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 陳秀玲
【摘 要】目的:探討在膀胱沖洗中應用碘伏行開放式膀胱沖洗術的方法以及作用。方法:將本院收治的需要實施膀胱沖洗的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行開放式膀胱沖洗術,使用5%碘伏5ml+生理鹽水500ml作為沖洗液,總結此項操作的操作方法、患者感染等并發癥發生情況,探討該項操作技術的優點。結果:對需要行膀胱沖洗的患者實施開放式膀胱沖洗術,使用碘伏鹽水進行沖洗,可以有效清除膀胱內細菌、粘液,同時預防或減輕膀胱內感染,并避免發生尿道損傷等情況,減輕患者痛苦,減少治療費用,患者的接受度較高。本研究入選70例患者均未發生尿路感染、尿路損傷等并發癥,應用效果良好。結論:對需要行間斷膀胱沖洗的患者實施開放式膀胱沖洗術,使用碘伏鹽水作為沖洗液的應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減少患者痛苦,有效達到治療目的,值得進行推廣。
【關鍵詞】碘伏;生理鹽水;膀胱沖洗
【中圖分類號】R55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本科為康復科病區,收治病人多為脊髓損傷、腦梗偏癱及骨折康復患者。以上類型患者受到病情的影響,通常需要留置導尿管。而患者由于在患病之后活動能力受到嚴重影響,需要較長時間的臥床休養,加之飲水量不足等原因,使得此類患者中常出現尿液渾濁甚至肉眼血尿的現象。為此,對患者實施間斷膀胱沖洗顯得尤為重要。而在常規膀胱沖洗操作中,需要進行導尿管的更換,進行反復插管操作,這會使患者的痛苦大大增加,同時在費用方面也相應增加,另外還使患者發生尿路逆行感染、尿路損傷的概率大大提升,也容易招致患者的抵觸情況,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影響配合依從性。為此,我們對膀胱沖洗方法進行了改進,通過對患者行開放式膀胱沖洗術,在不需要拔除導尿管的情況下實現膀胱沖洗操作。即用5%碘伏5ml加入生理鹽水500ml中作為沖洗液。碘伏是單質碘與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結合物,其殺菌譜廣,對于細菌、真菌、病原蟲、部分病毒等均有較好的殺滅作用,臨床應用十分廣泛。其毒性低,刺激作用比酒精更小,患者的接受程度較高。對患者行此項操作可以防止反復拔插尿管的情況發生,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等并發癥,對于促進患者及早康復,減少患者痛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等均有積極意義。本科臨床工作實踐中接受此項技術操作的患者共有70例,患者均未發生尿路感染、尿路損傷等相關并發癥,收到了滿意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將相關情況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導尿管類型為一次性使用氣囊導尿管,可以分為雙腔單囊、三腔單囊和三腔雙囊等多種型號[1]。臨床中,使用較多的是雙腔單囊導尿管,外形為“Y”型,有2個分支。其中較為寬松粗大的一端是進行引流袋連接的,用于進行尿液的引流,較為緊窄的一端則是導尿管的氣囊開口處,通過該端向導尿管氣囊內進行水或者空氣的注入。
1.2 使用材料 生理鹽水500ml、50ml注射器2具、碘伏、一次性使用三通閥、乳膠手套防逆流引流袋
1.3 操作步驟 在治療室無菌操作下將5ml碘伏加入生理鹽水500ml中充分搖勻備用。物品準備齊全推治療車到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釋。夾閉引流袋。在引流管距導尿管下端2-3cm處消毒引流管兩遍,消毒直徑約3-4cm。將50ml注射器針頭尖端向上朝導尿管方向斜刺入引流管后接三通閥。三通閥另兩端分別各接一個50ml注射器。關閉沖洗液一側三通閥,打開引流液一側三通閥,抽吸膀胱內殘余尿液約50ml后關閉引流液一側三通閥,抽出的尿液注入污物桶內。打開沖洗液一側三通閥,向膀胱內注入碘伏鹽水沖洗液50ml.如此反復直至500ml沖洗液沖洗完畢,抽出的膀胱內尿液清亮,拔出針頭。用碘伏擦拭消毒導尿管與引流袋接頭處,更換防逆流引流袋。在患者床旁妥善固定引流袋,操作完畢。
2 結果
本研究70例患者均未發生尿路感染、尿路損傷等并發癥,使用效果較好。
3 討論
在對患者行開放式膀胱沖洗術,使用碘伏進行膀胱沖洗操作時,護理人員應當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避免導致患者發生交叉感染情況。做好病人及家屬的健康指導,囑患者多飲水。
此方法解除反復插管帶來的不適與痛苦,有效地避免了交叉感染[2]。在不更換尿管的前提下順利完成了膀胱沖洗,使患者膀胱沖洗操作時的痛苦感大大降低,并有效達到了治療目的。該方法操作簡單,便于護理人員掌握,并且安全性高,效果好,對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病人的康復治療起重要作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3]。
參考文獻
吳鐘琪.醫學臨床“三基”訓練.護士分冊第三版.湖南醫科大學,2002.
胡金蘭,李金桂.碘伏膀胱沖洗預防下尿路感染22例臨床觀察[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4,28(01):73-74.
俞晨林,楊麗娜,康丹紅,等.兩種膀胱沖洗液預防膀胱造瘺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0):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