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芬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171-01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滲透最廣、作用最大、涉及面最寬的科學,是與人類生活、生存關系最密切的學問。高中生物課內容比較抽象,有些內容很難,而學生的初中生物知識又極度欠缺,這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如何讓這樣的高中生物課變得生動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師必須鉆研的問題。在現實教學中,如何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生物的興趣是能否上好生物課的基礎,是提高生物學科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的基礎,是作為一名生物課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本人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對此感觸頗深,下面就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談幾點體會:
1.選擇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的導言,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欲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如何在一節課開始的時候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導言是十分重要的。針對教材內容不同,導言所選擇的方式也應是多種多樣。
例如,講“酶的特性”之前先做一個小實驗:把少量的新鮮動物肝臟切碎放入一個試管,再加入適量的過氧化氫溶液,試管中馬上發生劇烈化學反應,產生了大量的氣泡。這時再放入余燼的木條,即可看到余燼木條再次復燃現象。用這個有趣的演示實驗導入酶的高效性的講解,課堂效果非常不錯。再如,在介紹“遺傳”時,我先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美國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絕了許多風流瀟灑的公子哥們的追求,卻寫信向長相普通,不修邊幅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求愛。她寫道:“如果我們結婚,我相信我們的后代一定會像您那樣的聰明,像我一樣的漂亮。”請問:“如果他們結了婚,她能夢想成真,遂其心愿嗎?”同學們議論紛紛,雖答不全,但對此都產生了濃厚興趣。趁此時機,我再由淺入深,層層分析基因組合的特點和結果,同學們聽來饒有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這樣可以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進行學習,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設計好新課的導言,剛一開始就能牢牢地吸引學生住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
2.直觀教學,上出生物課堂教學的學科特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耳聽是虛,眼見為實。”這生動地說明了直觀的價值,生物學是直觀性比較強的一門學科。生物教師在課堂上,合理地選擇使用相關知識點的掛圖、投影、錄像、模型、以及教學課件等直觀手段,展示和再現不同的生物體及其生命活動的情況,不但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生物學知識和常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集中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和知識點,這些都是有利于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
3.用生動有趣的教學語言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講授自然科學知識時,首先要注意的是語言的科學性,其次才是語言的藝術性,但也不能忽視語言的藝術性,因為它是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有利于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吸引學生集中精力。語言的藝術性主要表現在:①語言要精簡,邏輯性強,聽起來順理成章,且一環扣一環,層層深入。②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可運用形象的比喻將難以理解的問題變得通俗易懂。如講述物質過膜方式時,可將自由擴散比喻為坐滑梯,將協助擴散比喻為騎自行車下坡,將主動運輸比喻為騎摩托車爬坡。講血液循環系統具有調節體溫的作用時把血管比喻為暖氣管道,而毛細血管就相當于暖氣片。③語言要有節奏感,快慢適中,注意語氣、語調,并有適當停頓。凡是重點、難點知識的講授,速度一定要放慢些,語氣要加重些,語調要放低些。④教師的語言富有感染力,生物教師以自己對生物科學的熱愛、對生物科學家的崇拜、為生物科學成就所激勵而產生的激情去感染學生,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并立志于生物科學的研究。
4.介紹生物科學研究的新成就及其發展前景,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
生物科學始終走在當代科學的前沿,而生物技術是世界范圍內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絕后的魅力吸引著無數科學家和科研人員為之獻身,生物領域中眾多的未解之謎正期待著年輕一代去探索,去尋找謎底。因此,在課堂上正確的介紹生物科學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給學生以啟迪和幫助。例如,當人們的器官發生了不可逆轉的病變,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挽救生命的唯一辦法就是對器官進行移植。為了解決器官的來源問題,也為了預防器官移植后出現的排異現象,科學家們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帶有人類某些基因的動物。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豬心”、“豬腎”等,可望在不久的將來進入人體執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又如:模擬細胞膜結構研制成的“生物導彈”將會廣泛應用于眾多疑難病癥的治療中。“導彈”的外衣是磷脂雙分子層,“子彈頭”是蛋白質。把“生物導彈”注射進人體的血液后,“子彈頭”就會發揮識別作用到達病變部位,“導彈”隨之定向爆破,施放藥物,殺死病毒或癌細胞。治療乙肝、肝癌、結腸癌的“導彈”已研制成功,在我國的中山醫院,經手術和“生物導彈”治療的肝癌病人壽命已延長五年以上。再如,DNA是遺傳物質,具有特異性,利用該特性可以做親子鑒定,還可利用DNA的檢測結果給罪犯定罪。目前正在研究注射DNA攻克癌癥的途徑。研究人員從病人身上取出DNA,在實驗室進行改造后,再在實驗室內培養,然后根據需要注射到病人的癌腫中去,以治療癌癥。此項研究在動物試驗中已取得了成功,癌腫生長開始緩慢,有的甚至完全消失。
總之,培養了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愿學、樂學、真學、善學,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積極性就能得到充分的提高,他們就會學得生動活潑、興味不衰,這樣教學效果就會真正的提高。當然培養興趣關鍵在于教師要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同時,在適當把握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才能使生物教學達到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和諧統一。