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松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學校、家庭電腦的擁有率越來越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越來越強。網絡已走進我們的生活,作為未來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少年兒童,應具備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質,充分利用這些工具、資源,以促進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和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道德教育;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5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123-01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學校、家庭電腦的擁有率越來越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越來越強。然而,有一些學生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不良的或者說不道德的行為,這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已顯得十分迫切與重要。
1.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滲透道德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互聯網是一個信息的海洋,里面既有豐富的科學知識,也存在大量不良信息,時刻威脅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這些信息被缺少辨別能力和自制能力的青少年接觸,將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成長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這說明我們的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應用還是比較低層次的,還沒有充分利用網絡為自己獲取知識和能力、參與社會的競爭服務。其結果是學生不僅沒有學到什么,卻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給浪費了,而且還在網上接觸了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東西,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
學生在機房里經常隨意推拉鍵盤抽屜,導致抽屜前擋板脫落、甚至抽屜滑落導致鍵盤摔壞;任意敲打鍵盤和手指彈鋼琴式的滑撥鍵盤按鈕,導致按鈕失靈或脫落;故意旋轉顯示器;凳子碰撞主機機箱等。這些行為的產生,往往是由于學生剛開始接觸電腦,對電腦很好奇,引得情緒激動造成的。再加上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改變了師生面對面交流的模式,五六十個學生使用機器,教師很難同時顧及,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疏漏。
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有學生會發現自己前一天保存好的文章或演示文稿找不到了。原來是被搬到了別的同學的文件夾中,或被更改了文件名。還有一些學生,甚至通過網絡,把別人的成果復制來,稍作加工就署上自己的姓名。這種行為在開始階段,大多只是開開玩笑,也有個別的是耍“小聰明”,但若任其發展,不加以約束,將是很危險的。
2.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進行道德素養教育的方法
2.1?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信息道德教育。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重要陣地。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循循善誘,潛移默化,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信息技術課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任務設計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堂課的效率。因此,在任務設計始,可以圍繞某一種要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道德品質來設計一個全新的任務,只要能完成具體的操作目標就行。
中國向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淵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造就了中國人民優良的傳統美德這些耳熟能詳、婦儒老幼皆知的美德,為何不滲透到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去呢?無論畫圖、指法練習、文字處理,還是幻燈片制作、網上沖浪都可以很輕松地實現傳統美德的滲透的。
學生的作品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最能反映學生的信息道德素養。因此,在學生作品中要滲透信息道德教育。教師在布置作品任務時,要有選擇性、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2.2?加強網絡道德教育。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日益豐富的網上資源使學生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無數事實證明,網絡產生的“信息污染”,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成長。因此,我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學習網站、資源網站如“中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等,并且組織學生利用網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通過選擇一定的課題,使學生有目的的上網,正確使用網絡資源。在不斷實踐中讓學生什么是責任,什么是義務,哪些是正確的,那些是錯誤的,學會選擇,提高信息道德判斷的能力。
2.3?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正確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也是對學生進行信息道德培養的一種途徑。經常組織有關網絡、時事、科技類的知識競賽;通過班、隊會交流上網心得;通過小廣播介紹小經驗;舉行“網絡安全”的專題講座等等有益的活動的開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這些活動中已經滲透了信息道德教育。若長此以往,必能大大提高學生的信息道德素養。
2.4?培養學生的道德主體性。所謂道德主體性就是學生能主動接受信息道德教育,并表現在自己的行為上。為達到這個最終的目的,首先必須要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和遠大的道德理想。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集體主義,什么是愛國主義,明白學習信息技術不單是為了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著想,樹立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的遠大理想。其次,要加強正確的引導。處于少年兒童階段的學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們的道德認識還不夠完善,盡管不斷地教育還是難免出問題。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加以引導,直至學生成為信息道德的主體。學生只有成為了道德的主體,才能主動地學習道德品質,明辨是非,表現出應用的信息道德素質。
總之,電腦、網絡已走進我們的生活,作為未來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少年兒童,應具備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質,充分利用這些工具、資源,以促進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