基因分析[A].中華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臨床微生物學術年會暨第十一次全球華人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癥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5
吳偉,王滬旭,楊磊,王云.替加環素治療NICU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23)
葉倩,楊瑩,王善梅.多重耐藥菌目標性監測結果分析及效果評價[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