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征
【摘 要】普外科的護理人員在開展日常的護理工作中,經常會碰到多種多樣的難題,怎樣去解決和處理這些困難,是我們護理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首先 要有以病人為核心的觀念,作者整理和積累多年一線普外科的護理經驗,簡單談談關于普外科臨床護理。
【關鍵詞】臨床護理;普外科;探究思考
【中圖分類號】R7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有效護理指的是指護理人員在一線的護理工作用現代護理理論指導護理人員的工作,嚴格遵守科學的護理程序,根據患者的心理、生理、文化層次以及社會屬性等來開展高效的護理。患者為中心,護理過程為核心,以科學的方法和理論指導為輔助,只有以上幾個方面都做好,才能將普外科的臨床護理的工作做好。作者多年的普外科的護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積累了普外科的護理經驗,就更好的開展臨床護理工作說幾點看法和體會。
1 組織分好工,各司其職完成具體工作
首先就是護理工序的重組和安排,科室根據規程要設置總務護士、治療護士和責任護士,還要著重突出責任護理的工作重心和要求,比如對患者開展良好溝通、掌握所負責患者的身心狀態、評估優化護理方法等等。此外還要應對高峰期的工作需要,增設專門的陪檢、陪護人員。其次要做好按職責上崗工作,這也是保證整體護理質量的有效方式。根據各個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進行不同層次的目標管理,以此來達到最優化的隊伍結構。護士組長除了在做好職責內的護理診斷工作外,還要對組內的護理人員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幫助其提高實施護理水平,完成對病人的各項臨床護理工作。通過制定明確的護理計劃、反饋評價機制,按不同職稱分頭負責,建立起層層指導監控的護理業務體系,才能使護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2 以病患為中心,提升護患關系展開護理工作
一直以來,我們的護理模式是以疾病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為核心,只是遵照醫囑去進行單獨的醫療和護理而已,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病人所需要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當我們在護理工作中對病人精神和心理層面上的負擔不聞不問時,就很難提高護理的質量和水準了。以病患者為中心,就要為他們提供精神層面和生理層面的全方位護理,在幫助病人回復健康的同時,也要幫助他們學會維持和保護健康。樹立以病患為中心的護理觀念,對提升護患關系和有效開展護理工作有著重要指導意義。對護理病人要時刻關注其生理和心理狀態,及時耐心地回答病人的疑問,努力作好解釋和溝通工作,讓患者帶著最好的心理狀態去接受和完成治療。此外,護士要做好醫生和病人之間的橋梁作用,要有效與主治只管醫生溝通,了解清楚病人的情況,并及時告知病人,以免產生誤會導致矛盾。當護理與患者之間建立起一種互相信任和支持理解的和諧護患關系時,我們健康護理的工作就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3 主動收集資料,積極觀察病人確定護理措施
在病人的治療和護理過程中,要時刻把握病人的全面情況,注意在觀察病情的時候收集各種資料。當病人最初入院時,護士要盡快了解其病情、起因、生活習慣、起居飲食、心理情態、家庭背景、文化層次、宗教信仰等等信息,這些信息的充分了解對做好護理工作都有重要的意義。如對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在健康教育陳述方面就存在差別,對同樣的手術說明或同種藥物的使用說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只要略加說明即能理解,而對文化層次較低的病人,則需要通過反復解釋,來讓病人明白醫生的意圖和治療的必要性。在觀察病人的治療狀態和病情掌握后,做出合理的護理診斷,這是做好整體護理工作的重要一環。所謂確切的護理診斷,就是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可行、具體針對的護理方案和措施。如我科室曾有某腸梗阻病人自感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護士在檢查過程中發現胃液未流通胃管,胃管已到咽喉而不在胃內。這個時候的護理問題就不是表面的呼吸不暢,而是與體位和腸胃減壓不當有關。具體的護理方案就是給予病人合適的體位,并重新定置胃管,保證有效的減壓。經過這些護理處理措施后,病人的窒息之感漸漸消除。護理人員在巡房的時候要觀察到病人的舒適度和安全感,了解他們的內在需要,為病患營造輕松和安全的氛圍。之后,要仔細認真地做好護理效果的評價,以此來優化和改進護理方案,在錯誤的問題進行糾正,緊緊圍繞病人,不斷提高臨床護理水平。
4 層層遞進,分段實踐健康護理工作
從住入醫院的階段開始,就要向病人介紹清楚主管醫生護士等人員情況、安全責任管理制度、院區環境、衛生制度、飲食情況以及各項入院檢查事項等,這樣能夠使病人盡快熟悉醫院的環境,從而適應醫院起居生活。其次在手術之前,要及時告知患者術前的準備工作、手術注意事項、操作的配合事項、術前用藥的程序和目的等。而在手術之后的健康恢復階段,除了告訴病人所用藥物服用規則外,還要注意副作用的觀察以及輸液的進度和安全、術后傷口的護理、氣息的有效疏通以及術后恢復性活動的方式和時間、注意事項等等。通過一定時間的護理休養后,在病人即將出院時,主管的護士要對病人展開出院指導,幫助引導他們辦理出院的手續,并進行飲食、用藥、休息等相關知識的叮囑。同時不要忘記的是,最后關鍵的一步是評價反饋,通過病人的復述或示范,以此來判斷我們的護理措施效果如何,發揚和傳承好的方面,并且對未達到目標的方面進行糾正和調整,這樣才是實踐健康護理真正方式。
參考文獻
易凡,支凱林.臨床路徑實施中的困境[j].醫院管理論壇,2011,(01)
鐘鳳玲.臨床路徑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15)
梁翠翠,蘇汝好,陳俊虎,等.臨床路徑實施及效果評價的研究進展[j].現代醫院,2011,(02)
宋玉俠,虎紅麗,史麗霞.普外科常見護理缺陷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