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水 魏表 祖斌
【摘 要】目的:針對我院的口腔修復治療的治療情況進行分析,探究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6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單雙號分為對照組(n=48)和治療組(n=48),對照組予以常規修復治療,治療組行正畸修復聯合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和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治療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并發癥低,安全可行,值得廣泛的推廣使用。
【關鍵詞】正畸治療;疾病治療;口腔修復;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引言
口腔疾病是我國常見的臨床多發疾病,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飲食,發病時常常疼痛難忍。口腔疾病的產生主要與患者的飲食作息有關,同時也與年齡,身體素質脫不開關系。這些因素都是影響口腔疾病產生的重要條件,現代繁重的工作以及不健康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習慣,都會增加患口腔疾病的風險。口腔修復治療,主要是借助人工修復的方法,通過治療各種先天畸形或者后天不足,在臨床修復中,應用正畸,來糾正和矯正缺牙間隙一測,或者兩側都已經生長傾斜的基牙,運用正畸修復方法后可以便于更好的恢復。本文主要研究正畸修復的臨床價值,并與普通修復進行對比,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9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單雙號分為對照組(n=48)和治療組(n=48)。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21例,患者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36.9±6.5)歲;其中牙齒傾斜移位13例,深覆(牙合)25例,其他錯(牙合)10例。治療組:男性28例,女性20例,患者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37.2±6.4)歲;其中牙齒傾斜移位15例,深覆(牙合)26例,其他錯(牙合)7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并排除其他嚴重疾病、治療依從性差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牙體及牙周疾病的檢查、必要時進行治療。對照組予以常規修復治療,恢復口腔功能。治療組配合正畸治療,具體如下:第一,準備工作:正畸治療前拍攝頭顱側位片以及曲面斷層片,制定矯治計劃;第二,具體操作:采用直絲弓矯治器,排齊牙列,調整前牙覆覆蓋及后牙咬,創造并優化修復條件,時機成熟后行修復治療,最后進入保持階段。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 療效評價標準:顯效:牙周恢復正常情況,口腔功能明顯改善,基本恢復面部美觀,患者表示滿意;有效:牙周、口腔功能有一定好轉,面部美觀性有相應改善,患者基本滿意;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患者滿意度較低。治療后隨訪觀察兩組患者食物嵌塞、咬抬高、無咬接觸等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 對照組與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9.2%、95.8%,經統計處理,治療組優于對照組,組間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6.7%,其中食物嵌塞、無咬接觸各3例,咬抬高2例;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1%,僅為食物嵌塞,組間予以比較,對照組高于治療組,組間差異顯著(=6.0077,P=0.0142)。
3 討論
隨著現代生活中,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牙齒畸形患者越來越多,影響患者的發音、飲食和美觀。而同時人們對牙齒美觀的要求增高,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正畸治療恢復牙齒的美觀。正畸治療的目的是使基牙處于平衡狀態,牙齒相對理想地分布于牙弓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口腔修復。正畸治療應用于口腔修復前,可幫助患者改善咬合狀態,提高牙齒的咀嚼能力及整體美觀。3M自鎖托槽矯正器是正畸治療中的常用設備,其經托槽自身裝置鎖住弓絲,拆卸時通過專業鉗打開鎖結裝置即可,具有操作簡單、效果滿意的優點。正畸治療后一般需較長時間的保持,盡早修復治療,不僅可促進及穩定正畸治療后的保持,還可盡快改善咬合關系,提高患者的咀嚼能力。正畸治療具有重要的應用優勢和價值。首先,口腔修復治療前進行正畸治療能夠為修復創造一定的條件。例如,對于牙齒傾斜、扭轉或壓列擁擠或稀疏的患者,正畸治療能夠幫助患者合理分配牙間隙,使基牙整齊,直立,從而可進行正常牙齒預備的治療,給予患者功能和美觀的良好治療效果。其次,修復前的正畸可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減少患者治療的痛苦,提高治療的體驗度,提高患者滿意度。最后,正畸治療前,醫生通過與患者進行密切的溝通,能夠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想法,通過綜合分析患者的心理和經濟能力,能夠降低治療過程中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正畸治療作為一種綜合性口腔治療方法,根本目的是維持牙列平衡,改善咀嚼、發音功能,提高面部美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符合口腔醫師及患者對功能和美觀的需要。口腔正畸主要利用各種類型的矯正裝置對牙齒及骨骼不調進行矯治,通過牙齒以及骨骼的變化改善面型,使口頜系統的穩定性和美觀性得到提升。相比于常規口腔修復方法,正畸治療的優勢在于:可使患者口腔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糾正畸形的同時為后續治療奠定良好基礎;完善的口頜系統對修復體起到保護作用,延長修復體使用壽命。相關研究發現,口腔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口頜功能,提高治療效果,確保牙齒功能和美觀,提高患者對臨床療效的滿意度。
本研究發現,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表明: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應用效果確切,并發癥發生率低,安全可行,值得采納和推廣。
參考文獻
徐凱麗.王養慶。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18):22.
路喬.劉霞。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的臨床應用研究[J].醫藥前沿,2017,7(3):216-217.
文濤,胡宗全,宋欣.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心理醫生,2017,23(2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