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風華
【摘 要】目的:研究探討風險管理在內鏡下切除消化道早癌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行內鏡下切除消化道早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與風險組,常規組消化道早癌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管理,風險組消化道早癌患者實施風險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風險事件發生例數與護理滿意度。結果:風險組患者的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常規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風險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內鏡下切除消化道早癌圍手術期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能夠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質量,工作效率,能夠有效減少風險事故,提高患者對醫院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詞】風險管理;內鏡下切除;消化道早癌;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3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0--02
近年來,我國消化內鏡技術發展飛速,不斷改進完善,在臨床上的應用越發廣泛,有效的提高了消化道早癌的正確診斷率[1]。內鏡小切除治療是一種微創治療方式,其治療效果相較于常規治療優勢更廣,患者恢復時間短,創傷較小,住院費用較低[2]。但無法避免的是,患者護理期間的風險事件。有研究[3][4]認為,在消化道早癌患者的圍手術期內實施風險管理,能夠減少風險事件。本研究探討了風險管理在內鏡下切除消化道早癌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行內鏡下切除消化道早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與風險組,每組 40例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患者年齡在45歲-70歲,平均年齡(57.66±4.23)歲。對比兩組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注:患者均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患者均能配合本次研究。
1.2 方法 常規組:常規護理管理。
風險組:風險管理:1)成立風險小組,由本院消化內科護士長選取數名經驗豐富,工齡較長的護士作為小組成員,并按照制定風險管理培訓方案,培訓內容包括,消化道早癌的病理知識,內鏡切除的相關知識,內鏡切除后的不良情況,護理操作技能,消化道早癌常用藥物種類,劑量,醫院各種規章制度等等。定期進行培訓考核,確保護理人員的高操作水水平,高度責任心,細致的觀察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保證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均是按照規范操作流程進行的。2)制定考核制度,在每個月都制定相應的考核,并詳細記錄護理人員在護理患者的過程中發生的差錯事故,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同時,每周集合進行一次護理風險分析。護理人員還需要及時發現自己的缺點,并及時的進行改正。3)完善制度,嚴格落實護理人員 的崗位責任,并根據護理人員的級別對工作進行分類,嚴格的按照醫院規定進行交接班。同時,風險小組應該針對于消化道早癌患者的特點,完善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員必須將患者的詳細情況一一告知接班人員,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4)風險事件記錄,護理人員應該自發的記錄自己的風險事件,一份電子檔一份手寫本,小組組長不定時抽查護理人員的記錄本。在風險事件發生后,護理人員應該主動分析事件發生原因,并提出改革意見。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的風險事件發生例數與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根據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總結分析,有三個標準:很滿意,滿意,不滿意 。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研究數據均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風險組發生2例風險事件,常規組發生7例風險事件,風險組患者的風險事件發生率 5%低于常規組的風險事件發生率17.5%,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風險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附表一 。
3 討論
消化道早癌患者是重癥患者,患者身體虛弱,在進行手術后,更為虛弱。需要家屬更為細致的照顧,護理人員更為優質的護理,才能夠讓患者術后早早康復出院[5]。但是,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難免會因為過多的工作,在護理消化道早癌患者的過程中,不夠細致謹慎,導致風險事件的發生。導致風險事件的原因可以分為兩種,患者自身因素,在術后爆發并發癥或是因為心理原因導致血壓變化過大,引發并發癥,或患者術后一周內進行劇烈活動,影響治療效果。或患者在用藥過程中,誤服或是多服某一類藥物。醫院因素,患者術后需要使用心電儀等醫療器械,若是儀器故障,護理人員沒有及時發現,容易導致事故。護理人員在給藥的過程中沒有寫清楚用藥劑量也會造成風險事故。因此,護理患者的過程中實施風險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提高護理人員對于風險的敏感度,護理責任心。護理人員時刻將患者的安危放在自己心里,才能夠保證護理工作的質量。
近年來,我國消化內鏡技術發展飛速,不斷改進完善,在臨床上的應用越發廣泛,有效的提高了消化道早癌的正確診斷率[1]。研究顯示,在內鏡下切除消化道早癌圍手術期護理中實施風險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劉妮.內鏡下切除消化道早癌的圍手術期優質護理體會[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4):71-73.
許娣.經上消化道內鏡黏膜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4,(37):238-238.
李海英,王偉.綜合護理對消化道早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2):89-90.
包萍.內鏡下ESD術治療消化道早癌預防術后出血的護理干預措施[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2):103,109.
吳國霞,和建琴,王靜等.優質護理在消化道早癌內鏡下治療病人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52):23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