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君
【摘 要】傳統的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著很多弊端,財務軟件無法適應當今的醫院業務,收入結構不合理,費用支出財務核算等存在較多的問題。隨著我國的醫療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能夠使得醫院的財務管理機制能夠發揮出作用,做好資金管理,解決好醫院內部的矛盾,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對財務的轉型勢在必行。對于醫院的財務崗位的人員,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是做一些簡單的核算工作,而是要從醫院的長遠利益出發,逐漸的向管理會計轉型,提高醫院資金的利用率。接下來筆者就針對醫院財務轉型以及深化管理會計應用展開論述,希望能給讀者一些啟發。
【關鍵詞】財務轉型管理會計;深化管理會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R44.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1
隨著我國的對醫院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入,重點關注兩個方面:一是從患者出發,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社會問題;另一方面是從醫院的內部出發,解決醫院內部的矛盾,尤其是對醫院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將醫院各項收入和支出納入到政府預算當中,使得醫院的財務管理進入到了一個新高度,控制預算,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成為醫院財務改革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一、醫院財務管理轉型對策
(一)強化財務人員素質,提高財務人員的道德素質。醫院財務管理崗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要想全面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就必須對財務管理崗位制定詳細的崗位說明說,并配套做好該崗位的績效評價系統和懲罰措施等。實行崗位輪流制度,每個兩年換一次人員擔任此崗位。內部審計人員每個季度、每半年、每一年對醫院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對財務人員進行調查,加強對財務管理崗位的監督。一個醫院的好財務人員相當于醫院的“參謀”,這就要求醫院的財務人員要有較高職業道德素質,和較高的專業技能,能夠參與到醫院的決策當中。對于財務崗位來說,醫院可從外部進行公開招聘,保證招聘公平性,為醫院招聘專業技能較高,素質較高的人員。
(二)優化財務軟件,提高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醫院的財務管理應該與時俱進,與時代對接。目前很多事業單位和政府等都加強了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建立“云辦公”等新型辦公方式。醫院同樣的,應該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建設,例如醫院在管理進項發票,尤其是電子發票時,可以采用自動識別技術,對電子發票進行查驗和認證以及發票影像的保存等等,完成發票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隨著醫院機構改革不斷深入,醫院更加注重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傳統的財務軟件由于使用時間過長,已經不能使用如今醫院財務的需求。需要的對其進行優化,完善其新模塊以及新功能,增加對固定資產管理模塊以及工資管理模塊等等。
(三)拓寬醫療資源,優化收入結構。醫院應該多渠道哦拓寬收入來源,不斷地對收入結構進行優化。傳統的醫院資金通常依靠政府財政撥款,這樣活動經費的來源渠道比較單一。隨著醫院的不斷的改革。醫院應該不斷地拓展收入渠道,一方面可以增加醫院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醫院形象和名氣,例如醫院可以和企業進行科研合作,藥品研發等利用給自身資源來搞活收入,降低醫院對政府財政撥款的依賴性。隨著醫院的改革,更加注重醫療服務水平,財務管理人員要對醫院的各項支出和收益實際情況進行核算,找出來兩者之間的關系,分析其合規性。通過增加醫療項目,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來提高醫院的收入。拓展醫療周邊產品,多方進行合作,增活醫院的資金收入。
(四)提高資產管理的效率,加強資金使用。首先醫院應該完善資金審批流程,以及資金的支付流程,總體加強資金的管理。經辦人填寫采購申請單,經過層層審批之后方可以進行采購,如果是數額較大的采購需要經過開會研討其采購的必要性,通過之后方可以進行采購。采購人員和財務科發票審核崗位,要加強對票據的審核,重點審核其真偽、合理合法、完整無誤等。另外,還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新醫改下對醫院的固定資產的管理進行了新的規定,要明確固定資產使用過程和細則,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對固定資產的領用要有詳細的固定資產臺賬表,記錄固定資產的詳細情況。對于已經折舊完成的固定資產要進行規范化處理,防止其損失。
(五)實行全面預算,建立成本控制體系。各個部門應該參照以往兩年的經營數據,制定當年的預算,預算不能隨意制定,必須要參照以往數據。實行成本控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控制好人力成本,通常情況下醫院的人力成本要占據總成本的30%。財務管理人員應該同人力資源部門進行討論,制定合理的人力資源規劃,制定合理的績效體系,減少人員冗雜的情況。另一方方面,要成立資產管理部門,專門對資產進行管理,減少出現過量采購,造成庫存積壓情況。建立醫院流程化管理機制。醫院建立能耗網格化管理,后勤保障維修一體制,門診就醫流程優化制。
二、醫院管理會計的體系建設
(一)更新管理層觀念,提高管會計理論建設。隨著醫院機構的財務改革,醫院的會計工作應該逐漸的由核算會計逐漸的向管理會計轉變。管理會計更加側重是對財務的管理,通過對得到的財務數據進行加工和分析,為決策者提供決策或者是參與決策等。因此,管理會計所需要的綜合能力要更強一些。對于當前很多醫院來說,醫院很多領導的對會計人員的認識依然停留在核算層面,沒有認識到管理會計在決策和規劃中的起到的關鍵作用。因此對于醫院管理層來說,必須要提高管理會計的認識。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會計建設經驗,逐漸的完善醫院的管理會計理論建設。
(二)實現成本精細化管理,發揮資產最大效能。醫院進行管理會計建設首先要對成本進行控制,為醫院提供各種成本信息,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有效控制成本核算。從宏觀層面看,醫院的成本核算包含三個方面即戰略成本、執行成本以及政策成本。戰略成本主要是為了滿足患者需求而付出的成本,控制戰略成本是要在滿足患者需求情況下,降低成本。(2)資產發揮最大效能。醫院對資產實心精細化管理是為了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在有限的資產中,創造更大的價值。醫院應該為固定資產進行編號,為每一個固定資產打上標簽,建立固定資產管理臺賬,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使得固定資產管理流程清晰。針對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折舊應該和收入相關聯,可以運用預約掛號的方式,了解每一種設備使用時間長度,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折舊與收入關聯,極大的提高了資產使用效率。
(三)實行全面預算,增強內部管理水平。醫院要履行全面預算管理,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包括預算編制、審批、執行、調整、決算、分析和考核等。醫院進行全面預算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全面編制預算。全面預算包括不僅僅是涵蓋了資金預算,更加側重的是計劃和量化與計劃產出之間的關系。全面預算涉及到的不僅僅是醫院的財務部門,還涉及到醫院的各個科室,各個部門,各個層面。在醫院中的全面預算要進行事前計劃、事中跟進、事后進度等工作。(2)強化預算編制制度。醫院應該設立專門的預算編制監督部門,用于審核、督促、監督預算的制定和執行情況,使得全面預算制度能夠真正的執行下去,而不是依然停留在表面。(3)做好預算執行反饋工作。預算的執行是將預算下發到各個科室當中,但是預算的執行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因此,要建立預算執行反饋機制,對出現的預算執行困難的問題的及時進行改進和解決。
(五)加強信息化管理,提供工作效率。隨著大數據、云計算計算機技術的深入發展,醫院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設需要進一步的進行完善,醫院的財務數據龐大復雜,如果只用人工來進行分析無法涵蓋到所有數據。但是,利用大數據,設定的特定的分析模型,可以快速的對醫院財務數據進行分析,為醫院管理層的決策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信息化建設很好的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實現財務共享,為醫院的成本核算、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等方面提供更加有效的數據。
總結:醫院的財務管理的轉型應該注重精細化的成本管理,實行全面預算制度,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加強信息化建設。財務人員要想得到更長久的發展就必須要管理會計方面發展,這樣才能不被時代淘汰。
參考文獻
范瑛芳.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在河南省公立醫院的應用研究[D].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姜婧.K醫院對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